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欧美承认“与病毒共存失败”: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美媒USA Today 8月3日指出,所谓“与新冠共存”实际上等于全年生活在最严重的流感季节之中。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美国单日新冠死亡人数虽然自年初的近4000人一路回落,但5月以来,基本稳定在每天400至500人左右而不再继续下降。
持续的疫苗注射只是在追赶病毒变异的脚步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临床讲师Daniel Griffin博士表示,从数据图表上来看,“我们就像坐在‘死亡高原’之上……所有人都仿佛麻木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David Dowdy博士认为,如果我们无法接受全年生活在最严重的流感季节之中,我们就必须针对新冠病毒采取更多的举措。
遗憾的是,疫苗并不是最终解决答案的全部。USA Today指出,65岁以上的美国人口中,92%已经完成疫苗接种,70%接种过至少一针加强针,美国社会同时还将在2022年秋季推广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加强针,但美国公共卫生部门认为,持续的疫苗注射只是在追赶病毒变异的脚步,至少目前已经无法进一步拉低死亡率。
Daniel Griffin博士强调,如果美国不希望在秋季进入一个更为可怕的“死亡高原”,除了坚持推广新的加强针,还要对疫情本身进行“有效的管理”。
而根据美国CDC统计数据,自2020年6月以来,两年里全美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始终在8%到15%之间波动。费城大学医学院教授Lewis J. Kaplan呼吁,必须在医院之外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20831/43289894_all.html
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疫苗总是在病毒变异的后面
我们在2021年6月29日指出,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我们必须接受2020年教训,在2021年下半年堵死病毒传播通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29325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18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5436.html
这是一个与病毒共存的比赛:不停的病毒变异,不停的后续疫苗研制和注射。谁能坚持到最后,也许没有最后的赢家。
太阳黑子缺席带来的灾害:2009年甲型流感和2019年新冠疫情
如果我们记录太阳黑子在每年当中的缺席天数,就可以得到下面数据(截止2019年12月28日):
从表1可以看到,在2019年内已经有288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在太阳黑子缺席的历史上,属于第二长的时段,排第一的是1913年,太阳黑子缺席天数高达311天。这是2019年爆发新冠疫情的重要条件。
2008年和2009年分别有268和260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2009年全球爆发了甲型流感。
表1 2007-2019年太阳黑子缺席记录
https://www.sohu.com/a/363725630_100082182
2008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66天
根据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观测,2008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66天,这一数据的出现距1913年记录的观测史上天数最多的311天已经有95年之久,是仅次于1901年的287天和1878年的280天的历史第四低的纪录。2008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量2.9也是自1913年的1.4以来,95年后的最低点。而2009年8月平均太阳黑子数为0,更是创下了1913年6月以来96年内的最低纪录。而且,2009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只有2.4,也是96年以来的低点,这岂止是“50年一遇”?美国宇航局修正为“大致百年一遇”。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4-18/3826983.shtml
2019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88天
从2019年的3月14日开始,太阳上面的太阳黑子就消失了,至今(12月25日)已经288天,成为历史上太阳黑子消失时间第二长的时段,一般认为太阳黑子比较弱的时期,也代表着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光热辐射不强,地球上温度也会偏低,甚至会导致地球气候处于小冰河期。
12月25日,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两个新的太阳黑子,这标志着太阳可能进入了新一轮活动周期,这次的太阳无黑子活动持续的时间达到了288天,是1913年以来消失时间最长的一次,创造了一个106年的记录。接下来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太阳黑子出现新的活跃时期。
太阳休眠会导致地球病毒多发
对于2020年太阳进入休眠期警告,科学界陷入了小冰期是否会发生的争论。事实上,太阳活动低值,紫外线的减少,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病毒的繁殖和爆发。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见表1)。
2014年9月9日和27日我们的研究表明,1996-2008年已进入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病毒爆发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仅仅是一个最初信号。
回顾15-17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25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178.html
2009年甲型流感暴发和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828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551.html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谷值的产物,惧怕紫外线是其最大的弱点。伴随太阳黑子峰值的到来,新冠病毒必然消失,直到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可能卷土重来。伴随太阳活动的增强,疫情减弱将非常明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7246.html
新冠病毒变异的必然性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新冠变异病毒再变异: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最后消失
我们在2020年2月1日指出,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与2019年12月开始的疫情完全重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447.html
2021年1月1日-2月19日有30天没有太阳黑子,约占总天数的3/5。与2019年相比,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非常明显。紫外线杀毒作用增强,导致新冠病毒频繁变异以适应2020年和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气候变冷,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形成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
2030-2035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新冠病毒可能重返地球。
据2020年2月观察计算:太阳表面已经几乎330天没有出现明显太阳黑子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有90%的时间太阳活动处于完全低迷状态。
2020年6-12月没有太阳黑子158天,占总天数214天的73.8%。太阳黑子活动增强明显。
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一旦太阳黑子转向极小期,太阳黑子减少,就会形成变异病毒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这种可能存在,另一种可能是2023-2025年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的太阳风暴足够强烈,彻底杀灭新冠病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16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0638.html
新冠病毒发展的三个阶段
2019-2020年爆发阶段
新冠病毒在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中有些方面强,有些方面弱。
2021-2022年发展阶段
新冠病毒在各方面变得更强,如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方面都变得很强,对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如中东呼吸综合征(由另一种冠状病毒MERS-CoV引发)
2023-2025年消亡阶段
新冠病毒在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方面都变得较弱,直至消失。
超级太阳风暴绝杀新冠病毒
2021-2025年太阳黑子的变化趋势
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年2月为北半球冬季,是太阳黑子低值时期,新冠疫情进入最后一个高潮,在2022年6-8月夏季的太阳黑子高值时期疫情趋于结束。目前南半球处于春夏季,疫情正在减弱。
太阳活动的峰值跟谷值相比,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可能只有千分之一,这是对太阳辐射总体而言。事实上,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集中在紫外线光谱区,在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紫外线部分某些波长的辐射强度可为太阳黑子最少年份的20倍。这是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瘟疫频发的原因,也是太阳黑子峰年病毒被大量灭杀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272.html
2019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新冠病毒爆发表明它天生惧怕太阳黑子。2025年为太阳黑子极大值,现在太阳黑子相对数逐年增加,绝杀新冠病毒的日子不会太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700.html
当地时间8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在世卫组织社交媒体频道的新冠疫情问答直播活动中表示,今年100万的死亡人数“让人心碎”,她认为世界各国需要认清现实,“负责任地”和新冠病毒共存。
8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2022年有10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并且说,在具备防止死亡的所有手段的情况下,这是个“悲剧性里程碑”。
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袭击印度。据《印度快报》报道,新德里自2022年8月2日起连续11天新增新冠病例超过2000例,随后一周内也未见明显好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8月20日,印度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539例,死亡43例。新冠疫情印美高峰可能重返全球。
靠近两极的高纬度国家有机会看到极光。俄罗斯,芬兰,加拿大,丹麦。瑞典、挪威、冰岛、美国(阿拉斯加)、阿根廷的机会比较大,疫情也比较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5463.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46957.html
2022年6-8月日韩疫情高峰
2022年9月重返印美疫情高峰
大气环流和大气污染是印度疫情高峰的主要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2220.html
我们在2022年8月23日指出,由于2020、2021、2022年出现三重拉尼娜,相同的大气环流将使新冠疫情重新来过,病毒传播速度快,毒性减弱,进入末期峰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216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063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821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2247.html
全球新冠疫情从2020年持续到2022年,都是拉尼娜惹的祸。
拉尼娜是历次流感爆发的急先锋:
流感集中爆发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在2006-2007年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统计特征:
第一、 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
第二、 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第三、 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
第四、 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
第五、 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
第六、 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见表1)。
表1 太平洋十年涛动(PDO)、低温、飓风、全球性流感、太阳黑子、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对比(杨冬红等,2006)
时 期 | 1890-1924年 | 1925-1946年 | 1947-1976年 | 1977-1999年 | 2000-2030? | |
拉马德雷PDO | 冷位相 | 暖位相 | 冷位相 | 暖位相 | 冷位相 | |
全球气温 | 低温 | 增暖 | 低温 | 增暖 | 低温? | |
流感爆发的相关年 | 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 1886-18871898-18991916-1917 | 1954-19561967-19681975-1976 | 20072010-20132016-2017? | ||
中国沙尘暴高峰期 | 1954-19561964-19681975-1976 | 20072010-20132016-2017? | ||||
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和流感年 | (1888)-18891899-19001918-1919 | 1957-19581968-1969(1976)-1977 | 20092016?2018? | |||
太阳黑子 | 1889谷年1901谷年1917峰年 | 1957峰年1968峰年1976谷年 | 2008谷年2014峰年2019谷年? | |||
东北冷夏年o和低温冷害年* | 1888o1902o1918o | 1957o*1969o*1976o* | 200820162018? | |||
时 期 | 1890-1913年 | 1914-1944年 | 1945-1973年 | 1974-1995年 | 1996-2020年 | |
世界经济长波 | 第三上升期 | 第三下降期 | 第四上升期 | 第四下降期 | 第五上升期 | |
时 期 | 1956-1970年 | 1985~1999年 | 2000-2006 | |||
中国沙尘暴 | 频繁年代 | 稀少年代 | 增多 | |||
时 期 | 1889-1924年 | 1925-1945年 | 1946-1977年 | 1978-2003年 | 2004-2015年 | |
8.5级以上地震 | 6(2)次 | 1(1)次 | 11(7)次 | 0(0)次 | 6(6)次 |
我们的预测得到证实: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和沙尘暴,2008年中国发生严重雨雪冰冻事件,2008年为太阳黑子谷年,2009年发生了强厄尔尼诺事件和甲型流感暴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37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35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3191.html
还有一线希望:太阳风暴绝杀新冠病毒
我们在2021年11月4日指出,由于连日来太阳活动活跃,耀斑引发的太阳风暴在2021年10月12日抵达地球,带来了地磁暴,同时也造成在纬度较低地区也能看到极光。不仅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地区也报告出现了极光。这种现象可能将持续2-3天。
太阳风暴的等级从 G1 到 G5,从高到低排名。此次袭击地球的太阳风暴等级为G2,据说即使是 G2太阳风暴,如果与卫星接触,也有可能导致电力短缺和无线电中断。风暴的等级越高,它的磁场就越强,影响也越大。
虽然此次风暴等级只是“中等”,但雷丁大学的马修·欧文教授警告说,我们不应该排除未来 G5 风暴袭击地球的可能性。
https://www.sohu.com/a/494868850_121118710
等级为G2的太阳风暴在2021年10月12日抵达地球,2021年10月29日太阳又爆发X1级别的太阳风暴。太阳风暴灭杀新冠病毒,是日本在10月份疫情神秘消退的原因。
据专家预测,太阳风暴可能在2022-2026年之间随机发生,与太阳黑子极值无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94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898.html
太阳风暴灭杀病毒的历史记录
太阳风暴定期为地球杀灭病毒,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件,西班牙流感和新冠疫情证实了这一点。
表2 世界历次流行亚型和太阳风暴记录统计表
年 限 亚 型 名 称 首发地区 拉马德雷 太阳风暴
1510 流感 英国
1580 流感 美洲土著流感 美洲 1582年
1675 流感
1733 流感
1742-1743 流感 东欧流感 东欧
1837 流感 欧洲流感 柏林,西班牙 1859年
1889-1894 流感 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1890- H2N2 EI 英格兰 冷位相
1900- H3N8 EI 英 国 冷位相
1918#- H1N1 SI 西班牙流感 美国 冷位相 1921年
1957#- H2N2 亚洲流感 中国贵州 冷位相 1958年
1967年
1968#- H3N2 香港流感 中国香港 冷位相 1972年
1975年
1977-新H1N1 EII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冷暖边界 1989年
1997- H5N1 Al 中国香港 暖位相
1999- H9N2 Al 中国 暖位相
2002* SARS 非典型肺炎 中国 冷位相 2003年
2004- H5N1 Al 越南 冷位相
2009* H5N1 甲型流感 墨西哥 冷位相 2010-2011年
2012*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沙特阿拉伯 冷位相 2012-2014年
2016*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韩国 冷位相 2017年
2019* 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 冷位相 2021年
2023-2026年?
注:带*号项是笔者加的,带#号者为最强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1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41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2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254.html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3-29/doc-iimxyqwa3856397.shtml
https://www.doc88.com/p-9445767339134.html
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和1921年爆发了超级太阳风暴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结束和1921年爆发了超级太阳风暴之间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超级太阳风暴灭杀了西班牙流感病毒。
如果在2025年太阳黑子峰值之前,2021-2024年爆发超级太阳风暴,那么新冠疫情结束就为期不远了。
“超级太阳风暴”与病毒大流行:超级太阳风暴会成为一场灾难还是福音? 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92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134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140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630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6828.html
大自然已经向新冠疫情宣战,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939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052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89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8454.html
新冠病毒与太阳黑子变化的关系
从全球病例数可以看出:从2月底到4月底,全球病例数上升,然后到6月底有所下降,到8月底再次上升,此后一直在下降。这种模式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也很明显。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这完全符合全球疫情的发展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48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64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7579.html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我们在2021年10月31日指出,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日本疫情神秘消退与太阳黑子增强以及太阳风暴爆发相关
2021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和新冠疫情响应
2021年8-10月太阳黑子明显增加和日本新冠疫情神秘消退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4070.html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是再次爆发的警钟,还是结束疫情的前兆?我们将拭目以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4239.html
变异病毒猛增和紫外线增强赛跑
我们在2021年3月13日指出,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020年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日韩峰值阶段),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欧美峰值阶段),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一波谷值(巴西峰值阶段)。第二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由于美国和印度疫情失控,目前疫情发展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483.html
2月7-28日 和3月1-5日疫情总体向好的趋势非常明显。
https://news.sina.com.cn/w/2021-02-16/doc-ikftpnny7036520.shtml
3-5月北半球春季到来,伴随增多的太阳黑子,北半球疫情逐渐由高峰进入低谷,南半球正好相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5177.html
2021年3-5月北半球春季疫情进入峰值,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二波谷值(南半球巴西进入第二波峰值阶段)。北半球秋冬第三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巴西、美国和印度的调控力度。
巴西变种病毒泛滥增大2021年疫情结束的难度。
预计2021年3-5月北半球春季疫情进入峰值,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二波谷值(南半球巴西进入第二波峰值阶段)。北半球秋冬第三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巴西、美国和印度的调控力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6495.html
德国变异病毒猛增!4月将有新一波疫情高峰。这符合疫情发展季节性规律。
变异病毒猛增和紫外线增强赛跑,疫情结束是必然的,确切时间取决于人类调控能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6653.html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1627.html
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我们必须接受2020年教训,在2021年下半年堵死病毒传播通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29325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18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5436.html
相关报道
直新闻
2022年08月30日 22:31:23 来自广东省
“我们并没有学会与病毒共存。”
8月25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示,迄今为止,2022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新冠,“而这还是在疫情大流行暴发两年半之后,且我们已经掌握了所有力所能及可以避免死亡的工具”。
“也许社交媒体努力告诉你新冠疫情已经结束了,但死亡人数统计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美媒USA Today 8月3日指出,所谓“与新冠共存”实际上等于全年生活在最严重的流感季节之中。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美国单日新冠死亡人数虽然自年初的近4000人一路回落,但5月以来,基本稳定在每天400至500人左右而不再继续下降。
该数据与美国流感季高峰时期的每日死亡人数近似,通常一个严重的流感季可以造成超过五万人死亡。但问题在于,流感季高峰期仅仅持续三个月左右,而贯穿全年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意味着四倍于流感的死亡人数,也就是在20万人左右。
事实上,根据《福布斯》杂志8月12日报道,2022年前三个季度美国死于新冠病毒的人数已经超过20万人,这还是在严苛的统计口径下,没有统计因并发症而死亡的新冠患者。
“真实的死亡人数大概率高于官方的统计数据”,《福布斯》杂志在文章的最后写道。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临床讲师Daniel Griffin博士表示,从数据图表上来看,“我们就像坐在‘死亡高原’之上……所有人都仿佛麻木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David Dowdy博士认为,如果我们无法接受全年生活在最严重的流感季节之中,我们就必须针对新冠病毒采取更多的举措。
遗憾的是,疫苗并不是最终解决答案的全部。USA Today指出,65岁以上的美国人口中,92%已经完成疫苗接种,70%接种过至少一针加强针,美国社会同时还将在2022年秋季推广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加强针,但美国公共卫生部门认为,持续的疫苗注射只是在追赶病毒变异的脚步,至少目前已经无法进一步拉低死亡率。
Daniel Griffin博士强调,如果美国不希望在秋季进入一个更为可怕的“死亡高原”,除了坚持推广新的加强针,还要对疫情本身进行“有效的管理”。
全美现存历史第三悠久的报纸《费城询问报》8月10日也表示,感染新冠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现有的医疗技术“可能依然无法避免你死亡”。
《费城询问报》指出,尽管疫苗得到大范围接种,呼吸机、类固醇以及多种新冠特效药被投入使用,但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全美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达10.6%,这个数字在费城甚至更高达14.3%,接近七分之一。
而根据美国CDC统计数据,自2020年6月以来,两年里全美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始终在8%到15%之间波动。费城大学医学院教授Lewis J. Kaplan呼吁,必须在医院之外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与病毒共存”的失败同样出现在英国。8月24日,国际媒体WION新闻台报道,2022年夏天英国的新冠死亡人数为2021年同期的近两倍。
“自6月8日以来,超过5700人死于奥密克戎病毒的最新变异毒株,相较2021年同一时间段的2900人,增长95%。”
报道指出,2022年夏天死亡的5700人中,老年人群占一半左右。在威尔士和西南英格兰地区,死亡率增长甚至达到了300%。而英国本土的一份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已经成为威尔士与英格兰地区7月份第六大死亡原因。
而德国社会的疫情反弹也表明了,人类也许希望和病毒“共存”,而病毒却未必。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2021年以来德国新冠每日死亡人数持续波动,进入6月后则稳定在100人上下。德国之声指,随着德国政府在7月取消了几乎所有针对新冠疫情的管制措施,当地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呈迅速上升。当月中旬单日死亡人数就突破150,8月上旬进一步突破200。
德国之声表示,疫情反弹与奥密克戎的不停变异有关。德国新冠病毒专家Christian Drosten教授称,奥密克戎BA.5变异株不同于此前的BA.1和BA.2,BA.5又开始攻击咽喉以下的呼吸道。而一些不断出现的新变异株不仅显现出在攻击细胞方面更具效率,绕过抗体屏障的能力也更强。换言之,如果疫情持续蔓延下去而得不到有效传播遏制,奥密克戎所主导的低重症率和低死亡率不会永远保持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与病毒共存”的失败不仅体现在新冠死亡率居高不下,澳大利亚广播公司8月8日的一份报道警告说,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非新冠死亡人数也在显著上升。
相较于新冠大流行暴发前,2022年1月至4月全澳非新冠死亡人数同比增长4000人,且多为慢性病。澳大利亚统计局死亡率数据中心主任Lauren Moran表示,2022年因痴呆症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增加20%,而糖尿病死亡人数也比预期高出约18%。
“在夏季看到如此高的死亡人数增长是不寻常的。”
Lauren Moran无法明确非新冠死亡率升高的原因,但她认为“肯定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有关”。同时Lauren提出了一个猜想,那就是太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照顾慢性病患者的社会体系出现各种各样的缺失。
这一猜想似乎得到了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支持。8月24日,布鲁金斯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根据美国普查局6月至7月的调查,全美约1630万劳动年龄人口患有“长新冠”,即新冠长期综合后遗症,最典型的症状包括极度疲倦且无法恢复、气短、注意力和记忆力障碍、味觉与嗅觉丧失以及关节疼痛等。
在这1630万人中,四分之一,也就是约400万人,因长新冠而失去工作能力;超过一半,也就是约800万人,不得不减少工作时间。
报告保守预估,全美因长新冠损失了1.8%的劳动力,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在1680亿到2300亿美元之间,几乎相当于美国2021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如果计算上与长新冠有关的护理费用和消费下降,还要再加上额外的54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总额相当于GDP的3.36%,而当年美国军费支出的比重不过为3.5%。
报告悲观地表示,长新冠尚无经过验证的药物治疗方法,即便每年增长速度仅有10%,那10年后全美每年因长新冠而导致的直接工资损失将达到5000亿美元,连带损失则难以计数。
而为了避免情况继续恶化,报告呼吁,必须采取更好的预防方案,包括口罩、空气净化器和“其他已知可减少传播的干预措施”。同时报告建议增加“带薪休假”,尽可能避免员工带病上班,阻断感染。
https://news.ifeng.com/c/8IuQjRgYI5Z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20831/43289894_all.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3432.html
发布于 2022-09-07 10:32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2072540
||
欧美承认“与病毒共存失败”: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美媒USA Today 8月3日指出,所谓“与新冠共存”实际上等于全年生活在最严重的流感季节之中。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美国单日新冠死亡人数虽然自年初的近4000人一路回落,但5月以来,基本稳定在每天400至500人左右而不再继续下降。
持续的疫苗注射只是在追赶病毒变异的脚步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临床讲师Daniel Griffin博士表示,从数据图表上来看,“我们就像坐在‘死亡高原’之上……所有人都仿佛麻木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David Dowdy博士认为,如果我们无法接受全年生活在最严重的流感季节之中,我们就必须针对新冠病毒采取更多的举措。
遗憾的是,疫苗并不是最终解决答案的全部。USA Today指出,65岁以上的美国人口中,92%已经完成疫苗接种,70%接种过至少一针加强针,美国社会同时还将在2022年秋季推广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加强针,但美国公共卫生部门认为,持续的疫苗注射只是在追赶病毒变异的脚步,至少目前已经无法进一步拉低死亡率。
Daniel Griffin博士强调,如果美国不希望在秋季进入一个更为可怕的“死亡高原”,除了坚持推广新的加强针,还要对疫情本身进行“有效的管理”。
而根据美国CDC统计数据,自2020年6月以来,两年里全美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始终在8%到15%之间波动。费城大学医学院教授Lewis J. Kaplan呼吁,必须在医院之外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20831/43289894_all.html
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疫苗总是在病毒变异的后面
我们在2021年6月29日指出,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我们必须接受2020年教训,在2021年下半年堵死病毒传播通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29325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18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5436.html
这是一个与病毒共存的比赛:不停的病毒变异,不停的后续疫苗研制和注射。谁能坚持到最后,也许没有最后的赢家。
太阳黑子缺席带来的灾害:2009年甲型流感和2019年新冠疫情
如果我们记录太阳黑子在每年当中的缺席天数,就可以得到下面数据(截止2019年12月28日):
从表1可以看到,在2019年内已经有288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在太阳黑子缺席的历史上,属于第二长的时段,排第一的是1913年,太阳黑子缺席天数高达311天。这是2019年爆发新冠疫情的重要条件。
2008年和2009年分别有268和260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2009年全球爆发了甲型流感。
表1 2007-2019年太阳黑子缺席记录
https://www.sohu.com/a/363725630_100082182
2008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66天
根据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观测,2008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66天,这一数据的出现距1913年记录的观测史上天数最多的311天已经有95年之久,是仅次于1901年的287天和1878年的280天的历史第四低的纪录。2008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量2.9也是自1913年的1.4以来,95年后的最低点。而2009年8月平均太阳黑子数为0,更是创下了1913年6月以来96年内的最低纪录。而且,2009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只有2.4,也是96年以来的低点,这岂止是“50年一遇”?美国宇航局修正为“大致百年一遇”。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4-18/3826983.shtml
2019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88天
从2019年的3月14日开始,太阳上面的太阳黑子就消失了,至今(12月25日)已经288天,成为历史上太阳黑子消失时间第二长的时段,一般认为太阳黑子比较弱的时期,也代表着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光热辐射不强,地球上温度也会偏低,甚至会导致地球气候处于小冰河期。
12月25日,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两个新的太阳黑子,这标志着太阳可能进入了新一轮活动周期,这次的太阳无黑子活动持续的时间达到了288天,是1913年以来消失时间最长的一次,创造了一个106年的记录。接下来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太阳黑子出现新的活跃时期。
太阳休眠会导致地球病毒多发
对于2020年太阳进入休眠期警告,科学界陷入了小冰期是否会发生的争论。事实上,太阳活动低值,紫外线的减少,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病毒的繁殖和爆发。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见表1)。
2014年9月9日和27日我们的研究表明,1996-2008年已进入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病毒爆发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仅仅是一个最初信号。
回顾15-17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25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178.html
2009年甲型流感暴发和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828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551.html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谷值的产物,惧怕紫外线是其最大的弱点。伴随太阳黑子峰值的到来,新冠病毒必然消失,直到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可能卷土重来。伴随太阳活动的增强,疫情减弱将非常明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7246.html
新冠病毒变异的必然性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新冠变异病毒再变异: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最后消失
我们在2020年2月1日指出,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与2019年12月开始的疫情完全重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447.html
2021年1月1日-2月19日有30天没有太阳黑子,约占总天数的3/5。与2019年相比,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非常明显。紫外线杀毒作用增强,导致新冠病毒频繁变异以适应2020年和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气候变冷,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形成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
2030-2035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新冠病毒可能重返地球。
据2020年2月观察计算:太阳表面已经几乎330天没有出现明显太阳黑子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有90%的时间太阳活动处于完全低迷状态。
2020年6-12月没有太阳黑子158天,占总天数214天的73.8%。太阳黑子活动增强明显。
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一旦太阳黑子转向极小期,太阳黑子减少,就会形成变异病毒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这种可能存在,另一种可能是2023-2025年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的太阳风暴足够强烈,彻底杀灭新冠病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16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0638.html
新冠病毒发展的三个阶段
2019-2020年爆发阶段
新冠病毒在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中有些方面强,有些方面弱。
2021-2022年发展阶段
新冠病毒在各方面变得更强,如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方面都变得很强,对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如中东呼吸综合征(由另一种冠状病毒MERS-CoV引发)
2023-2025年消亡阶段
新冠病毒在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方面都变得较弱,直至消失。
超级太阳风暴绝杀新冠病毒
2021-2025年太阳黑子的变化趋势
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年2月为北半球冬季,是太阳黑子低值时期,新冠疫情进入最后一个高潮,在2022年6-8月夏季的太阳黑子高值时期疫情趋于结束。目前南半球处于春夏季,疫情正在减弱。
太阳活动的峰值跟谷值相比,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可能只有千分之一,这是对太阳辐射总体而言。事实上,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集中在紫外线光谱区,在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紫外线部分某些波长的辐射强度可为太阳黑子最少年份的20倍。这是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瘟疫频发的原因,也是太阳黑子峰年病毒被大量灭杀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272.html
2019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新冠病毒爆发表明它天生惧怕太阳黑子。2025年为太阳黑子极大值,现在太阳黑子相对数逐年增加,绝杀新冠病毒的日子不会太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700.html
当地时间8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在世卫组织社交媒体频道的新冠疫情问答直播活动中表示,今年100万的死亡人数“让人心碎”,她认为世界各国需要认清现实,“负责任地”和新冠病毒共存。
8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2022年有10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并且说,在具备防止死亡的所有手段的情况下,这是个“悲剧性里程碑”。
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袭击印度。据《印度快报》报道,新德里自2022年8月2日起连续11天新增新冠病例超过2000例,随后一周内也未见明显好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8月20日,印度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539例,死亡43例。新冠疫情印美高峰可能重返全球。
靠近两极的高纬度国家有机会看到极光。俄罗斯,芬兰,加拿大,丹麦。瑞典、挪威、冰岛、美国(阿拉斯加)、阿根廷的机会比较大,疫情也比较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5463.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46957.html
2022年6-8月日韩疫情高峰
2022年9月重返印美疫情高峰
大气环流和大气污染是印度疫情高峰的主要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2220.html
我们在2022年8月23日指出,由于2020、2021、2022年出现三重拉尼娜,相同的大气环流将使新冠疫情重新来过,病毒传播速度快,毒性减弱,进入末期峰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216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063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821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2247.html
全球新冠疫情从2020年持续到2022年,都是拉尼娜惹的祸。
拉尼娜是历次流感爆发的急先锋:
流感集中爆发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在2006-2007年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统计特征:
第一、 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
第二、 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第三、 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
第四、 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
第五、 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
第六、 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见表1)。
表1 太平洋十年涛动(PDO)、低温、飓风、全球性流感、太阳黑子、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对比(杨冬红等,2006)
时 期 | 1890-1924年 | 1925-1946年 | 1947-1976年 | 1977-1999年 | 2000-2030? | |
拉马德雷PDO | 冷位相 | 暖位相 | 冷位相 | 暖位相 | 冷位相 | |
全球气温 | 低温 | 增暖 | 低温 | 增暖 | 低温? | |
流感爆发的相关年 | 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 1886-1887 1898-1899 1916-1917 | 1954-1956 1967-1968 1975-1976 | 2007 2010-2013 2016-2017? | ||
中国沙尘暴高峰期 | 1954-1956 1964-1968 1975-1976 | 2007 2010-2013 2016-2017? | ||||
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和流感年 | (1888)-1889 1899-1900 1918-1919 | 1957-1958 1968-1969 (1976)-1977 | 2009 2016? 2018? | |||
太阳黑子 | 1889谷年 1901谷年 1917峰年 | 1957峰年 1968峰年 1976谷年 | 2008谷年 2014峰年 2019谷年? | |||
东北冷夏年o和低温冷害年* | 1888o 1902o 1918o | 1957o* 1969o* 1976o* | 2008 2016 2018? | |||
时 期 | 1890-1913年 | 1914-1944年 | 1945-1973年 | 1974-1995年 | 1996-2020年 | |
世界经济长波 | 第三上升期 | 第三下降期 | 第四上升期 | 第四下降期 | 第五上升期 | |
时 期 | 1956-1970年 | 1985~1999年 | 2000-2006 | |||
中国沙尘暴 | 频繁年代 | 稀少年代 | 增多 | |||
时 期 | 1889-1924年 | 1925-1945年 | 1946-1977年 | 1978-2003年 | 2004-2015年 | |
8.5级以上地震 | 6(2)次 | 1(1)次 | 11(7)次 | 0(0)次 | 6(6)次 |
我们的预测得到证实: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和沙尘暴,2008年中国发生严重雨雪冰冻事件,2008年为太阳黑子谷年,2009年发生了强厄尔尼诺事件和甲型流感暴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37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35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3191.html
还有一线希望:太阳风暴绝杀新冠病毒
我们在2021年11月4日指出,由于连日来太阳活动活跃,耀斑引发的太阳风暴在2021年10月12日抵达地球,带来了地磁暴,同时也造成在纬度较低地区也能看到极光。不仅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地区也报告出现了极光。这种现象可能将持续2-3天。
太阳风暴的等级从 G1 到 G5,从高到低排名。此次袭击地球的太阳风暴等级为G2,据说即使是 G2太阳风暴,如果与卫星接触,也有可能导致电力短缺和无线电中断。风暴的等级越高,它的磁场就越强,影响也越大。
虽然此次风暴等级只是“中等”,但雷丁大学的马修·欧文教授警告说,我们不应该排除未来 G5 风暴袭击地球的可能性。
https://www.sohu.com/a/494868850_121118710
等级为G2的太阳风暴在2021年10月12日抵达地球,2021年10月29日太阳又爆发X1级别的太阳风暴。太阳风暴灭杀新冠病毒,是日本在10月份疫情神秘消退的原因。
据专家预测,太阳风暴可能在2022-2026年之间随机发生,与太阳黑子极值无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94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898.html
太阳风暴灭杀病毒的历史记录
太阳风暴定期为地球杀灭病毒,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件,西班牙流感和新冠疫情证实了这一点。
表2 世界历次流行亚型和太阳风暴记录统计表
年 限 亚 型 名 称 首发地区 拉马德雷 太阳风暴
1510 流感 英国
1580 流感 美洲土著流感 美洲 1582年
1675 流感
1733 流感
1742-1743 流感 东欧流感 东欧
1837 流感 欧洲流感 柏林,西班牙 1859年
1889-1894 流感 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1890- H2N2 EI 英格兰 冷位相
1900- H3N8 EI 英 国 冷位相
1918#- H1N1 SI 西班牙流感 美国 冷位相 1921年
1957#- H2N2 亚洲流感 中国贵州 冷位相 1958年
1967年
1968#- H3N2 香港流感 中国香港 冷位相 1972年
1975年
1977-新H1N1 EII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冷暖边界 1989年
1997- H5N1 Al 中国香港 暖位相
1999- H9N2 Al 中国 暖位相
2002* SARS 非典型肺炎 中国 冷位相 2003年
2004- H5N1 Al 越南 冷位相
2009* H5N1 甲型流感 墨西哥 冷位相 2010-2011年
2012*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沙特阿拉伯 冷位相 2012-2014年
2016*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韩国 冷位相 2017年
2019* 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 冷位相 2021年
2023-2026年?
注:带*号项是笔者加的,带#号者为最强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1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41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2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254.html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3-29/doc-iimxyqwa3856397.shtml
https://www.doc88.com/p-9445767339134.html
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和1921年爆发了超级太阳风暴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结束和1921年爆发了超级太阳风暴之间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超级太阳风暴灭杀了西班牙流感病毒。
如果在2025年太阳黑子峰值之前,2021-2024年爆发超级太阳风暴,那么新冠疫情结束就为期不远了。
“超级太阳风暴”与病毒大流行:超级太阳风暴会成为一场灾难还是福音? 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92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134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140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630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6828.html
大自然已经向新冠疫情宣战,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939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052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89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8454.html
新冠病毒与太阳黑子变化的关系
从全球病例数可以看出:从2月底到4月底,全球病例数上升,然后到6月底有所下降,到8月底再次上升,此后一直在下降。这种模式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也很明显。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这完全符合全球疫情的发展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48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64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7579.html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我们在2021年10月31日指出,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日本疫情神秘消退与太阳黑子增强以及太阳风暴爆发相关
2021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和新冠疫情响应
2021年8-10月太阳黑子明显增加和日本新冠疫情神秘消退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4070.html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是再次爆发的警钟,还是结束疫情的前兆?我们将拭目以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4239.html
变异病毒猛增和紫外线增强赛跑
我们在2021年3月13日指出,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020年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日韩峰值阶段),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欧美峰值阶段),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一波谷值(巴西峰值阶段)。第二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由于美国和印度疫情失控,目前疫情发展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483.html
2月7-28日 和3月1-5日疫情总体向好的趋势非常明显。
https://news.sina.com.cn/w/2021-02-16/doc-ikftpnny7036520.shtml
3-5月北半球春季到来,伴随增多的太阳黑子,北半球疫情逐渐由高峰进入低谷,南半球正好相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5177.html
2021年3-5月北半球春季疫情进入峰值,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二波谷值(南半球巴西进入第二波峰值阶段)。北半球秋冬第三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巴西、美国和印度的调控力度。
巴西变种病毒泛滥增大2021年疫情结束的难度。
预计2021年3-5月北半球春季疫情进入峰值,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二波谷值(南半球巴西进入第二波峰值阶段)。北半球秋冬第三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巴西、美国和印度的调控力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6495.html
德国变异病毒猛增!4月将有新一波疫情高峰。这符合疫情发展季节性规律。
变异病毒猛增和紫外线增强赛跑,疫情结束是必然的,确切时间取决于人类调控能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6653.html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1627.html
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我们必须接受2020年教训,在2021年下半年堵死病毒传播通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29325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18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5436.html
相关报道
“我们并没有学会与病毒共存。”
8月25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示,迄今为止,2022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新冠,“而这还是在疫情大流行暴发两年半之后,且我们已经掌握了所有力所能及可以避免死亡的工具”。
“也许社交媒体努力告诉你新冠疫情已经结束了,但死亡人数统计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美媒USA Today 8月3日指出,所谓“与新冠共存”实际上等于全年生活在最严重的流感季节之中。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美国单日新冠死亡人数虽然自年初的近4000人一路回落,但5月以来,基本稳定在每天400至500人左右而不再继续下降。
该数据与美国流感季高峰时期的每日死亡人数近似,通常一个严重的流感季可以造成超过五万人死亡。但问题在于,流感季高峰期仅仅持续三个月左右,而贯穿全年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意味着四倍于流感的死亡人数,也就是在20万人左右。
事实上,根据《福布斯》杂志8月12日报道,2022年前三个季度美国死于新冠病毒的人数已经超过20万人,这还是在严苛的统计口径下,没有统计因并发症而死亡的新冠患者。
“真实的死亡人数大概率高于官方的统计数据”,《福布斯》杂志在文章的最后写道。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临床讲师Daniel Griffin博士表示,从数据图表上来看,“我们就像坐在‘死亡高原’之上……所有人都仿佛麻木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David Dowdy博士认为,如果我们无法接受全年生活在最严重的流感季节之中,我们就必须针对新冠病毒采取更多的举措。
遗憾的是,疫苗并不是最终解决答案的全部。USA Today指出,65岁以上的美国人口中,92%已经完成疫苗接种,70%接种过至少一针加强针,美国社会同时还将在2022年秋季推广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加强针,但美国公共卫生部门认为,持续的疫苗注射只是在追赶病毒变异的脚步,至少目前已经无法进一步拉低死亡率。
Daniel Griffin博士强调,如果美国不希望在秋季进入一个更为可怕的“死亡高原”,除了坚持推广新的加强针,还要对疫情本身进行“有效的管理”。
全美现存历史第三悠久的报纸《费城询问报》8月10日也表示,感染新冠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现有的医疗技术“可能依然无法避免你死亡”。
《费城询问报》指出,尽管疫苗得到大范围接种,呼吸机、类固醇以及多种新冠特效药被投入使用,但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全美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达10.6%,这个数字在费城甚至更高达14.3%,接近七分之一。
而根据美国CDC统计数据,自2020年6月以来,两年里全美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始终在8%到15%之间波动。费城大学医学院教授Lewis J. Kaplan呼吁,必须在医院之外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与病毒共存”的失败同样出现在英国。8月24日,国际媒体WION新闻台报道,2022年夏天英国的新冠死亡人数为2021年同期的近两倍。
“自6月8日以来,超过5700人死于奥密克戎病毒的最新变异毒株,相较2021年同一时间段的2900人,增长95%。”
报道指出,2022年夏天死亡的5700人中,老年人群占一半左右。在威尔士和西南英格兰地区,死亡率增长甚至达到了300%。而英国本土的一份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已经成为威尔士与英格兰地区7月份第六大死亡原因。
而德国社会的疫情反弹也表明了,人类也许希望和病毒“共存”,而病毒却未必。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2021年以来德国新冠每日死亡人数持续波动,进入6月后则稳定在100人上下。德国之声指,随着德国政府在7月取消了几乎所有针对新冠疫情的管制措施,当地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呈迅速上升。当月中旬单日死亡人数就突破150,8月上旬进一步突破200。
德国之声表示,疫情反弹与奥密克戎的不停变异有关。德国新冠病毒专家Christian Drosten教授称,奥密克戎BA.5变异株不同于此前的BA.1和BA.2,BA.5又开始攻击咽喉以下的呼吸道。而一些不断出现的新变异株不仅显现出在攻击细胞方面更具效率,绕过抗体屏障的能力也更强。换言之,如果疫情持续蔓延下去而得不到有效传播遏制,奥密克戎所主导的低重症率和低死亡率不会永远保持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与病毒共存”的失败不仅体现在新冠死亡率居高不下,澳大利亚广播公司8月8日的一份报道警告说,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非新冠死亡人数也在显著上升。
相较于新冠大流行暴发前,2022年1月至4月全澳非新冠死亡人数同比增长4000人,且多为慢性病。澳大利亚统计局死亡率数据中心主任Lauren Moran表示,2022年因痴呆症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增加20%,而糖尿病死亡人数也比预期高出约18%。
“在夏季看到如此高的死亡人数增长是不寻常的。”
Lauren Moran无法明确非新冠死亡率升高的原因,但她认为“肯定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有关”。同时Lauren提出了一个猜想,那就是太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照顾慢性病患者的社会体系出现各种各样的缺失。
这一猜想似乎得到了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支持。8月24日,布鲁金斯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根据美国普查局6月至7月的调查,全美约1630万劳动年龄人口患有“长新冠”,即新冠长期综合后遗症,最典型的症状包括极度疲倦且无法恢复、气短、注意力和记忆力障碍、味觉与嗅觉丧失以及关节疼痛等。
在这1630万人中,四分之一,也就是约400万人,因长新冠而失去工作能力;超过一半,也就是约800万人,不得不减少工作时间。
报告保守预估,全美因长新冠损失了1.8%的劳动力,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在1680亿到2300亿美元之间,几乎相当于美国2021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如果计算上与长新冠有关的护理费用和消费下降,还要再加上额外的54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总额相当于GDP的3.36%,而当年美国军费支出的比重不过为3.5%。
报告悲观地表示,长新冠尚无经过验证的药物治疗方法,即便每年增长速度仅有10%,那10年后全美每年因长新冠而导致的直接工资损失将达到5000亿美元,连带损失则难以计数。
而为了避免情况继续恶化,报告呼吁,必须采取更好的预防方案,包括口罩、空气净化器和“其他已知可减少传播的干预措施”。同时报告建议增加“带薪休假”,尽可能避免员工带病上班,阻断感染。
https://news.ifeng.com/c/8IuQjRgYI5Z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20831/43289894_all.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343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1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