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图灵机研究的语境中,Charles Petzold 是一个几乎无人不晓的名字。他的著作 The Annotated Turing: A Guided Tour Through Alan Turing’s Historic Paper on Computability and the Turing Machine(2008)被广泛称为解读图灵1936年论文的“最清晰指南”与“必读经典”。然而讽刺的是,正是在这本书中,Petzold 曾数次明确指出一个严重的误读正在主流计算理论中发生:“停机问题”本不是图灵原始设定的一部分。
1. 图灵的设定是“永不停机”的
在2008年5月的一篇博文《Turing Machines That Run Forever》中,Petzold 写道(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2490-1460895.html):
“If I have one hope for my book... it is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uring's original Turing Machine, and the Turing Machine as it's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college courses and textbooks.”
他的担忧非常具体:如今流行于大学教材中的图灵机设定,与图灵1936年的原始设计存在本质差异。原始图灵机被设计用于书写实数的小数展开,其基本设定是假设机器从空白纸带开始运行,并永不停止地输出一个无限小数序列。这不是为了在某一输入上“停机”得出一个具体结果,而是为了展开一个构造性地给出整个实数的定义过程。
Petzold 更在另一篇题为《Turing and the Halting Problem》的博文中评论 Roger Penrose 对图灵的误读时直接指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2490-1460805.html):
“The association of Turing with the 'halting problem' is an anachronism... machines that compute real numbers... run forever.”
他甚至用图灵自己的术语称:一个无法继续书写数字的机器是“不满意的”(unsatisfactory),而非“停机”的。
2. 被忽略的警告:为什么学界没有听见?
尽管 Petzold 的提醒如此清晰、反复强调,令人不解的是,他的这项洞见并未真正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The Annotated Turing 的影响力巨大,被反复引用,但几乎所有的引用都集中于书中对图灵论文段落的技术性导读与术语说明,而对其关于“永不停机设定”的核心警示,鲜有学者真正展开回应或吸收进主流教科书的结构框架中。
这构成了一种吊诡的局面:Petzold 被引用了,但他最重要的提醒却未被听懂;他的书成为经典,却未改变经典误读的走向。
这是“注释的悖论”:即使一个文本的注解者已经洞悉其被误读的机制,并竭力在注释中指出误区,主流接受机制却往往只采纳其“易于吸收的部分”,将真正具有解构力的思想弃置在边缘。
3. 从“导读”到“误导”?知识遮蔽的结构性机制
这场关于“停机”设定的遮蔽,不只是个别术语的误用,而可能是知识传播中一个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Petzold 的遭遇提示我们:即使你写了一本广受欢迎的书,哪怕你的核心主张直接针对主流解释的偏误,如果这个主张挑战的是整个教学体系与范式逻辑,它也可能被选择性地“阅读”,甚至悄然抹去。
这不仅是对 Petzold 本人的讽刺,更是对我们整个计算理论接受史的深刻反思:
- 我们如何在“继承经典”与“误读经典”之间,划出真正的界限?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柳渝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22490-148103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