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最小的冰块

已有 4692 次阅读 2007-6-28 20:53 |个人分类:原子和原子

《自然—材料学》:科学家发现冰的最小微观结构
 
 作者:梅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6-25 13:2:7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图片说明:隧道扫描显微镜下的最小冰颗粒,仅由六个水分子组成。
 
(图片来源:London Centre for Nanotechnology, 2007)
 
 
最近,来自英国和德国的科学家通过联合研究,成功揭示了冰的最小微观结构。相关论文发表在6月17日的《自然—材料学》杂志上。
 
领导该项研究的是来自伦敦纳米技术中心(London Centre for Nanotechnology)的Angelos Michaelides博士及德国莱布尼茨大学(Leibniz University)的Karina Morgenstern教授。他们首先将一块金属的表面温度冷却至5K(-268摄氏度)。在这个温度上,借助于隧道扫描显微镜(STM),研究人员可以“捕捉”到冰的最小颗粒形式(hexamers)并成像。科学家发现,Hexamers由六个水分子构成,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冰形式。除此之外,也被成像的纳米冰串(nanoclusters),可以分别包含7、8、9个分子。
 
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研究小组采用精准的理论模型来分析这种结构的形成原理。大致如下:通常情况下,冰内的水分子是以相同长度的键粘合在一起,代表了相同的粘力;而在纳米冰串里,水分子之间的键则长短不一。这说明水分子具有分配氢键的能力,由此揭示了一个迄今尚无人知的事实,即水分子在黏附金属表面与接受氢键之间存在竞争。
 
关于此次研究的意义,Michaelides说:“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深刻地理解这种广泛存在的重要的冰雪成核现象,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异类成核现象(heterogeneous nucleation)。”这种固体表面冰串结构的研究也为在天文学、电化学以及能量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全球气候变迁的研究也有很大帮助。(科学网 梅进/编译)
 
 
更多阅读(英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21-3919.html

上一篇:沙尘暴:如诉的黄土歌声
下一篇:基础研究的三种境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