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古时代,大象曾广泛生活于的中原及各地。
《二十四孝》:“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吕氏春秋·古乐》:“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商朝人驯化大象,用于对东夷的征服活动(商代大象挺多)。
后来天气变冷,大象南迁,走了,见不到了。
大象成为珍禽异兽、象牙成为宝贝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一.“大象”外交
《江表传》:孙权遣使诣献驯象二头,魏太祖欲知其斤重,咸莫能出其理,邓王冲尚幼,乃曰:置象大舡上,刻其所至,秤物以载之,校可知也,太祖大悦。
又曰:魏文帝遣使於吴,求象牙,群臣以非礼,欲不与,孙权敕付之。
蜀将诸葛亮,讨贼还成都,孙权遣劳问之,送驯象二头与刘禅。
孙权搞“大象”外交,送曹操大象,送曹丕象牙,送刘禅大象以慰问诸葛亮,拉近与邻国的感情。
以那时的交通条件,千里迢迢送活的大象真不容易。
然而,“大象”外交,后事不绝。
二.吴国有无大象之争
有观点认为,三国时期的中国本土没有大象,但越南(当时称为交趾或九真郡)有大象,三国时期的越南北部属于孙权的管辖地,孙权可以从越南获得大象进贡给曹操。
也有观点认为吴国有大象,杨沐梓等人列出文献:
《万岁历》曰:成帝咸康六年,临邑王献象一,知跪拜,御者使从之。
《吴志》曰:贺齐为新都郡守,孙权出祖道,作乐舞象,权谓齐曰:今定天下,都中国,使殊俗贡珍,百兽率舞,非君而谁。
《北史卷5》: 元象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日有蚀之。有巨象自至砀郡陂中,南兖州获送于邺。
《南史卷8》: (承圣元年)十二月……淮南有野象数百,坏人室庐。
《宋史卷1》: (建隆三年六月)乙卯,幸迎春苑宴射。黄陂县有象自南来食稼。
《墨客兴犀》(宋·彭乘)记载:“漳州漳浦县地连潮阳,素多象,往往十数为群,然不为害。惟独象遇之逐人,蹂践至骨肉摩碎乃止。盖独象乃众象中最犷悍者,不为群象所容,故遇之则害人。”
这些文献记载的大象事件发生在当时孙权的辖境内,可以判断当时孙权辖境可能有少量大象出没,继而被捕捉并献给曹操、刘禅。
三.曹冲称象故事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江表传》:孙权遣使诣献驯象二头,魏太祖欲知其斤重,咸莫能出其理,邓王冲尚幼,乃曰:置象大舡上,刻其所至,秤物以载之,校可知也,太祖大悦。
曹冲称象故事已经流传一千多年了,上了教材。
四.曹冲称象西来说
陈寅恪先生指出,曹冲称象故事使用了佛教《杂宝藏经》的王子称象故事,摘录原文: 印度佛经《杂宝藏经》载“弃老国禄”,“天神又问:此大白象有儿斤?而群臣共议,无能知者,而后大臣问父,父言: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画水齐船,深浅几许,即以此船量石著中,水没齐画,则知斤两,即以此智以答天神。”这段描述与“曹冲称象”基本相同。
又是一番争论,没有定论。
赞成与不赞成“曹冲称象西来说”的专家学者都有。
五.间接害死曹冲
称象的曹冲死了,曹操悲痛欲绝,曹丕连忙上前安慰,曹操却说,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
《魏书》: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后世许多人依据上面这句话分析认为,正因孙权送来大象,才给曹冲创造了展示其聪明的机会,进而引发曹丕嫉妒,加剧曹操儿子们的争位斗争。果然曹冲十二三岁的时候突然得了重病死了,死因很奇怪。是孙权间接害死了曹冲。
孙权的“大象”外交后事绵绵不绝。
还有不少旁枝末节,不说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