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署名“小苹果”的读者对习作《内秀》的评价如下:
博主对内秀的人的分析基本到位,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交流互惠,各得其所了.博主暗藏玄机,耐人寻味.
内秀的人谈了,可有下文,谈谈外秀如何?内秀的人一定是有缺陷,外秀的人呢?内秀与外秀可能相互转换吗?
内外不可兼得,谁又秀美一筹?
原先也是信笔所至,既然读者点题,笔者乐意从命。
以下即为《外秀》了。
外 秀
世上的确不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人;但面如冠玉,而且品格高尚或者颇有见解也屡见记载。
亦即——外秀的人不难见到。
外秀的人,把优秀的外表或者才华,积极地呈现给人们,更容易博得好感,更容易在事业、情感
以及其他方面获取期望的进展。“看上去很美”,的确容易接近,人们也喜欢接近。外秀之人,可
能也有缺陷,但没有内秀的那样明显,正所谓瑕不掩瑜。外秀周围似乎有迷人的磁场或者光环,不
会太过寂寞的,因为人们大都以陪伴他们为乐、为容。这一点也许可能会成为外秀者的烦恼所在。
他们的个人空间也许被压缩了。
外秀之人,也许比内秀者遭遇的嫉妒更多。假如只是具备美丽的外客,可能得到的诟病更多。以
前,我写过“美艳不是鲜花错”,外秀也不是外秀者之错。他们的“错”,就是让内外都不美好的
人感觉相形见绌,或醋意萌生、或嫉妒激素大量分泌。外秀之人,有此危险之处——遭遇诋毁。
其实,只要优秀,无论内外,都可能遭遇诋毁。内秀、外秀者都不可能完美,总有不尽人意之
处。盯着一个人找缺点,的确不会失望。
内秀、外秀都属于优秀之列,是不同样式的美好或者优秀。也许具备互相转换的可能,但恐属
不易。如果说转换,结果可能是,内秀、外秀趋同——内外皆秀。这更属于难能可贵了。
完人何只遭天妒,单是人间已难存。所以,不必期待完人的出现。
“内外不可兼得”,似乎有些绝对化了。但,内外兼得者的确凤毛麟角。
内秀、外秀属于不同类型的美好,无从比较。就好像国花的竞选一样梅花、牡丹各显其美;又
若雕塑和绘画一般,各呈其秀。如此,内外之秀何必转化?何必统一呢?世界本来就是万花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1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