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虫驱动大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yk97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博文

全省互花米草调查

已有 3946 次阅读 2009-4-21 14:55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鉴于福建省互花米草的危害现状以及防控的紧迫性,我们在福建沿海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并进行了取样。发生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宁德市的几个重要海湾,福州市的罗源和连江,泉州市的洛阳江出海口区域。作为互花米草最早引种的省份之一,自然遭受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沿海的滩涂被大量侵占影响养殖业,本地红树林物种和其它物种受竞争排挤而消失。

(1)互花米草有着非常优良的入侵特性,高抗逆性和两性繁殖能力。

(2)本地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沿海滩涂是一种相对脆弱的生态系统,潮汐动力环境复杂,生物群落比较简单,加上人类开发程度高。



 

S Q AN, B H GU, C F ZHOU, Z S WANG, ZF DENG, Y B ZHI, H L LI, L CHEN, D H YU, Y H LIU. Spartina invasive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invasive species management and future research. Weed Research, 2007,47, 183-191.

 

 

Spartina anglica大米草(1963年从英国引入), S. alterniflora互花米草(1979年从美国引入), S. patens狐米草 and S. cynosuroides 大绳草被引入中国,但只有大米草和互花米草成功入侵,在引入后大米草通过人工培育和种植,成功地成活并建立了种群,通过若干年的种植,到1985年大米草的面积达到36000 ha,而互花米草为260 ha。但是到了2007年互花米草的面积急剧扩展到112000 ha,而大米草仅剩下不到50 ha

 

  • 两种米草在引入后为什么会表现不同的适应过程?强入侵种是否有更好的潜伏能力,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与进化?
  • 入侵后两种米草在空间上的分布又为什么会发生质的变化或转换?生态位的限制+人为干扰主要是滩涂的高度开垦与养殖业的发展+种间的竞争特别是有更强入侵性的互花米草的竞争+遗传衰退+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ression)+微环境因子+阿力效应(allee effect)
  • 互花米草的入侵种特性?两性繁殖(有性和无性)+高抗逆性(耐盐)+多生态型(ecotypes)+高生长率+遗传分化(genetic differentiation
  • 群落的可入侵性?入侵的群落或生境都是属于少植被或课泥滩,无竞争对手
  • 潮间带环境特点:accidental typhoon, irregular tidal cycle and involuntary human disturbance
  • 互花米草的遗传多样性比大米草要来得低表现在染色体数量,还有物种水平的形态比美国本土的种也低得多,的以专家预测在将来互花米草会因为低遗传多样性而从中国沿海地区自然退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6734-227321.html

上一篇:看图说话
下一篇:PNAS:小昆虫也能产生长期记忆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