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anp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nanping

博文

对土建学科改革的一点理解

已有 965 次阅读 2024-2-19 22:33 |个人分类:杂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同事转发《同济大学重大改革紧急挽救土木工程王牌专业》这篇文章。文章大意:土木类行业没落了,土木与建筑类专业不受待见顶级名校王牌专业(同济.土木工程)都缺乏生源。学校遂进行专业改革,采用土木工程+N模块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土木工程包含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工程防灾与风险评估等七个模块学生可按个人爱好实现专业内的个性化选择此外,土木工程专业与数理、力学、创新、法学等其他专业合作,推出“主修专业+微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学生未来就业选择面。

    上述问题全国土建学科也都存在。

土建学科属于传统工科。传统工科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学问的学科,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专门技术才的

传统工科服务于传统制造业。传统工科中机电类实际是通用型专业。机电类专业没有完全匹对的工业门类,所有工业门类都依赖机电运作。一般工业制造中产品流动、设备和人员固定,很方便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土建与一般工业制造正相反,产品固定、单件性、且体积庞大,设备与人员流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很困难。土建与一般工业制造之间没有通用性。机电类专业人员可以服务于土建业,反之不行。

从就业面看,通用性专业受限小,土建专业则完全依赖对口的土建产业背景,自身可塑性小。近30来年,我国土建业爆发性高速发展,土建产品数量快速增加。土建产品不是消耗品,是固定资产,寿命很长,达到高峰数量后需求减少,土建业只能减少产能,对土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必然减少,土建专业遇到发展难题很正常。

土建专业对土建产业的依赖性太强。其生源与就业遇到的困难,根源在于产业背景的变化,产业背景变化的原因,又在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上。对于产业背景的变化,学校实际上是无能为力的。学校所能做的,只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学生创造多一点的就业选择。

换个角度看土木工程+N”模式。土木工程+辅修专业的模式,较多的从就业角度考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牺牲土木工程的“专”。论语上有这么一段对话,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国内顶级名校王牌专业毕业生如果流于泛泛,也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自身生存发展对相关产业背景依赖性太强的专业,遇到的生源与就业问题,根源在国家经济发展对相关产业的调整上。不改变对产业背景的依赖性,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放弃现在的生存产业背景,意味放弃现有专业。

尽可能改善生源与就业遇到的问题,适应产业背景的匀速发展;做好自己,等待产业背景的再次蓬勃兴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00375-1422251.html

上一篇:有细节才耐看(广州的几个花色井盖)
下一篇:“三农”一词古已有之
收藏 IP: 119.130.155.*| 热度|

12 郑永军 尤明庆 王从彦 王安良 刁承泰 宁利中 朱晓刚 孙颉 周忠浩 崔锦华 李学宽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