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信息搜集与预防威胁

已有 4598 次阅读 2021-11-1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们在社会上生活、学习和工作,最怕遇人不淑、上当受骗,使自己处于被动之中。为了避免陷入被动,人们就会搜集社会对象的有关信息,预防各种各样的潜在威胁。什么信息更为有用呢?或者说,人们更为看重社会对象的哪类信息呢?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这是个显然的常识问题,人们特别看重他人的道德品质。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心理学研究表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信息搜集过程中,也是特别看重他人的道德品质。

这里介绍一项西方文化背景下,考察个体在知觉他人过程中,信息搜集特点的研究。研究者从特质选择与提问策略两个方面,探索人们信息搜集的道德优先效应(Brambilla, Rusconi, Sacchi, & Cherubini, 2011)。

首先是特质选择时道德优先效应的研究。研究者要求被试用15个正性特质评估一个目标人物。这15个特质在道德性、社交性、能力3个维度上各有5个,对社会赞许性和评价极端性进行了平衡。评估时,参照4个方面,分别是道德方面、社交方面、能力方面、总体方面。

结果表明,不管参照的方面如何,道德性均有稳健的主效应。特别地,在总体方面,即,当要求被试对目标人物形成总体印象时,他们对获得道德特质的信息有更大兴趣,表明道德在信息搜集中有优势地位。

此外,道德特质和社交特质在所有4个方面的选择都是不同的,表明它们代表两种不同的评估内容。这一发现与以前的发现是一致的,人们高度看重他人的可靠性(trustworthiness)道德特质,例如,美国学生认为,一个理想人物最应该具有的特征就是可靠(Cottrell, Neuberg, & Li, 2007)。

其次是提问策略中道德优先效应的研究。研究者要求被试对涉及目标人物的道德性、社交性、能力特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选择。在了解他人时,个体提出什么类型的问题,与预期得到什么答案有关(Sacchi, Rusconi, Russo, Bettiga, & Cherubini, 2012)。

例如,要考察目标人物的外倾性,提出一个中性问题:“你喜欢聚会吗?”得到的答案(“喜欢”或“不喜欢”)在可能性上是对称的。一个“喜欢”的答案表示目标人物是外向者,与一个“不喜欢”的答案表示目标人物是内向者,二者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因此,中性问题就是答案含义对称的问题。

不对称问题能够预期得到在可能性上不对称的答案。例如,对于问题:“你周六晚上总是在家看书吗?”一个“是的”答案表示目标人物是内向者,比一个“不是”答案表示目标人物是外向者,可能性更大。这是因为,即使一个人并不总是周六晚上在家看书,他/她也可能不是外向者。所以,这个问题可以不对称地否定目标人物是外向者的假设。

如果提问:“你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吗?”就能不对称地检验外向假设,因为与一个“不是”的回答表示目标人物是内向者相比,一个“是的”回答表示目标人物是外向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即使一个人并不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他/她也可能不是内向者。

研究者要检验的假设是,道德性在信息寻求中具有优先和独特作用。他们事先测试一些问题,考察它们的对称性/不对称性程度,接着要求被试从确定目标人物是否具有某一特质(即,道德特质、社交特质、能力特质)的角度,选择和评估这些问题的相关性。以往工作表明,当搜索认知突出假设信息时,人们倾向于采用不对称策略(Trope & Thompson, 1997)。如果道德性支配信息搜集,就可据此预期与道德性有关的假设是更为突出的。同时,了解不道德信息是尤其重要的。因此,当寻求道德特质的信息时,人们应当选择更不对称的否定性问题。作为对照,人们对社交和能力特质信息的搜索应当是对称的,因为这些特征在信息搜集阶段的突出性和相关性较低。

研究结果验证了这样的预测,被试对道德特质,选择了更多不对称否定性问题;对于社交及能力特质,被试倾向于选择更对称的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对道德特质选择否定性问题,因为这代表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可以使人们避免潜在的威胁。

总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知觉他人、搜集信息时也特别看重道德方面。由此可见,在预防威胁、避免受害方面,东西方的人们都是一样的。此外,上述研究也让人感慨:研究者为了表明一个显然的事实,却花费了很多心思!这虽然反映了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严谨,却也显示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倾向。

参考文献

Brambilla, M., Rusconi, P., Sacchi, S., & Cherubini, P. (2011). Looking for honesty: The primary role of morality (vs. sociability and competence) in information gathering.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1, 135–143.

Cottrell, C. A., Neuberg, S. L., & Li, N. P. (2007). What do people desire in others? A socio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valued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 208–231.

Sacchi, S., Rusconi, P., Russo, S., Bettiga, R., & Cherubini, P. (2012). New knowledge for old credence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earch about in-group and out-group member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51, 606–625.

Trope, Y., & Thompson, E. P. (1997). Looking for truth in all the wrong places? Asymmetric search of individuating information about stereotyped group memb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229–24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0495.html

上一篇:材料性质与研究结论
下一篇:基本理念之殊途同归
收藏 IP: 113.13.46.*| 热度|

6 杨正瓴 张鹰 李毅伟 张晓良 王平平 陆仲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