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再谈海外学人在港立足发展和贡献 精选

已有 7715 次阅读 2018-5-1 17:44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再谈海外学人在港立足发展和贡献

岳中琦

目前,在七百万港人中,有不少世界级富豪港人,又有超过百万港人生活在贫穷线下。最高和最低家庭工资年收入之比达到45。仅有8%的私人物业在1000平方呎以上。因此,我们海外校友来港后要面对许多实在的问题,包括:如何能在香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如何置业买楼?如何进入香港社会?如何在香港扎根、成长、壮大?

20170609_165108a.jpg

1996年初,我从加拿大渥太华来港发展。十六年来亲身经历了香港回归前后的发展和变化。感触最深的是众多外来校友对香港社会的贡献和作用。同时,也了解到他们不少让人心酸的故事。这些故事表明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我们来港前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都要在这个繁荣、现实和自由的社会中面临挑战或破灭。特别地,长期蜗居的压力能扭曲一个人的意志力和自尊心。根据他们的事迹,给来港校友谈谈以下几点看法和体会。

第一,我们要坚信,国家为维护和稳定香港长期繁荣和发展的决心、能力和财力。例如,在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前后,香港的房地产楼价见底。但是,在1997年回归前,楼价又高升到顶。之后,立即遇到亚洲金融风暴,楼价又快速下降,到2003年爆发沙士时见底。国家立即推出内地居民来港自由行等不少挺港支港措施,香港楼价又不断上升,直到今天又达到或超过1997水准。同样地,香港股票和金融市场也是如此。自2008年来,随着美元的贬值和量化宽松,香港的财富变化巨大,港币的含金量被大大地稀释。

在过去30年的巨大社会、经济和金融变化中,我们可见可寻大量成功和失败的事例。完全可以肯定,国家是香港长期繁荣和发展的最根本保证。相信这点是很多人士抓住机会、剧增财富、成功事业的根本原因。

其次,我们个人能力和努力也是极其重要的。香港现在的繁荣、财富和文化是在一无所有的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的岩石上聚积和产生的。它们是二战结束以来,包括外来校友在内的众多港人的艰苦工作和努力创造出来的。香港是个工作和专业分工十分细、十分窄的社会。社会对每位就业专业人员的才能和工作要求也同样是十分清楚、十分分化的。我们在内地或海外所学专业十分广泛,很多专业在香港是很难找到工作的,专业就业和生存压力是巨大的。香港每个专业圈子很小,大家抬头不见、低头就见。人们很快就会知道一个人的真正才能和为人。

我们要学习、学会新的社会需要的一技之长,努力在工作中不停地将这一技之长提高、充实和求精,将它成为在港生存之道、长期稳定发展之基。由于专业分工细、窄,香港所需专业种类也就较多,每个专业所需人员很少,好的机会和位置也就相应很少。竞争也就极其激烈了。只要懂得变通和顽强进取,我们在香港必定会找到发挥自己的机会和场地的。我们在单位工作中不要怕多做事。社会是认可和需要肯干、有能力、有才能或富有的人。香港专业和日常用语大多是英文和广东话。我们的英文和广东话语言能力也十分重要。

第三,香港是个国际大都市,富有各种创新力、财富增长力且极其自由的社会。香港的地域虽小,但人口不少,且具各种出生、教育和文化背景的能人、精英和超人众多。港币又同美元挂钩汇率基本不变,且各种货币任意自由出入海关。香港是各种投资机构和财团的首选市场。香港易受国家和海外各种因素影响,易产生巨大的变化、起伏和波动。因此,个人和家庭的发展机会总是有的。机会,今年不来,明年不来,后年就一定会来的。在考虑任何事情时,都要有时间变化和空间结构因素。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自己是否在机会来到前有充分准备,而能识别机会、抓到机会、巩固机会和进一步发展机会。

总之,香港是个全球罕见的、斗智斗勇斗资讯的、政治经济财富的国际竞争场所。我们既能在本专业上发展有为,又能在资本金融市场上投资进取。现在,国家政治、经济和财富的高速发展和增长已为香港带来了新的巨大活力和机遇,十分有利我们校友在港发展。我们新来港的校友要向很多已经在港发展成功的校友们那样,拥有一技或两技之长,勇于进取,积极参与社会,等待机会,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2012-10-3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0687-1111831.html

上一篇:深切怀念恩师王锺琦先生
下一篇:三星堆、金沙遗址与汶川地震
收藏 IP: 147.8.134.*| 热度|

2 秦逸人 张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