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野外测量队的工余生活

已有 4075 次阅读 2008-5-5 11:08 |个人分类:散文广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测量, 野外, 甘苦

潘显章撰写的《向着大地机理不懈求索——忆中国科学院院士方俊》中有这样一段话:

旧中国的野外测量队生活,除白天艰苦劳作外,工余时间几乎为酒色财气所包围。同事们常常赌博、宿娼深夜不归,伙伴们日常言谈亦为声色犬马所充斥。而方俊却不然,如同他赖以栖生的帐篷里那盏驱散黑暗的马灯一般,心中亦有一盏科学的明灯。这明灯规范了他优良的品行,这明灯启迪着他勤奋思进。在这(1926——1930)四年的时光里,就在这北国原野孤独的帐篷内,他如饥似渴地秉烛夜读,获取了丰富的大地测量和制图学知识,并打下坚实的英语、德语和数学基础。55是方俊院士10周年忌日)

其实,在当今的测量队的野外生活中,各种诱惑也是不亚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同期到达基层测量队的学员们,起点是基本一样的。可是,经过四年的“社会大学”的陶冶,差别非常明显。混了日子的有,意志消沉的有。沉醉与扑克麻将整宿不眠的有;夜读专业书的有,读武侠、言情小说的也有。也有升迁了官职的,还有考取了研究生的。

 

我所在的连队,位于高山峡谷中。一年中,离开峡谷的日子不多。除非是赶上了有发射任务,还可以到训练场训练一些时日。其实,训练场也是在山沟里,不过是驻地变换了,单调的生活仍然没有多少起色。

 

记得当年,我在海西、海北。多次在那样的野外生活中消磨了青春年华。按照现行的青年标准,我的青年时代险些在那里结束了。离开时,不过保留了青年岁月的尾巴。

那时,获取专业书籍是比较困难的。在西宁书店获得的唯一一本专业书,还让我弄丢了。上级业务部门订阅的唯一技术期刊,据说竟然没有开封,就直接进了废品收购站。我订阅的期刊,也无法全部收到。充斥连队的并非积极上进的信息,而是徘徊、彷徨以及悲观失望。

在那种的光照不足、氧气不足的峡谷中,工余时间,能坚持学习业务的、或者发展业余爱好的不多。日复一日的是,漫无目的的闲聊。谈话没有新鲜的内容,收到的信件也没有令人振奋的消息。报纸上不断刊载各种各样的典型事迹,他们远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那些吸引人的信息,不外乎某人的老乡或者对象来了;某人调走了,某人回家探亲了;或者某战士被禁闭在坑道里了,他偷窃了军用大衣等等鸡毛蒜皮般的信息。

我认识的几个指导员,风格不同。有一个算是有出息的,既善于走上层路线;又能和下级打成一片。比如,在祁连县作业时,他曾在工余时间和大家一起到县城进行娱乐。那里,的娱乐不外乎台球、电影、电视录像等。在海西首府德令哈,这个指导员改变了策略,要求外业干部轮流请客,吃遍了德令哈的几大饭店。那时,消费不高,一桌百余元花消足够了。

 

我喜欢的工余生活是读书、写字和散步,尤其是在寂静的树林里散步,在河边的树林散步。所以,你年下来专业没有多大提高,日记本反而消耗了几个。

成败都是萧何,这些爱好即成就了我,也沉沦了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24222.html

上一篇:从马寅初的名言说起
下一篇:三个当过测量员的美国总统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