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厄尔尼诺将带来强震

已有 3152 次阅读 2012-3-27 15:2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地震

    南极半岛的德雷克海峡海冰面积在9月最大,在2月最小;秘鲁寒流受德雷克海峡海冰开关控制,赤道太平洋海温在9月最冷,3月最暖。这是拉尼娜易发生在8-9月,厄尔尼诺易发生在2-3月的原因。
    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72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
    2月前一种条件占优势,地球自转季节性条件被压制。
    每年1月25日-4月7日(72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今年在2-3月拉尼娜不增强反而减弱,表明此次拉尼娜的发展势头已近尾声,厄尔尼诺的形成因素正在加强,如能坚持到4月,异常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在上半年爆发,流感、干旱、低温、强震将相伴而生,这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的发生规律。
    2012年3-7月超长的强潮汐时期是地震活跃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的交替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引发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强潮汐增强这一效应。
    3月12日地球自转季节性优势开始恢复,中东太平洋增温受阻。北太平洋热能开始向南半球转移。拉尼娜正在减弱,厄尔尼诺正在加强。

3月26日赤道太平洋海温矩平

3月22日赤道太平洋海温矩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552264.html

上一篇:自度自娱缘自梦
下一篇:日本东北地区发生6.4级地震:关注29-31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张骥 钟炳 吴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