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群论玩五魔方(1):Ih点群的C5元素

已有 876 次阅读 2025-8-26 10:55 |个人分类:2025-扬起数学的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五魔方和Ih点群》(1)24C5元素

         我用Ih点群元素g操作T0后,得到一个新的T(g)序列,你用这个新的T(g)序列来操作一个五魔方,可以产生一个置换三角形△g。用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也可以产生一个置换三角形△o。三角形△o和三角形△g的方位关系仍然可以用这个点群元素g来描述,如图1 所示。

 

(a)                           (b)                          (c)

1   Ih点群元素双重操作五魔方

         例如,点群元素g=C5(W),是以心块W为转轴,逆时针方向转动72°的操作元素。以心块W为转轴,如图1(a),把三角形逆时针转动72°,就得到图1(c)Ih点群对操作序列的操作,是重点要叙述的。对应图1(a)的操作序列是T0,对应图1(c)的操作序列为T(g),两者的代数关系如下: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产生△o,

T(g)=C5(W)T0= (C1W3C1B1C4W4C4W1C1B4C4W4C1W3C4),

此时此刻,g=C5(W)T(g)=T[C5(W)]=C5(W)T0T(g)产生gT0产生△o C5(W)o=g

         1(a)中的三角形△o,围绕W轴转动72°后,得到图1(c)的三角形△g。也就是说,用元素C5(W)操作三角形△o,得到三角形△g,如图1所示。需要强调的是,五魔方有12个面,如图1(b)所示,C5(W)把三角形△o转动72°,成为三角形△g,只涉及到上半球的面,下半球的面没有任何变化,因此,可以把下半球的展开图略去,如图2所示。

           

2   五魔方的W半球和S半球

         有一点要特别强调,我这里是用Ih点群玩五魔方。因此,我要把五魔方固定在笛卡尔坐标系。就像我用Oh点群玩Rubik魔方一样,要把Rubik魔方固定在笛卡尔坐标系。无论如何转动Rubik魔方的6个面,Rubik魔方6个心块的方位是固定不变的。五魔方有12个面,无论如何转动五魔方的12个面,五魔方12个心块的方位也是固定不变的。 关于五魔方复位的流行玩法,因为可以使用“驴打滚”,五魔方被转动的面不超过6个, 因此,人们沿用Rubik魔方的符号体系(F,R,U,B,L,D)。毫无疑问,我用Ih点群玩五魔方,五魔方的每个面都有被转动的机会,因此,我需要12个面的符号来描述五魔方的转动。如图1(b),我把五魔方的12个面分为两组:上半球W,A,B,C,D,E和下半球S,F,G,H,M,N 在描述Rubik魔方的时候,魔方有6个轴,分别对应F,R,U,B,L,D  我把Rubik魔方安放在笛卡尔坐标系,魔方的方位固定不变:F(X)R(Y)U(Z)B(-X)L(-Y)D(-Z)

         五魔方有12个面,无论是用空间方位符号还是颜色符号,都不好用。因此,我首先把五魔方分为两个半球:上半球(W)和下半球(S)。流行的商品五魔方正好有个面是白色,我就把白色面安放在笛卡尔坐标系的Z轴。用点群的话说,就是我把五次轴给了Z轴。W是英文单词白色(White)的第一个字母,S表示黑色,至少在NCS理论,S表示黑色,和W相对。 因此,我用W表示五魔方的上半球,用S表示五魔方的下半球。W位于Z轴,S位于负Z轴。我用A,B,C,D,E表示围绕W的五个面,用F,G,H,M,N表示围绕S的五个面。管它商品五魔方用什么颜色,如果有白色面,我就标记为W,置于笛卡尔坐标系的Z轴,围绕W的五个面,依次标记为A,B,C,D,E,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和W平行的那个面,标记为S,围绕S的五个面,依次标记为F,G,H,M,N,如图2所示。英文字母E之后就是F,然后G,再然后H,我跳过了I,J,K,L,选用了MN。因为 I,J,K,L中字母比较相似,不易区别。

         对位于上半球的面,转动的时候用右手操作,大拇指朝向转轴方向,就是心块的法线方向,弯曲的四指就是转动方向,这就是所谓的右手规则。对位于下半球的面,操作的时候用左手转动,大拇指朝向转轴的方向,就是心块的法线方向,弯曲的四指就是转动方向,这就是所谓的左手规则。

        Ih点群玩五魔方,这里有两种操作:一是对置换三角形的操作;一是对操作序列的操作。前者属于点群对称操作,只需要6个对称转轴,就是W,A,B,C,D,E。后者属于五魔方转动,需要12个转轴,6个位于上半球,就是W,A,B,C,D,E6个位于下半球,就是S,F,G,H,M,N

         关于五魔方的更多描述方法,可参见

科学网爱好群论40年:五魔方和Ih点群 - 李世春的博文

         Ih点群有120个元素:24C5轴,20C3轴,15C2轴,24S10轴,20S6轴,15个镜面,1个单位元素,1个反演中心。今天只讨论24C5元素。

        今天的主题是《五魔方和Ih点群》(1)24C5元素

        Ih点群有24C5轴,分别为6C5轴,6C5^2轴,6C5^3轴,6C5^4轴。需要强调的是,教科书里的C5轴是没有箭头的,即没有方向性。我这里要用数学描述点群的转动操作,需要确定转动的三要素:转轴,转角和转向。例如,对于C5(W),转轴的方向是从12面体中心o到心块W,转轴方向确定之后,根据右手规则,转向也确定了。因此,如图3所示,根据右手规则,C5(W)把图3(a)W面的置换三角形△o转动72°,就达到图3(b)。所谓右手规则,就是大拇指朝向o-W,弯曲的四指就指向转动方向,因此转动72°就变成图3(b)。这里再说一次,Ih点群只有6个转轴,它们是o-Wo-Ao-Bo-Co-Do-E,转轴的方向是从中心o到心块方向,因为我用的是笛卡尔右手坐标系,转轴确定后,根据右手规则,转向也确定了。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点群元素,操作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几何三角形,而是一个置换三角形。在图3(a)中,这个置换三角形是△(WAB)(WDC)(WDE),在图3(b)中,这个置换三角形是△(WBC)(WDE)(WEA)。到底如何把图3(a)的三角形变成图3(b)的三角形,这就要靠五魔方的操作序列来实现。首先,你用T0序列产生图3(a)的图案;然后,你再用T(g)序列产生图3(b)的图案。

 

(WAB)(WDC)(WDE)          (WBC)(WDE)(WEA)

(a)                           (b)

元素C5(W)操作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 (C1W3C1B1C4W4C4W1C1B4C4W4C1W3C4)

T(g)是怎么来的?是用点群元素C5(W)操作T0得到的,因此,这里的g=C5(W)。我可以用Ih点群的120个元素来操作T0,可得到120T(g),再用这120个序列来操作五魔方,就可以得到120种置换三角形,平均每个面有10种,因为五魔方有12个面,因此,共有120种,而且和Ih点群的120个元素一一对应。

 

(a)                           (b)

《五魔方和Ih点群》的符号标记

         为了展现Ih点群和五魔方的微妙关系,我要对经过五魔方操作后的展开图,进行标记,以便对照理解。T0是一个操作序列,是复位五魔方的一个基本操作。之所以选择这个序列,因为产生一个三角形图案,便于点群操作。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可以产生一个置换三角形,如图4(a)所示。我用点群元素e操作T0后,操作序列不变,这就是点群单位元素的定义,单位元素也叫恒等元素。因此,T(g)=T(e)=T0g=e。用点群单位元素操作T0之后,我把置换三角形表示为△e,简写为e,如图4(a)所示。我用点群元素C5(W)操作T0之后,得到T(g),这里的g=C5(W),对应T(g)的图案,我标记为C5(W),如图4(b)所示。下面我就展示用Ih点群妙玩五魔方,先展示24C5元素。

1C5(W)

 

5 C5(W)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W)T0=(C1W3C1B1C4W4C4W1C1B4C4W4C1W3C4)

我用C5(W)操作T0后,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W)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5所示。

2C5^2(W)

 

6 C5^2(W)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2(W)T0=(D1W3D1C1D4W4D4W1D1C4D4W4D1W3D4)

我用C5^2(W)操作T0后,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2(W)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6所示。

3C5^3(W)

7  C5^3(W)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3(W)T0=(E1W3E1D1E4W4E4W1E1D4E4W4E1W3E4)

我用C5^3(W)操作T0后,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3(W)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7所示。

4C5^4(W)

8    C5^4(W)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4(W)T0=(A1W3A1E1A4W4A4W1A1E4A4W4A1W3A4)

我用C5^4(W)操作T0后,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4(W)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8所示。

5C5(A)

(a)                          (b)                             (c)

9    C5(A)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A)T0=(W1E3W1A1W4E4W4E1W1A4W4E4W1E3W4)

我用C5(A)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A)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9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A)的转轴在A面的心块A,逆时针转动72°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E面,如图9(b)所示。图9(a)和图9(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6C5^2(A)

(a)                          (b)                             (c)

10    C5^2(A)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2(A)T0=(E1N2E1A1E4N1E4N4E1A4E4N1E1N2E4)

我用C5^2(A)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2(A)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10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2(A)的转轴在A面的心块A,逆时针转动144°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N面,如图10(b)所示。图10(a)和图10(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7C5^3(A)

(a)                          (b)                             (c)

11    C5^3(A)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3(A)T0=(N4F2N4A1N1F1N1F4N4A4N1F1N4F2N1)

我用C5^3(A)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3(A)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11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3(A)的转轴在A面的心块A,逆时针转动216°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G面,如图11(b)所示。图11(a)和图11(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8C5^4(A)

(a)                          (b)                             (c)

12    C5^4(A)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4(A)T0=(F4B3F4A1F1B4F1B1F4A4F1B4F4B3F1)

我用C5^4(A)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4(A)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12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4(A)的转轴在A面的心块A,逆时针转动288°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B面,如图12(b)所示。图12(a)和图12(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9C5(B)

(a)                          (b)                             (c)

13    C5(B)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B)T0=(B1A3B1F4B4A4B4A1B1F1B4A4B1A3B4)

我用C5(B)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B)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13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B)的转轴在B面的心块B,逆时针转动72°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A面,如图13(b)所示。图13(a)和图13(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10C5^2(B)

(a)                          (b)                             (c)

14    C5^2(B)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2(B)T0=(B1F2B1G4B4F1B4F4B1G1B4F1B1F2B4)

我用C5^2(B)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2(B)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14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2(B)的转轴在B面的心块B,逆时针转动144°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F面,如图14(b)所示。图14(a)和图14(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11C5^3(B)

(a)                          (b)                             (c)

15    C5^3(B)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3(B)T0=(B1G2B1C1B4G1B4G4B1C4B4G1B1G2B4)

我用C5^3(B)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3(B)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15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3(B)的转轴在B面的心块B,逆时针转动216°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G面,如图15(b)所示。图15(a)和图15(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12C5^4(B)

(a)                          (b)                             (c)

16    C5^4(B)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4(B)T0=(B1C3B1W1B4C4B4C1B1W4B4C4B1C3B4)

我用C5^4(B)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4(B)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16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4(B)的转轴在B面的心块B,逆时针转动288°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C面,如图16(b)所示。图16(a)和图16(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13C5(C)

(a)                          (b)                             (c)

17    C5(C)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C)T0=(G4B3G4F4G1B4G1B1G4F1G1B4G4B3G1)

我用C5(C)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C)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17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C)的转轴在C面的心块C,逆时针转动72°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B面,如图17(b)所示。图17(a)和图17(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14C5^2(C)

(a)                          (b)                             (c)

18    C5^2(C)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2(C)T0=(H4G2H4S4H1G1H1G4H4S1H1G1H4G2H1)

我用C5^2(C)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2(C)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18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2(C)的转轴在C面的心块C,逆时针转动144°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G面,如图18(b)所示。图18(a)和图18(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15C5^3(C)

(a)                          (b)                             (c)

19    C5^3(C)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3(C)T0=(D1H2D1M4D4H1D4H4D1M1D4H1D1H2D4)

我用C5^3(C)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3(C)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19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3(C)的转轴在C面的心块C,逆时针转动216°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H面,如图19(b)所示。图19(a)和图19(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16C5^4(C)

(a)                          (b)                             (c)

20    C5^4(C)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4(C)T0=(W1D3W1E1W4D4W4D1W1E4W4D4W1D3W4)

我用C5^4(C)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4(C)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20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4(C)的转轴在C面的心块C,逆时针转动288°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D面,如图20(b)所示。图20(a)和图20(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17C5(D)

(a)                          (b)                             (c)

21    C5(D)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D)T0=(G4C3G4B1G1C4G1C1G4B4G1C4G4C3G1)

我用C5(D)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D)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21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D)的转轴在D面的心块D,逆时针转动72°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C面,如图21(b)所示。图21(a)和图21(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18C5^2(D)

(a)                          (b)                             (c)

22    C5^2(D)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2(D)T0=(S4H2S4G4S1H1S1H4S4G1S1H1S4H2S1)

我用C5^2(D)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2(D)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22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2(D)的转轴在D面的心块D,逆时针转动144°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H面,如图22(b)所示。图22(a)和图22(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19C5^3(D)

(a)                          (b)                             (c)

23    C5^3(D)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3(D)T0=(N4M2N4S4N1M1N1M4N4S1N1M1N4M2N1)

我用C5^3(D)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3(D)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23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3(D)的转轴在D面的心块D,逆时针转动216°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M面,如图23(b)所示。图23(a)和图23(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20C5^4(D)

(a)                          (b)                             (c)

24    C5^4(D)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4(D)T0=(A1E3A1N4A4E4A4E1A1N1A4E4A1E3A4)

我用C5^4(D)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4(D)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24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4(D)的转轴在D面的心块D,逆时针转动288°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E面,如图24(b)所示。图24(a)和图24(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21C5(E)

(a)                          (b)                             (c)

25    C5(E)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E)T0=(C1D3C1W1C4D4C4D1C1W4C4D4C1D3C4)

我用C5(E)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E)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25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E)的转轴在E面的心块E,逆时针转动72°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D面,如图25(b)所示。图25(a)和图25(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22C5^2(E)

(a)                          (b)                             (c)

26    C5^2(E)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2(E)T0=(H4M2H4D1H1M1H1M4H4D4H1M1H4M2H1)

我用C5^2(E)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2(E)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26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2(E)的转轴在E面的心块E,逆时针转动144°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M面,如图26(b)所示。图26(a)和图26(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23C5^3(E)

(a)                          (b)                             (c)

27    C5^3(E)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3(E)T0=(S4N2S4M4S1N1S1N4S4M1S1N1S4N2S1)

我用C5^3(E)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3(E)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27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3(E)的转轴在E面的心块E,逆时针转动216°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N面,如图27(b)所示。图27(a)和图27(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24C5^4(E)

(a)                          (b)                             (c)

28    C5^4(E)操作T0前后

T0=(B1W3B1A1B4W4B4W1B1A4B4W4B1W3B4)

T(g)=C5^4(E)T0=(F4A3F4N4F1A4F1A1F4N1F1A4F4A3F1)

我用C5^4(E)操作T0得到新的操作序列T(g)T(g)产生置换三角形g这个三角形也可以用C5^4(E)操作三角形o得到如图28所示。需要强调的是,C5^4(E)的转轴在E面的心块E,逆时针转动288°后,把位于W面的置换三角形转动到A面,如图28(b)所示。图28(a)和图28(c)是转动前后的五魔方展开图。

参考文献 :

科学网48个魔方体会魔方和Oh点群” - 李世春的博文

科学网魔方:从几何到代数,从代数到几何 - 李世春的博文

科学网爱好群论40年:五魔方和Ih点群 - 李世春的博文

科学网吉林大学之光:丁培柱的《群论》课 - 李世春的博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21-1499158.html

上一篇:躺在树叶上晒太阳的橡树果
收藏 IP: 108.172.99.*| 热度|

2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8 1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