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塩清老師言# 【自我的界定】今天上課,告訴學生人只有界定了自我之後,才可以在追求目標和利益時理性地去行動。自我的界定,靠的是和“他們”不同:在自己和被去智者、格調品味低劣者之間設置一道基本界線,進而賦予自己和一流學者、彈奏清角之操者之間的歸屬感。我進一步建議學生去圖書館查查像《源泉》一類的書和叔本華、尼采的著作,看看上次是什麼時候被借的。很多時候,會發現還是89年前。為什麼同一代的人,在一年之中會截然不同?不過是自我界定發生了變化。所以反去智化,也要從自我的界定改變開始。
此外,今天正好講到密度泛函理論,在中國有大量人用現成軟件(如VASP)產生各種文章。前兩天訪問某三流高校時,一院長告訴我他學院的一教授,通過改變元素,一年產生三十五篇以上的文章;該教授的學生,評獎學金時自恃文章多,但卻沒拿到院裡直評名額,不斷找院長理論,最後院長讓其講一下什麼是泛函,頓時啞口無言。而與那所三流大學校物理學院的評獎,由於院長的學術品味,還是根據學生物理水平而定相對應,科大物理學院現在的學生獎評選,卻已墮落到數一區文章數了。而很多年前,清華大學因祁曉亮學棣的博士論文沒有發表在PRL的文章,拒絕給他優秀博士論文(雖然在我看來該論文水平很好),直到兩年後,晓亮在斯坦福大學拿到教職,再要追上去要補授,當然是自討沒趣。在講了這些故事後,告訴學生如何建立自己的學術判斷和品味。即使不幸跟的導師品味不佳,也不要放棄仰望星空,做二手學問時,要想著是為了練手做一流的學問。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明卫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4354-114645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