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加入新学校以来,除了适应新的环境,熟悉新的同事外,还加入了学校一个“年轻研究者”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Network)的组织。以前对这类组织,培训都不是太感冒,认为他们无非组织点鸡汤类的活动,是学校借机多招行政人员的借口;对个人而言,也无非是听了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次报名的动机也很简单,仅仅是想在新的环境里多认识些人。然而,在两次职业发展培训/交流活动后,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参加的第一个培训(workshop)是面向从事科学类研究的年轻人,主讲人是有多年学术职业培训经验的一位女教授。一整天的培训虽然跟具体研究内容无关,但信息量之大,也让人毫无休息和喘息的机会。培训场地是一个会议室,附带简单的厨房供应咖啡茶水。房间摆了几张能座6-8人的桌子,总共也不过三四十人。每人发一张类似问卷调查一样的讲义,随着讨论话题的变化和深入,这份讲义慢慢被我填满,也跟邻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开篇就讨论了为什么要从事学术工作,讲义上供选择的原因五花八门,包括热爱科学,想出名,工作灵活,赚钱,为社会做贡献,转去工业界等等。各种回答也让我大开眼界,长期局限在一个小圈子的我突然体会到人生的不同活法和各种可能。接着是列出自己的长处,以及希望在下一阶段发展的能力。有一页纸以表格的形式,从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三个方面,列出了作为成功的研究者需要具备的条件。这个列表,与其说是必要条件,不如说是对年轻研究者的一个提醒:如果想在2-3年后在学术圈有所发展,那么这2-3年需要做什么。从未来雇主的角度考虑,哪些事情,是现在就要准备的。
整个培训,就是一轮又一轮的对学术界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反思和展望,没有太多鸡汤的成分,而是一次深入的自己跟自己的对话。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哪些现有的和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条件能帮助我实现目标。大部分问题都需要讨论,而且面对的是对自己完全不了解,也许目标也完全不同的同伴。这种情况下,可以卸下心里的包袱和伪装,观察自己,也观察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敞开心扉的同时,思维的碰撞也给我和我的同伴都带来了新的想法。虽然培训是由学校组织,但从内容上看,并没有偏向学校的利益,更多是从科研工作者自身发展考虑。比如在被老板过度压榨的情况下怎么处理,比如如何通过自身现有条件,在院系里得到最多支持。教授的提醒,让很多人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老板,院系雇佣的“科研打工仔”,更多的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
另外一个活动更加休闲,给从事科研的女性提供早餐,顺便邀请几位成功女性交流(Women in Science Breakfast)。由于在大学教员里,女性一直算是弱势群体,学校对这方面也是非常重视。然而女性在科研中取得成就本来就很难,并且即使成功,这种成功也更加无法复制。即使都是几个孩子的妈妈,即使都是在科研第一线,但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同,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这样的活动,也许不能直接带来什么,但看到还是有很多女性可以做到这些,可以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这些对任何一个挣扎在顾家还是顾工作二选一的职场女性面前,都是一种鼓励和促进。现在很多大学把女性教员的比例作为一项考核标准,希望可以因此给女性带来更多机会。除此之外,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更多有潜力的女性研究者可以借此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给后来人们更多鼓励。这些,便是我在这次活动体会最深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