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nt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center SAXS, Zeta Potential

博文

春节-中国人对美好幸福的诠释

已有 2357 次阅读 2016-2-7 16:48 |个人分类:思考|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幸福, 中国人, 春节

再过几小时就到猴年了。春节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是中国人对美好和幸福的诠释。当除夕的鞭炮响起,怨恨、刻薄、阴险、嫉妒等负面情绪暂时被摒弃出中国人的内心。仇人暂时不寻仇,债主暂时不逼债。

春节期间大家都会很宽容,对潜在的冲突都会各让一步。在春节期间都会顾家,千里迢迢也要回家团聚。老人们在春节期间一定得到孝敬,孩子们在春节期间不再被斥责。春节期间,大家都更大方,更好客,更乐观。

春节更照顾穷人。劳累一年回家团圆的农民工,把从城市买来的礼物送给孩子,把数了无数遍沾满血汗的钱,交给妻子或者父母。终于有几天不无须辛苦,无须危险,无须看别人脸色,无须节衣缩食。洗个大澡,坐在热气腾腾,摆满大鱼大肉的桌边,看着老人们的笑,孩子们的笑,自己也终于也笑。富人们,尤其是现在的土豪们呢。就只有去海外排队买LV吧?

我可以理解白领们春节去海外玩,毕竟好不容易有个长假;我不能理解真有钱的土豪们春节出国。按中国人对春节的理解,富人们在春节的乐趣,就是施舍族中穷人,组织亲戚们聚会吃喝,由此受到大家夸赞。同样的钱,买一个在国外也不算啥,在国内假货成堆的LV包,哪比得上那种为人敬仰的感觉?

当然小时候的春节更有意思。那是70年代,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这在当时的社会算是中上收入了。好歹每天都能见到点荤腥,好歹每天都能吃饱,当然想每天吃好是不可能的。工人家庭,就不能每天能吃上肉,人口多点的,吃饱都是奢望。更别提农村,饥荒时再城市里要饭的,可全是真的吃不上饭的。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还有人美化那个时代的日子。说走题了。那个时代,春节,意味着可以吃好吃的,也就是大鱼大肉吧(那时大家对地主最大的仇恨就是,地主们没过年的时候也大鱼大肉的。所谓朱门酒肉臭,就是那时对富人的嫉妒)。

春节时会发鱼票,让内地城市每个人可以买一斤带鱼。可惜作为老师的父母,既不认识菜场的服务员,也不会加塞强挤,所以买到的带鱼品相不佳,有时甚至买不上,只能买肉质粗糙的扒皮鱼,好处是那鱼一斤票可买两斤。到现在,带鱼随便买,就是品相太好,鲜味却无。反而是扒皮鱼因为算是非人工饲养,比带鱼更受欢迎。

我觉得70年代最值得赞赏的及时行乐就是每月吃一只鸡。因为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鸡这种神物,除了贵客,婚丧嫁娶之外,也只有春节吃了。

对于小男孩,除了吃的好,最快乐的就是放炮。一小挂鞭炮被拆成单个的。皱巴巴的衣服兜里放着二三十个鞭炮的孩童,感觉不亚于现在兜里放上一沓子百元大钞大人。扔在空中炸,放在小土块下炸;更有调皮地区炸鸡炸狗,吓唬人。有钱一些的,买“小钢炮”一种包的更严实,装药量更大的炮仗。再穷的,就去捡成挂鞭炮燃放时偶然没炸的。

回忆是美好的,宽容是美好的,善良是美好的,春节是美好的。喜欢春节的中国人,终将是美好的。祝愿中国人猴年大吉,新春好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87846-955011.html

上一篇:屠老师获诺贝尔奖杂谈
收藏 IP: 117.136.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