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风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ccashq 一个湘里人的梦,便是风的自由舞步. 言所盼,非盼急出。

博文

筑波散记之六十二 单车故事

已有 3370 次阅读 2007-11-28 21:19 |个人分类:筑波散记|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之一

我刚来日本的时候,曾经住在一个日本公司的公寓宿舍里。大约17平方米的面积,里面居然也分布了卫生间和厨房,以及卧室。一个月40000日元,那是2005年的事情。当06年初准备搬到现在住的公团510时,我无意在一个橱柜里发现一张5年前这间房子的租房收据,上面写着:租金40000YenYen就是日元的基本单位。

我记得很清楚一天晚上给父母打电话说:.....我也有车位啦,自行车车位,呵呵。

有单车的日子其实蛮美的,没有堵车,车道笔直,还能锻炼身体,下雨天还能真切地闻到清新的空气。

之二

单车一直是我出行的工具。从小到大,我骑过很多自行车,有破的连支撑架也没有的,有好看的山地自行车,有带铃铛但是不响的,有变速的但是没变过的。每辆自行车都陪我度过那么一段时期,以至于我想起某辆自行车就能突然想起那个时候我和哪个女同学说过什么话,或者是哪门功课没有PASS。因为我那天狠狠地把它扔到青年湖的堤下,然后又很狼狈地跳到泥雪里把自行车扛上来。那个叫做T的女孩子当时就站在湖面上,用《高等数学》书掩盖着脸吃吃地笑着,看着我笨拙地上着单车地链条。。。

北方的冬天你要知道,湖面都已经结冰了,所以我说一个女孩子站在湖面上对着我笑和以后发生的很多事件都是可以理解的。湖面结冰是一件很壮观的场面,我们可以上去溜冰,也有很多校外人员也整日的坐在湖心的冰面上,披着厚厚的绿色的军大衣,凿一个洞,专心致志地钓鱼。如果你从冰面下面看的话,会以为上面有很多乌云,乌云旁边会有一缕阳光,阳光中间有个黑点,那是鱼饵

大学之中总有些美好的回忆,我的部分回忆从那次扔自行车开始。

之三

车坏了就得休,T学校比较有名气的修车铺是在校医院边上一位大爷开的。大爷特守规矩,总是把修理车停在校铁门外面路边上,意思就是没有在学校里面非法营业。但是有帮三四十岁的高龄青年就驻在校门内修车,这样学生车坏了必然经过他们再到大爷的修车点。每每有学生抬着单车后轮往大爷那里走的时候,他们就会嚷着:干嘛呀,不累啊。不是怕累的问题,关键是大爷手艺好,收费公道,而且不会没病整出病来。当然这帮高龄青年也不会愁没有生意,大爷那里放的单车太多的时候,学生也会权衡一下缓急到高龄青年那里修修,并且要着重声明:就补胎

那天车被我摔坏了以后,我就推着哼哼唧唧的车去校医院,不是去医院给车看病,是去找大爷修修。这车是山地车,车轱辘贝儿亮,铝合金的。手把有变速器,前面说过,基本上已经是摆设了。后座侧面那里我还装了一个车篓,那个车篓按照我家哪儿的说法就像果丹皮一样,轻轻一碰就变形了。

那次单车的伤势比较严重,轱辘有点变形但也已经滚不动了,车篓完全变形。

大爷对我说,这个山地车质量太差,车轱辘完全不合格,买车就要买经用的,不要花里胡梢,难得照顾

之四

我毕业的时候有个标志为的企业来招聘,宣讲之后我经过笔试闯到了第二关。全班40个人有36个人进入了第二关,说明第一关难度不够。淘汰下来四位同学情况不全清楚,有位A同学在宣讲后对年轻漂亮的HR小姐说,我们饿了,买点东西吃吧。后来全班都吃上了汉堡包和薯条,打心里感谢A同学,但是这位A同学成了后来第一轮淘汰的的四分之一

第二轮面试在T市最繁华的商业区的某个宾馆里进行。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透过宾馆的窗口可以看见像一条围巾一样的海河。冬天海河河面上尽是玩耍的人群,居然还有人放风筝!那天风挺大的,不过我做了充分准备直接TAXI过来,头发上打了一点摩丝看起来效果还不错。到了宾馆大厅里那个暖和啊,还有那个气派,我的背也挺直很多。

同学们陆续来了,有打的的,有坐公共汽车的,有骑单车的。我的亲娘,骑自行车要一个小时呢!

我来的早,第一个就进去面试。一位男主管看了我的简历,要我自己用英语介绍一下,然后就是聊天了。突然那位年轻漂亮的HR从里屋传出声来:就面试了啊?男的走过去打开门嗔怪地说一句:你快一点。良久,她过来,第一句就是:怎么不用英语说啊。

我后来知道我来得早了一点,早的不是时候。因为最后面试成功的是那位骑自行车来的。

不过也不用后悔,这不是可以在这里讲自行车的故事吗。呵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17-11762.html

上一篇:筑波散记之六十 候宝林的<三棒鼓>和中国的医院
下一篇:筑波读书之一 资治通鉴0001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