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解决交通拥挤要利用规则优势

已有 3545 次阅读 2010-8-19 11:3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规则, 交通拥挤

                      解决交通拥挤要利用规则优势

                杨学祥

 

随着机动车辆的与日俱增,特别是伴随轿车进入普通家庭,城市交通拥挤状况也日益加剧。在车流高峰期间,长长的车队几乎盖满了主要交通要道,交通阻塞已成必然。如何利用有限的路面,合理安排车辆的运转,减少交通事故,提高经济效益,方便群众生活,这是当前城市交通管理最紧迫的课题。

 

货车应该在夜间行驶

 

交通拥挤高峰有明显的时间性,主要集中在上班和下班时间前后。接送群众上班下班既是客运交通的主要目的,也是特定时间内机动车流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上班关系到生产,下班关系到生活。生产和生活是社会的两件大事,耽误不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分清各类运输的轻重缓急,在高峰期优先客运,限制货运,从而达到减少高峰期机动车流量,保证客运任务的目的。

 

货运的特点是涉及人数少,不必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时间同步。夜间路面机动车流量非常少,货车利用夜间路面行驶,不但可以解决白天交通拥挤问题,又可以提高道路和车辆的利用率,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货车夜间行驶的设想始于1995[1],由于当时条件不成熟,交通拥挤状况也不严重,因此没有得到实施。目前夜间路面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其二是没有相应的经济制约措施。

 

晓行夜宿,这是几千年来人们养成的生活习惯。更何况交通运输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单独一方说了算,夜间拉货,不方便,用费大。这就形成了市内货运主要集中在白天的原因。如果我们对夜间货运采用优惠政策,对白天货运进行严格限制,就可以疏导大部分货运车流转入夜间路面,达到既解决了交通拥挤问题,又不影响生产的目的。这比目前有些城市实行的单双号限制行驶方法要好得多。比如,可采用白天准行证和夜间准行证两种收费标准制度。白天占路费高,夜间占路费低,通过占路费的调解,使车辆在夜间运货有利可图。这样,夜间货运就会发展起来,从而达到减少白天车流量而不影响生产的目的。

 

总之,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发展夜间的货运业务,是解决当前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一项积极措施,值得有关部门认真研究[2]

 

                  公交线路一律改为右拐环路

 

历史上的公交线路设定源于城市道路的发展,并不符合快捷无阻的交通运行规律。左拐阻挡对面车辆行驶,是交通阻塞的主要原因。尽量减少左拐行车路线是预防堵车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公交线路的设定一律改为右拐环路,就会加快行车速度,做到不堵车或少堵车。

 

非公交车的行驶路线,也可以尽量选择右拐路线,必要时可通过右拐环行达到左拐目的。这样就可以取消左拐,加快车流速度。

 

                   充分利用非拥堵时间

 

除了夜间交通不拥堵外,公休日的交通也不拥堵。这也给解决交通拥堵留下回旋余地。我们有两套解决方案:

 

其一,把周六和周日的公休日改为轮休日,将5天的拥堵,用7天的时间来解决。一个拥堵高峰7万辆的车流量,用这种方法可变为5万辆,减少了一小半。

 

其二,上世纪50年代,人们工作的时间是早7点半到晚5点(午间休息一个半钟头)。现在为8点到5点。事实上,很多人习惯于夜生活,一般晚上10-11点才睡觉,商店和饭店一般也是到这个时间才关门。结合人们目前的生活习惯,上班时间可以改为两部制:早六点到午间12点为一部;午间12点到晚六点为一部。每日六小时工作制,可减少平时一半的车流流量。

 

最优的时间还需要根据实践调查数据确定。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货车不妨在夜间行驶。长春日报。19951211,第5版。

2.  杨学祥。货车应该在夜间行驶。上传日期:2004-5-1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3015.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354379.html

上一篇:北涝未了,南旱又到:关注南旱北涝
下一篇:舟曲和贡山泥石流与汶川地震有关 过度开矿是诱因
收藏 IP: .*| 热度|

4 张学文 尚松浩 钟炳 许浚远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