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柳
比SCI更应该降温的是以基金代业绩
2020-2-28 18:29
阅读:6837

最近,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科技、教育界业内引发了众多的反响。将SCI、影响因子等作为科研工作者研究水平的评判标准以及业绩、考核的指标的确已经在国内诸多机构实行多年,所引发的弊端也已经过了充分的讨论,这些在《意见》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目前的讨论主要在于不以SCI作为评判标准还是不以SCI作为唯一评判标准,以及废除SCI可能带来的其他后果等等。两部的《意见》以及后续的进一步讨论无疑将会为更科学、有效地将国内的科学研究引导到合乎科学本身发展规律上来起到积极的作用。


伴随着对SCI等因素对科学进步的不利影响的反思,笔者觉得目前更应该反思和降温的是用科研基金代替研究业绩的做法。科研经费对于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比较广泛存在的一个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却将科研经费的作用异化了。不少单位和机构不是以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来评判业绩、进行考核,而是将科研人员占有的经费数量作为他们的业绩指标,有时为了单位在占有基金总额的排名榜上更加好看,甚至动用行政手段迫使科研人员去申请他们可能并不迫切需要的基金。如果不服从,则有可能影响科研人员的业绩考核、绩效待遇乃至招生资格。


虽然我们国家最近这些年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投入确实增加了许多,但是资源分配不平的衡现象依然事实上存在着,不少科研人员在所占有的资源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依然在艰苦奋斗,并且还有着不错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地方和单位分配到的资源已经超出了实际需求,基金结题时往往存在大量的结余。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基金与业绩挂钩,一线科研人员为了保住待遇,往往不得不一手将结余的经费返还给基金委等原来提供资助的部门,另一手却又要着手撰写新的基金申请书。这种现象的后果不单纯地是造成了资源分配的失衡,更重要的是浪费宝贵的工作时间以及影响科研人员的成就感。除此之外,以基金代业绩本身就是价值观念的扭曲。如果金钱的多少可以用来衡量科学家的业绩水平,那么马云一人就可以取代中科院,王健林父子则可以替换掉好几所“双一流”的高校。


用SCI等简单指标评判科研人员的业绩水平当然会有失公允,用基金数量作为业绩指标则绝对是荒谬绝伦。是否废除用SCI来评判科研人员的业绩还值得探讨(比如,不以SCI为依据还是不以SCI为唯一依据),而是否应该用基金数量来评判科研人员的业绩根本就是不必探讨的问题。不知道有关部门何时可以出台一个禁令,彻底废除以基金代替业绩的现象,还科学家一片干净的研究土壤。




相关专题:破除“SCI至上”大家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81753-122090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