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非

博文

人脉与关系网:中国社会的核心与演变——禅的行囊(之三十一)

已有 3229 次阅读 2017-12-16 10:43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关系网, 社会心理学, 中国文化, 人脉

述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建立了高度老练的社会功能。中国社会中,大部分支持功能是靠人脉完成的。古人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就是这种社会心理功能的写照。尽管做事还是要自己做,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个可以依靠的心理支持,就显得额外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文明史中,中国人没有专门建立心理学的原因。中国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太强大了,人们几乎不需要另外的心理支持。而在西方,当代西方人依靠的是社会的微结构(infra-structure);在中世纪,他们依靠的是宗教。在一个多世纪之前,宗教结构崩溃,现代社会微结构尚未建立,于是西方人就陷入重重的心理疾病之中。西方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巨大需要,就在精神病学之外又建立了心理学。

   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功能成功地缓解了心理问题,从而延缓了临床心理学的建立。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这张庞大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也就把中国人长期束缚在其中。唐宋中国文化鼎盛时期,依靠道与禅的力量,中国人还能自我超越,游刃有余于关系网之上;待到蒙古与满清时代,异族统治者利用中国的社会网络奴役统治中国人之后,中国人就逐渐丧失了超越关系网的智慧与力量,变得深陷其中,难以解脱。清末民初,西方文化的东渐,恰如一缕春风,帮助中国人松解了关系网的束缚,让中国人民重新看到了打破旧规,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中国人借助西方思想的力量,砸碎了异族统治的束缚。然而,由于习惯于关系网加被奴役的状态,翻身了的中国人并没有成功地做上主人,而是继续了被奴役时期的思想方法,仍然在寻求外部的力量来支持自己。这种关系网和被奴役思想的合流,导致了中国人今天思维强大而人性缺乏的状态。各种道德缺失、行为无底线的现象,归根结底,就是这种内心尚未自立造成的。

  所谓民族精神,其实并不是单纯靠盲目的排外或者科技的强大所能建立的;它需要内在的自我超越的智慧。中国文化曾经拥有这个智慧,所以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能够引领全世界。在今天统治世界的其它民族还在山洞里裸衣血食的时候,汉、唐、宋的文明就已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领袖着全世界。之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是因为它在文化上处于全世界的中心;之所以他们被称为中国人,是因为他们拥有引领人类进一步发展的文明。因此,中国并不必是以长江、黄河为中心的这块土地,中国人也不必是黑眼睛、黑头发和黄皮肤的这群人。今后,哪群人拥有了能够引领全人类进一步发展的文明,他们就是中国人;他们所居住的土地,就是中国。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曾经被叫做中国人,居住在中国人曾经居住的土地上而盲目骄傲。我们要找回这种引领世界、引领人类发展进步的文明。那样,我们才有资格做中国人,我们所居的土地才有资格叫中国。否则,以我们现在的平均心理状态和人口素质,应该为这两个名称而觉得惭愧和汗颜。什么时候,我们能改变自己在全世界其它民族心中的形象,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推崇我们的文明,重新愿意向我们学习,那时候,我们才能重新当之无愧地接受这两个名称。


   第六章无相

   到了该跟新聚和酒店那些快乐的服务员说再见的时候了。长途汽车站近在咫尺,走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我决定再用一次老杨的车,作为临别时的小小答谢。在中国,有一个可靠的当地司机做向导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洛阳这样的地方更尤其如此。这座曾经做过十二朝皇都的历史名城,交织了太多悠远的时空轨迹,常令我陷入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而老杨和他的出租车就好像我的月光宝盒,每次都能让我安全返回。

   我在长途汽车站门口和老杨告别,进站买了车票。开车时间尚早,左右无事,我又回到车站外面,站在路旁东张西望。清晨的空气里渐渐浮现着暖意,有微风拂动,但已吹面不寒。这是旅程开始之后最温煦的一天,破天荒地,我在室外拉开了大衣的拉链,待了一会儿不见异常,干脆把大衣脱了下来抱在怀里,忐忑而又兴奋地体会着这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的微妙滋味。正在我开始反思不穿大衣是否太过冒险的时候,老杨又回来了,他按了下喇叭,把我从愣神中唤醒,然后摇下车窗,递过一包零食:那是我落在车后座上的。我立刻心中大宽——护法神已经到岗,安全终于有了保障。

   该上车了。下一站是七百公里之外的合肥市,从洛阳开往合肥的长途车只有早晨九点钟这一班。通常每天只开一班的长途车总在早晨六七点钟发车,而对于七百公里的漫长旅途来说,九点钟出发晚了点,但我宁愿这样,省得天还没亮就要爬起来赶路。眼下,长途车赖在停车场里迟迟不愿动身,车门大开着,希望能等来更多乘客。可直到终于出发的时候,车上还是只有六个人。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要知道,这可是在中国。我早已习惯了无处不在的永远都在迁移的人口洪流可现在,他们都到哪儿去了?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发现了这滚滚人潮中一个稍纵即逝的空隙:三月上旬,这无疑是来中国旅行的最佳时机。

   除了车载电视里枪声大作的香港警匪片之外,前往安徽的旅途堪称愉快。长途车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奔驰在高速公路上,而整个车厢的后半部分由我一人独自享用。我四仰八叉地倒在最后一排座椅上睡了过去。沙尘过敏已被药物击溃,过去两周以来不断累积的疲惫也在这长达四个钟头的昏睡中渐渐消退。终于醒来的时候,午饭时间到了,长途车开进了一座新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巨大的停车场上至少停着二十辆大巴,自助餐厅里至少挤着五百人。考察了餐厅供应的饭菜之后,我决定还是靠自带的零食打发掉这顿。按照中国的规矩,午餐时间大巴上是不能留人的。我只好坐在餐厅门外的台阶上边吃边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69-1089965.html

上一篇:曹操的能臣与奸雄——禅的行囊(之三十)
下一篇:隐士、门客与高士:曾国藩的科技观——禅的行囊(之三十三)
收藏 IP: 114.253.126.*| 热度|

2 陈楷翰 马德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