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转载]太阳表面惊现巨大黑子,专家:未来2-3年,将发生很强的太阳风暴

已有 1511 次阅读 2023-8-27 08:27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太阳表面惊现巨大黑子,专家:未来2-3年,将发生很强的太阳风暴

齐鸣观察

齐鸣观察

15小时前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太阳表面惊现一个巨大的黑子,而且这个黑子可能会继续变大,下周将会直接面向地球。专家表示,这个巨大黑子可能会释放高能爆炸,从而导致地球电网瘫痪。

发现这个巨大黑子的是美国宇航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漫游车,它在8月17日至20日期间在火星的杰泽罗环形山漫游时,发现了太阳表面的巨大黑子。

由于火星目前正在太阳的背面运行,所以毅力号会比我们在地球提前1个星期看到巨大黑子。

太阳主要由氢和少量的氦组成,这些元素经过核聚变反应在太阳核心处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可以被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核心、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和日冕。

太阳核心是最热的部分,核心温度高达约1500万摄氏度。在核心的高温高压环境中,氢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反应,将氢转化为氦并释放出能量。我们日常所看到的太阳,其实只是一个光球。光球是太阳最外部的可见层,其表面温度约为5700摄氏度,呈现出亮黄色。

所谓的太阳黑子,其实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光球低,所以在明亮的光球的衬托下才显得黑。需要知道的是,太阳黑子的温度比周围的温度至少要低2200摄氏度。

除了温度比光球低,其实太阳黑子显得黑,还因为它本身具有强磁场,且磁场强度在1000-4000高斯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人体适宜的磁场强度是2毫高斯。人类长期生活在2毫高斯环境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没有电线,电视,手机等人工辐射源环境里,大自然的正常磁场强度是0.1-1毫高斯。也就是说,这个太阳黑子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1万倍。

如此强的磁场,其实可以抑制太阳内部的能量通过对流的方式向外传递。所以说,当强磁场出现在太阳表面的时候,太阳的某个部分的温度就会从5700摄氏度下降到4000摄氏度左右。这样,太阳黑子就产生了。

但是,太阳黑子一般都不会单独出现,而是成群出现。据比利时皇家观测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太阳表面就出现了超160个太阳黑子,这已经是20多年来太阳黑子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月。

太阳黑子活跃的时候,由于它的强磁场存在,所以也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当太阳上有大群的黑子时,地球就会出现磁暴现象,导致指南针一直抖动,即使是擅于识别方向的鸽子也会迷路。

严重的时候,太阳黑子也会导致地球无线电通讯受到严重阻碍,甚至会出现中断。这种情况,将会对人造卫星、飞机、轮船等的安全航行造成威胁,就连手机、电视等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有专家表示,在未来的2-3年内,太阳的活动将会越发的极端,可能会发生灾害性很强的太阳风暴。

当太阳上的磁活动不稳定时,太阳风暴可能发生。这种磁活动通常与太阳黑子的形成和日冕物质抛射有关。

日冕物质抛射是指太阳上的高温等离子体和磁场从太阳冕层喷射出来的现象。这些物质抛射也可能带有大量的能量,具有很高的速度并脱离太阳表面。当这些物质抛射与地球相交时,它们可能与地球的磁场相互作用,引发太阳风暴。

太阳风暴释放的能量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电磁辐射和带电粒子。

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等,当太阳风暴发生时,这些辐射会增加。带电粒子则是高能带电粒子,如质子和电子,它们被加速并从太阳表面射出。这些带电粒子可能穿越太阳系空间,并对宇航员、卫星、航天器和地球上的通信、导航和电力系统产生影响。

对地球而言,太阳风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并与大气层中的分子相互作用时,它们可能引发大气中的反应,产生美丽的极光。然而,强烈的太阳风暴也可能导致地球磁暴,影响地球磁场的稳定性,并可能干扰通信系统、导航系统和电力网络。

https://so.html5.qq.com/page/real/search_news?docid=70000021_63164e9bdbd6385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400454.html

上一篇:2023年8月27日早报:潮汐组合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下一篇:2023年8月27日午报:潮汐组合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3 孙颉 许培扬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