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
刚出炉的博士,为什么不能独立? 精选
2011-1-25 01:44
阅读:16602
标签:博士, 基金, 独立, NSF, 年轻
最近这个话题似乎炒的很火,我现在才关注,貌似有点后知后觉。本来看到这个题目,还以为又是国内与北美的科研体制之争,但是考古了一下,发现出乎我意料,两位反对新博士独立的,王鸿飞老师和王孝养老师,还都是在北美的。。。

鸿飞老师的这个观点很奇怪的,也跟他以前的文章风格差别很大,让我怀疑是不是枪手代写的。鸿飞老师说的不错,让新手申请各种基金,确实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会带来各种问题。但是,如果你不让他申请基金,让他等到10年之后再申请,那10年之后,他还是个新手,缺点不会改进多少。而新手里面,确实有很多人水平不高,不够资格申请经费,但是不能因为这群人里头有人不够资格申请经费,就取消整个群体的申请资格。如果鸿飞老师是持这种观点,那我不妨抄袭一句,正教授里头也有不少人水平不够NSFC的,那么NSFC为啥不禁止所有正教授申请呢?

一句话,就是新手想独立,新手想申请NSFC,都没有错,都是应该鼓励的。这里头确实有些人水平不好,那该怎么办呢?很简单,让市场把他们淘汰掉。找不到独立研究职位的,申请经费不被批准的,自然就被淘汰掉了,留下的都是优秀的,不是么?至于因为NSFC缺少人手就考虑禁止一批人申请,完全是因噎废食的事情。

我自己也是新手,博士即将毕业,也正在找学术界的位置。有朋友问我,是否考虑国内的工作,我说,如果那个学校愿意提供50万美元的启动经费加博士生导师的资格,我当然考虑。朋友大概以为我是在开玩笑,但其实我是认真的。我并没有自大到说国内高校就一定要给我这样的位置,但是你要有这样的位置,然后大家来应聘,公平竞争嘛。我在美国找工作,找的就是这样的职位。当然,你可以说我不够格,OK,我来应聘了,你面试我了,但是有别的应聘者比我强,那我就被学术界淘汰掉了,这没什么。但是在面试中干掉我的那个“别的应聘者”,他也是个刚出炉的博士,但是拿到了独立的位置,招博士生的资格,加上50到100万美元的启动经费。以后,他还会申请NSF等各种经费,包括NSF Career Award,等等。NSF不会说,很抱歉,你刚毕业,我不能给你经费。

总之,新手要上路,你要给他参与这个优胜劣汰竞争的机会。他竞争不上,是他水平不行,但是如果连机会都没有,那你又如何得知他水平不行呢?

另外,顺便批评一下鸿飞老师博文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1.鸿飞老师说美国的NSF原则上只允许tenured 或者tenure track职位的人申请,这是不准确的,学校里面,research track的研究者,以及医学院里头clinical track的研究者,这些人都是永远做不到终身职的,但是NSF并没有禁止他们申请。

2. 鸿飞老师提到过有青年研究人员拿到了NSFC基金之后跳槽到其他单位而基金无法带走的情况,从而基金没有了项目主持人。我想说,这种情况,不光在青年研究人员身上会发生,在有经验的人身上也会发生。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鸿飞老师离开化学所的时候,手头有没有未结题的NSFC或者其他的国内科研项目呢?当然鸿飞老师可能风格比较高,一直等到手上所有项目都结题之后才离开,但这并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惯例。施一公老师回国的时候,是暂时保持兼职状态,把在美国拿到的项目做完,然后再彻底跟普林斯顿脱离关系的。饶毅老师回国的时候,是把自己的NIH基金转让给其他研究者管理的。我想这位青年研究人员的情况,完全可以用施饶之一的解决方案。

3.鸿飞老师认为,NSFC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评审一些很差的申请。我认为,这些时间和精力是应该花的。尽管这些申请写的很差,没有拿到NSFC的资助,但是他们可以拿到评审意见,可以根据评审意见提高自己,改进项目的思路。作为funding agency,不管是美国的NSF,还是中国的NSFC,都有义务帮助青年研究者提高自己的水平,NSFC应该有这方面的预算,用来帮助青年研究者提高水平,而给他们的基金申请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则是帮助他们提高水平的最佳方式之一。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晓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61-40757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