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科学, 也有点迷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jianguo

博文

大型生态学控制实验----降雨季节格局改变平台简介 精选

已有 9643 次阅读 2015-3-2 16:4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气候变化, 森林生态系统, 降水季节改变

大型生态学控制实验----降雨季节格局改变平台简介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势必对森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影响会反过来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即关系到了人类福祉。已有不少研究表明降水会变得越来越分布不均,如在华南地区呈现“干季更干、湿季更湿”的特点。在每年的1-3月和10-12月这两段干季的降雨近年来越来越少,而湿季的4-9月份暴雨和特大暴雨越来越频繁。同时,也有很多模型预测到了这种极端的降雨分布模式。因此,认识和了解在极端降雨条件的森林生态系统响应机制可以帮助人们采取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从而避免森林生态系统的衰退和最大化地提高其服务功能。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十分匮乏。

利用大型生态学控制实验平台可以帮助人们详细测量植物生理的各项参数,从而认识生态系统过程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响应。早在2012年,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就开展了“降水季节变化(Precipitation Seasonal Distribution Change, PSDC)”的试验(PI: 申卫军研究员),以期解释森林生态系统的响应。具体试验设计是:把干季的穿透水隔除,在湿季加入等量的穿透水在同样的样方,保持全年降水总量不变,即“干季更干、湿季更湿”(Drier dry season and wetter wet season,缩写DD)的处理;延长干季的处理,把干季10-3月延长到10-5月,增加两个月的干旱处理,即模拟春旱,把隔除等量的雨水在湿季加入到同样的样方,同样保持全年降雨总量不变,即“干季更干、延长干季”(Extended dry season and wetter wet season,缩写ED)的处理;没有做任何处理的对照(Ambient control,缩写AC),样方接受正常的大气降水。

此大型野外生态学控制实验从2012年10月开始实施,到2014年9月告一段落,已经完整地进行了两个整年(或水文年)。在此平台开展的试验或测试的变量包括但不局限于: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细根动态和周转、凋落物分解、土壤养分、树木蒸腾或树干液流等。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定会揭示出有趣的生态学规律、发现有意思的生态学现象和回答重要的基础生态学问题。那么,哪些是这个耗资巨大的试验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呢?我觉得可以是:1)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能否对极端降雨产生一定的抵抗力?它的阈值在哪里?2)降雨季节分配格局改变能否改变物种(如树木)的种类和组成?哪些是敏感种?哪些是耐受种?3)物种,如树种对降雨季节格局改变的生理学响应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人们预测未来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研究样地位于广东省鹤山市境内(Heshan National Field Research St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东经112°54′,北纬22°41′,平均海拔高度47m。属南亚热带粤中丘陵地区,历史上为森林地带,顶级群落是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造成了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年平均气温21.92ºC,年均降雨量1580.43mm。穿透雨隔除样地乔木有藜蒴锥、阴香、木荷(优势种!)、火力楠(优势种!)、尖叶杜英、山苍子、红鳞蒲桃、红锥、马尾松、枫香、野漆、等;灌木有银柴、九节、梅叶冬青、三叉苦、竹节树、鬼灯笼、乌桕、米碎花、玉叶金花、桃金娘等;草本有海金沙、淡竹叶、拔葜、酸藤子、乌毛蕨、小花露籽草、雪下红、异叶鳞始蕨、山菅兰、芒萁、地稔、火炭母、青江藤等。乔木林木密度为1019株/ha,林龄为25年左右

鹤山降水和气温.jpg

广东鹤山降水和气温特征,降水系1985-2014年30年平均值,气温系1998-2014年17年平均(未发表数据)

鹤山站森林生态系统.JPG

鹤山站森林生态系统

远观PSDC平台,总共4个区组.JPG

远观PSDC平台,总共4个区组

挡雨布关闭时的情形,以及大量隔除穿透雨的支架.JPG

挡雨布关闭时的情形,以及大量隔除穿透雨的支架和挡雨布

挡雨布(较为干净透明)打开后并未能影响到林下植被.JPG

挡雨布(较为干净透明)打开后并未能影响到林下植被

土壤呼吸测定装置.JPG

土壤呼吸测定装置

树干液流测定系统.JPG

树干液流测定系统

凋落物收集网.JPG

凋落物收集网

排水管和人工挖的隔离槽,隔离槽大约0.5米深,且用塑料板隔开(排除样方之间的相互干扰)

 供水装置.jpg

供水装置

湿季加水时的情形,水雾漂浮,如同仙境.jpg

湿季加水时的情形,水雾漂浮,如同仙境

林下植被较为丰富.JPG

林下植被较为丰富

 尽在咫尺(不足100米)的全天候气象站.jpg

近在咫尺(不足100米)的全天候气象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0340-871311.html

上一篇:鸡冠花完胜菊花--续
下一篇:两篇有趣的论文
收藏 IP: 124.205.76.*| 热度|

6 王德华 陈昌春 朱朝东 李心诚 杨正瓴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