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张伯礼谈病毒进化规律:病毒传播更隐匿,但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

已有 2373 次阅读 2022-11-18 01:0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张伯礼谈病毒进化规律:病毒传播更隐匿,但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大。”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记者表示,新冠病毒的变异动态一直是防疫措施优化调整的重要前提基础之一。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M7QL0SO0514R9OM.html

  张伯礼最新研判#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17日表示,奥密克戎成为主流毒株后,一直在不断变异,它的致病力减弱,但传染性增强。他认为,奥密克戎难以彻底消灭,但希望越变毒性越低。 

https://news.sina.com.cn/o/2022-11-17/doc-imqqsmrp6597338.shtml?cre=tianyi&mod=pchp&loc=30&r=0&rfunc=65&tj=cxvertical_pc_hp&tr=181


       11月16日,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喻成波告诉记者:“随着病毒的变异,传播性更强,但重症化率相对比较低。重症少的原因是由病毒的特征所决定的,也与各地提倡科学防治,早期防治有关。”

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231522type%3D1%26q%3D%23%E5%B9%BF%E5%B7%9E%E8%B6%853%E4%B8%87%E6%84%9F%E6%9F%93%E8%80%85%E6%97%A0%E4%B8%80%E9%87%8D%E5%9E%8B%E5%8D%B1%E9%87%8D%E5%9E%8B%E6%82%A3%E8%80%85%23&luicode=10000360&lfid=QQ_liulanqi_resou&extparam=c_type%3D36&wm=90207_90002&launchid=10000360-QQ_liulanqi_resou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64056.html

            我们在2021年10月指出,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从全球病例数可以看出:从2021年2月底到4月底,全球病例数上升,然后到6月底有所下降,到8月底再次上升,此后一直在下降。这种模式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也很明显。

https://mini.xnnews.com.cn/r/da97405a83330436_2.html?from=sgxxl&page=info&usid=%u5C40%u57DF%u7F51WfNi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这完全符合全球疫情的发展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48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64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757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cp&ac=blog&blogid=1364056&op=edit

      太阳黑子增加,疫情减轻。太阳黑子减少,疫情加重。2021年11-12月和2022年1-2月,南半球处于春夏季太阳黑子峰值时期,新冠疫情处于低谷;北半球处于秋冬季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新冠疫情处于高峰。

      2021年12月15-30日太阳活动进入异常峰值。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在11月为36,12月为64.74。

      12月进入太阳黑子异常峰值。如果2022年1-2月太阳黑子异常增强持续,则表明新冠疫情结束为期不远。

2021年2-12月太阳黑子每月日平均数.png

1   20212-12月太阳黑子每月日平均相对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9282.html

        2022年6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比5月降低:新冠疫情高潮不退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在11月为36,12月为64.74,2022年1月为57,2022年2月为65.71,3月为69.06,4月为76.43,5月为92.45,6月为70.43。太阳黑子处于低水平降低阶段。

       太阳黑子强度变化与新冠疫情的相关性表明,太阳紫外线杀灭病毒的强度非常重要,在有阳光的地方,紫外线是环境病毒消杀不可替代的方式;在阳光达不到的地方,如黑夜和阴雨天,太阳风暴可以大规模消杀全球病毒。

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太阳黑子每月日平均数.png

图1 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5406.html

       2022年7月太阳黑子日均相对数重新升为2022年最高值

       2022年7月太阳黑子日均相对数为93.03,比6月升高22.6,比5月升高0.58,成为2022年最高值,对应2022年7月新冠疫情减轻(见相关报道)。

       2022年8月太阳黑子日均相对数为69.74,比6月还低0.69,对应疫情加重。

      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太阳黑子日平均.png  

图2  2022年1月至8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

       2022年9月太阳黑子日均相对数为82.23,比8月升高了12.49,对应疫情减轻。

2022年1月至9月太阳黑子每月日平均.png

图3  2022年1月至9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

         2022年10月太阳黑子日均相对数为85.29,比9月升高了3.06,远远高于去年同期(对比图1)。  

2022年10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png

图4  2022年1月至10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760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61820.html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我们在2021年10月31日指出,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日本疫情神秘消退与太阳黑子增强以及太阳风暴爆发相关

         2021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和新冠疫情响应

       2021年8-10月太阳黑子明显增加和日本新冠疫情神秘消退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4070.html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是再次爆发的警钟,还是结束疫情的前兆?我们将拭目以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4239.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1433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64056.html


相关报道

张伯礼称奥密克戎难以彻底消灭

2022年11月17日 21:39 中国新闻网


  张伯礼最新研判#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17日表示,奥密克戎成为主流毒株后,一直在不断变异,它的致病力减弱,但传染性增强。他认为,奥密克戎难以彻底消灭,但希望越变毒性越低。 

https://news.sina.com.cn/o/2022-11-17/doc-imqqsmrp6597338.shtml?cre=tianyi&mod=pchp&loc=30&r=0&rfunc=65&tj=cxvertical_pc_hp&tr=181


张伯礼谈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病毒传播更隐匿,但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

张伯礼:病毒进化毒力趋弱的概率大

2022-11-15 16:25:05 来源: 金羊网 广东  

“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大。”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记者表示,新冠病毒的变异动态一直是防疫措施优化调整的重要前提基础之一。

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日前发布实施,对次密接和中风险地区不再判定,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据14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连续4日本土新增感染者过万。如何科学认识措施优化与疫情防控效果呢?张伯礼院士对此进行了解读。


资料图:张伯礼院士。来源:人民视觉

病毒传播更隐匿,但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

“科学调整、不断优化,更科学、更精准,我国的新冠病毒防疫政策一直按照这样的‘节奏’变化。”张伯礼解读,从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到现在,我国防控方案的调整始终与疫情形势相关,具体来说是四个方面,包括病毒变异、免疫屏障、防控能力、治疗方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冠病毒的特点一直是研判的重点之一。“当前的临床实践表明,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张伯礼对记者表示,这意味着新冠病毒的致病力减弱。

同时也不能忽视新冠病毒传播更隐匿。张伯礼提醒,新冠病毒传播隐匿、潜伏期缩短,前者由于其不造成明显症状难以察觉,而后者意味着感染者从被感染到传染人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这两方面变化共同造成病毒的传播力增强。

连日来的感染者数据显示,当前确诊感染者中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感染情况是新冠病毒在我国群体免疫屏障基本形成(全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超90%,60岁以上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超85%)的前提下,受到免疫压力选择作用的结果。

“这样的进化对于新冠病毒某一特定分支保持‘优势’是有利的,因此,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较大。”张伯礼说。

“赋码管理”等科技赋能使得疫情防控更高效

在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中,“赋码管理”一词高频出现,先后提到6次。

“通过大数据的赋码管理是科学精准防控的具体体现。”张伯礼说,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减少集中隔离对象人数、缩短隔离时间的同时,还能保证隔离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加强疫情防控中的科技支撑贯穿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始终。“基因测序、检测试剂研产、疫苗研发、药物研究、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大数据、超级计算等技术为了攻克同一课题融合交叉。”张伯礼介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中药组分药物进行高效筛选,使得研发“通治方”成为可能。

再比如,近3年来核酸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大幅提升。在准确性提高的基础上得以开展的混合检测以及核酸检测周期的大幅缩短等,都使得人类对于新冠病毒的追踪更高效,从而大幅提升整个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的敏感度。


羊城晚报·羊城派资料图

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

“优化防疫二十条的推出非常及时和必要。” 张伯礼告诉记者,新举措对实现“疫情防得住、经济稳得住、发展更安全”目标,为保障后疫情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兼顾民众生活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

张伯礼认为,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高风险区一般以居住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等措施,都是防控进一步科学优化的体现。

“我们应该认识到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张伯礼说,只有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才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

张伯礼提醒,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仍然需要坚持。密接人员及早服用中药可以降低阳性检出率,轻症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减少转重率。对老年体弱或有基础病的人,患新冠肺炎后一定要到定点医院接受观察治疗,防止转重。(张佳星)

来源 | 科技日报

责编 | 樊美玲

编辑:樊美玲

来源:科技日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M7QL0SO0514R9OM.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64195.html

上一篇:11月17日夜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停滞区间与11月12-16日潮汐组合对应
下一篇:张伯礼:跟病毒变异相比,疫苗仍属于被动的“追着病毒跑”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3 周少祥 尤明庆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