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的真正含义
精选
2011-11-20 09:26
阅读:21244
标签:教学, 科研, 教授
颜宁师姐写了“讲课与科研(一)”一文,抱怨讲课的数量与形式,抱怨科研与教学未必能相长。我同意后一点,但对于师姐的抱怨,恕我不能赞同。
一段时间之前,我把科学网的签名换成了这句话:
现在想起来,Gary让我学习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授:教授,不仅仅是学者,不仅仅是科学家,他还有着更多、更崇高的内涵。可惜,现在这样的教授越来越少了。
Gary是我的博士导师,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跟催化、跟科研无关的东西,我想,这些东西,才是我从他身上得到的最大的收获。他让我知道,教授有着比“做好学问、做好科研”更多的内涵,下面,我就把这些内涵一一道来。
1.教学,这个毫无疑问。多年以来,他一直坚持每年给学生上课,之前有行政兼职的时候是每年一门课,辞去行政职务之后变成每学期一门课。其实这也是耶鲁对教授的基本要求。而据我所知,耶鲁对教授要求的授课数量,在美国属于最低的之一。也许你会说,上了几十年课,已经不需要备课了,上起来应该很容易。那么我告诉你,Gary的研究生课,每年都换教材!换教材的目的,一是采用当年新出版或者新修订的教材,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进展,二是保持授课人的紧张状态,因为是新教材,所以不得不认真备课,这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2.为学生服务。Gary之前当过很多年本科生寄宿学院的院长,为学生服务的故事很多,我之前有篇博文曾经介绍过。这里说说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写推荐信。我记得当年读本科的时候,系里有位比较牛的老师,可能因为比较牛,所以找他写信的学生也比较多,其实想来也没多少,我们一届学生出国的也就20多人。每年秋季学生申请国外研究生院要求写推荐信的时候,这位牛都有一个很严格的规定,要求学生必须在每周三上午8:30-9:30之间到他的办公室找他,过时不候,去的时候必须携带简历成绩单及推荐信草稿等一系列材料,等等。我不知道Gary每年要写多少推荐信,但是我估计不会少,因为人在美国,每次找工作、评奖、申请各种项目等等,都要推荐信,他这么多年这么多学生,找他要推荐信的想必不少。还有其他名目的推荐信,比如某校助理教授评tenure要找推荐信,等等。具体的数量,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我读博士最后两三年,他每年给我写的各种用途的推荐信就有五六封之多。而且这个信写的很认真,我是不需要提供草稿的,但是我也要提供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呢?比如我找工作要推荐信,他会说,你把这个职位的广告给我发过来,我要根据广告的招人要求对你进行评价。所以,每一封推荐信,都是一个独立的project。我曾经也跟他抱怨过推荐信写的不及时,让我错过一些机会,他说,你想想呀,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至少要一两个小时,但是你让我在calendar里面找出不受打扰的一两个小时,真的很难呀。。。我也只好作罢。
3.为学术界服务。这个最重要的就是审稿。很多知名教授都抱怨审稿太多,Gary也不例外。有一次他抱怨的时候我跟他说,那让我帮你审审吧。他很严肃的说,审稿是我对scientific community的义务,编辑认为我的背景合适,我也认为我的背景合适,我才会答应审这个文章,怎么能随随便便就给你呢?你想审稿子,可以,这也是对你的一个培养。我可以把稿子给你,你给我写个审稿意见,但是你这个意见,我只能作为参考,最终的审稿意见,还得我自己来写,我也会把我的审稿意见给你,让你学习领会。于是,我们就开始共同审稿。我发现有时候我写了长长的审稿意见,Gary却说是无关紧要;有时候我看不出什么问题打算放过,Gary却能找出大量不严谨的地方写两三页的评论。时间长了,我对审稿的拿捏把握的越来越准,到了现在开始独立审稿的时候,我的审稿意见基本上都会跟编辑的最终决定一致。跑题了。。。我这里想说的是,尽管有我帮忙,但是在我帮忙之后Gary花在审稿上的时间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
4.为社会服务。博士三年级的时候,当时州科技局找到我们。他们有一个想法,想推出一个项目,说是中小企业通常没有精力财力和资源做一些基础研究,希望把中小企业和高校connect起来,让高校做一些中小企业感兴趣的基础研究,于是Gary答应了。一个项目,一年期,5万美元的经费,连我的学费+工资都不够,还是Gary另外从学校申请了一笔特别经费付了我三个月的工资,才能省出点钱来做实验。尽管钱少,麻烦可是一点也不少,因为是跟企业合作,所以合作方比较心急,每两个月要交一次进度报告,大家都是一番折腾。我也曾经问过Gary,这么麻烦的事情,为什么要接呢?他很认真的回答:这是我们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啊。纳税人给了我们钱,让我们做了实验,知道了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那如果有机会,我们当然希望能够用我们知道的这些事情,给社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机会啊。
多年以来,从Gary那里,我知道了,教授自然是要做研究的,而且一流的教授要做一流的研究。但是在研究之外,教授,还有着大量的义务。尽管我最后没有选择成为一名教授,但是我永远尊敬Gary这一类的教授,他们是真正的教授!
两点说明:
1.本文是看到颜宁师姐的博文之后有感而写的,但是写完之后发现其实跟颜宁的博文关联性没有那么大,大概只有第一点有关系。这样看来,这个副标题“兼与颜宁师姐商榷”不是很准确了,故删除。
2.本文写的是“教授”,不是“中国教授”或者“美国教授”,谢谢!
一段时间之前,我把科学网的签名换成了这句话:
现在想起来,Gary让我学习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授:教授,不仅仅是学者,不仅仅是科学家,他还有着更多、更崇高的内涵。可惜,现在这样的教授越来越少了。
Gary是我的博士导师,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跟催化、跟科研无关的东西,我想,这些东西,才是我从他身上得到的最大的收获。他让我知道,教授有着比“做好学问、做好科研”更多的内涵,下面,我就把这些内涵一一道来。
1.教学,这个毫无疑问。多年以来,他一直坚持每年给学生上课,之前有行政兼职的时候是每年一门课,辞去行政职务之后变成每学期一门课。其实这也是耶鲁对教授的基本要求。而据我所知,耶鲁对教授要求的授课数量,在美国属于最低的之一。也许你会说,上了几十年课,已经不需要备课了,上起来应该很容易。那么我告诉你,Gary的研究生课,每年都换教材!换教材的目的,一是采用当年新出版或者新修订的教材,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进展,二是保持授课人的紧张状态,因为是新教材,所以不得不认真备课,这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2.为学生服务。Gary之前当过很多年本科生寄宿学院的院长,为学生服务的故事很多,我之前有篇博文曾经介绍过。这里说说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写推荐信。我记得当年读本科的时候,系里有位比较牛的老师,可能因为比较牛,所以找他写信的学生也比较多,其实想来也没多少,我们一届学生出国的也就20多人。每年秋季学生申请国外研究生院要求写推荐信的时候,这位牛都有一个很严格的规定,要求学生必须在每周三上午8:30-9:30之间到他的办公室找他,过时不候,去的时候必须携带简历成绩单及推荐信草稿等一系列材料,等等。我不知道Gary每年要写多少推荐信,但是我估计不会少,因为人在美国,每次找工作、评奖、申请各种项目等等,都要推荐信,他这么多年这么多学生,找他要推荐信的想必不少。还有其他名目的推荐信,比如某校助理教授评tenure要找推荐信,等等。具体的数量,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我读博士最后两三年,他每年给我写的各种用途的推荐信就有五六封之多。而且这个信写的很认真,我是不需要提供草稿的,但是我也要提供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呢?比如我找工作要推荐信,他会说,你把这个职位的广告给我发过来,我要根据广告的招人要求对你进行评价。所以,每一封推荐信,都是一个独立的project。我曾经也跟他抱怨过推荐信写的不及时,让我错过一些机会,他说,你想想呀,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至少要一两个小时,但是你让我在calendar里面找出不受打扰的一两个小时,真的很难呀。。。我也只好作罢。
3.为学术界服务。这个最重要的就是审稿。很多知名教授都抱怨审稿太多,Gary也不例外。有一次他抱怨的时候我跟他说,那让我帮你审审吧。他很严肃的说,审稿是我对scientific community的义务,编辑认为我的背景合适,我也认为我的背景合适,我才会答应审这个文章,怎么能随随便便就给你呢?你想审稿子,可以,这也是对你的一个培养。我可以把稿子给你,你给我写个审稿意见,但是你这个意见,我只能作为参考,最终的审稿意见,还得我自己来写,我也会把我的审稿意见给你,让你学习领会。于是,我们就开始共同审稿。我发现有时候我写了长长的审稿意见,Gary却说是无关紧要;有时候我看不出什么问题打算放过,Gary却能找出大量不严谨的地方写两三页的评论。时间长了,我对审稿的拿捏把握的越来越准,到了现在开始独立审稿的时候,我的审稿意见基本上都会跟编辑的最终决定一致。跑题了。。。我这里想说的是,尽管有我帮忙,但是在我帮忙之后Gary花在审稿上的时间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
4.为社会服务。博士三年级的时候,当时州科技局找到我们。他们有一个想法,想推出一个项目,说是中小企业通常没有精力财力和资源做一些基础研究,希望把中小企业和高校connect起来,让高校做一些中小企业感兴趣的基础研究,于是Gary答应了。一个项目,一年期,5万美元的经费,连我的学费+工资都不够,还是Gary另外从学校申请了一笔特别经费付了我三个月的工资,才能省出点钱来做实验。尽管钱少,麻烦可是一点也不少,因为是跟企业合作,所以合作方比较心急,每两个月要交一次进度报告,大家都是一番折腾。我也曾经问过Gary,这么麻烦的事情,为什么要接呢?他很认真的回答:这是我们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啊。纳税人给了我们钱,让我们做了实验,知道了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那如果有机会,我们当然希望能够用我们知道的这些事情,给社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机会啊。
多年以来,从Gary那里,我知道了,教授自然是要做研究的,而且一流的教授要做一流的研究。但是在研究之外,教授,还有着大量的义务。尽管我最后没有选择成为一名教授,但是我永远尊敬Gary这一类的教授,他们是真正的教授!
两点说明:
1.本文是看到颜宁师姐的博文之后有感而写的,但是写完之后发现其实跟颜宁的博文关联性没有那么大,大概只有第一点有关系。这样看来,这个副标题“兼与颜宁师姐商榷”不是很准确了,故删除。
2.本文写的是“教授”,不是“中国教授”或者“美国教授”,谢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晓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61-509846.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13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吕喆
刘立
胡俊平
牛丕业
刘用生
贾文峰
李宝忠
黄锦芳
梁建华
李福海
王野
李宁
刘玉仙
蔣勁松
曹贺贺
马莲
徐坚
吴宝俊
曹建军
颜畅
柳林涛
王涛
吴明火
李永丹
王芳
刘世民
金勇
邹滨
王伟
吴飞鹏
覃开蓉
张天翼
李丕鹏
李新海
武夷山
刘洋
龚文引
秧茂盛
陈国文
张檀琴
张朋波
赵猛
王恪铭
谢文杰
姜世金
曹聪
周金元
李超
熊伟
刘晓松
许勇
肖振亚
许培扬
王可
赵明
赵纪军
王德华
刘颖彪
赵鹏
朱志敏
禹荣明
王庭
程智
单博炜
蔡津津
刘全慧
张亮生
方晓汾
谢飞博
张芳
褚昭明
王继华
王耀
余昕
廖爱民
彭思龙
卞文娟
逄焕东
吕佳龄
马磊
黄振宇
佟冬
戴小华
梁智鹏
曾泳春
李志俊
赵凤光
任胜利
吴运高
唐常杰
王红磊
毛培宏
黄晓磊
吕磊
唐久英
文绍
江红涛
张厚刚
朱丽红
吴吉良
傅蕴德
苏金亚
徐向田
crossludo
wgq3867
xchen
wangyq12
kaicn
neilchau
liangfeng
dulizhi95
omega1992
lftkf
xiaxiaoxue86
kongmei
hcsprings
yogikai
iamahorse
ywh222
peiguos
dafeijinzita
arpku
bridgeneer
zlylearning
akak
shsm
hanglin11
sidaling
z0376
songmaochen
plosblog
xiaomuchong2878
网友评论11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