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海洋既是温室气体的贮存器也是火药桶:谁控制温室气体的去向?

已有 1767 次阅读 2022-2-20 20:02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海洋既是温室气体的贮存器也是火药桶:谁控制温室气体的去向?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地球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因为密度最大而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将较重的海水推向赤道海底,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这个过程被称为“海底藏冷效应”,是全球气候变冷的主要冷源。

       我们在1996年建立了地球内核相对地壳地幔快速旋转的数学模型,被当年通过地震波测量结果所证实。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这个过程被称为“海洋锅炉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大气冷却了10-15℃,在古新世末不到6000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4℃以上。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受太阳活动的驱动,是太阳活动左右大冰期和小冰期的一个重要机制。海洋是能量的储库,无论是冷是热,都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图1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9470.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19日撰文指出,温室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伴随水温的降低而增大。由于冷水中含有较多的温室气体,所以,伴随冷水在海底的积累,温室气体也被贮存在海底冷水之中。海底冷水温度的降低意味着全球气温变冷。

事实上,大气和海洋的温室气体交换是连续发生的,两极的冷水将温室气体带入海底,赤道处海水上升被加热向大气释放出温室气体,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之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0950.html

       我们在2021年8月18日撰文指出,温室气体在海水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冷水在沉入海底时携带大量温室气体,在低温高压下形成干冰和甲烷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0365.html


       从“海底藏冷效应”到“海底藏温室气体效应”


       赤道热两极冷是太阳能量纬度不均匀分布造成的。由于大气热容量低,大气热对流不能改变这一基本规律。海水则不同,其热容量大,热对流的传热效果十分显著。计算表明,每立方米的水和空气温度降低一度所释放的能量分别为4180000焦尔和1290焦尔,前者是后者的3240倍。这个巨大差别可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中看到。瓦伦西亚岛和赤塔同在北纬52度附近,前者位于爱尔兰的大西洋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后者位于亚洲大陆内部,属于大陆性气候。虽然纬度相近,但温差在一年内的分布相差悬殊。一年内最冷和最热月份温度的差值,在瓦伦西亚只有7.9度,在赤塔则为46.1度,大于前者5.5倍之多。前者年均温度为摄氏10.3度,后者为零下3度,差值为13.3度。这说明海洋的内能多于大陆,海洋是大气热量的重要供应者。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3.5%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2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

       温室气体在海水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冷水在沉入海底时携带大量温室气体,在低温高压下形成干冰和甲烷冰。我们称之为“海底藏温室气体效应”。

       美国宇航局提供的数据表明,美国在利用飞机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行观测时发现,南纬45度以南的海洋年碳净通量很大,每年的吸碳量要比释放的多5.3亿吨。在地球上,亚马逊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鲜为人知的是,海洋也是“地球之肺”。不过,海洋并没有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而是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海洋又被称为“碳吸存槽”。

https://new.qq.com/omn/20220127/20220127A09MFU00.html

        这一事实从实践上证实“海底贮藏温室气体效应”。


        从海洋锅炉效应到海洋锅炉释放温室气体效应


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此处核幔速度差最大,积累的热能最多)。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产生晚白垩纪赤道海洋表层低温之谜(当时温度为摄氏21度,比现代低6.5度)。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洋锅炉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度,大气冷却了10~15度。这是典型的地、海、气相互作用。计算表明,一亿二千万年前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海底热幔柱喷发,其释放的热量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33度,喷发过程经历了几百万年时间。有证据表明,在古新世末不到6000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4度以上。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深海热对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见图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6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12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0399.html

       温室气体在海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海水携带大量温室气体在海底火山加热下,向大气释放温室气体。我们称之为“海洋锅炉释放温室气体效应”。

        无论是二氧化碳还是甲烷,都在大气圈、海洋圈和岩石圈之间不断循环。集中在大气圈的温室气体,通过循环可以转移到海洋圈和岩石圈,也可以从海洋圈和岩石圈转移到大气圈。


   海洋既是温室气体的贮存器也是火药桶


海洋是温室气体的巨大贮存器,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火药桶,只要存储在海洋中的碳释放2 %,就将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一倍。在个大气压下,海水温度从0升高为25,每克海水可释放约1 cm3体积的CO2,释放量与残留量的比值约为11。目前全球海洋溶解的CO2是大气中CO213倍,以此比例,海水升温25,大气中CO2的含量应该增加到现在的6.5倍,这表明白垩纪海洋增温释放的CO2是大气CO2浓度增高的主要来源

所以,海底藏冷效应通过冷水下沉,将温室气体封存在海底;海洋锅炉效应通过热水上升,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2377.html



   谁控制了温室气体的去向?

 

Crowley认为,如果人类将已探明的化石燃料全部消耗,那是大气中的CO2含量将是工业化前的67倍,这与白垩纪时期大气中的CO2含量水平相当

据网上资料,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50年代其质量分数年平均值约315×10-670年代初已增加至325×10-6,目前已超过345×10-6,平均每年增加1.0~1.2×10-6,或每年约以0.3%的速度增长。综合多数测定结果,在工业革命以前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为275×10-6。白垩纪时期大气中的CO2含量为18425×10-6。这么多的温室气体从何而来?

我们是在1998年首次提出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并指出海洋锅炉效应是地下和海洋中温室气体进入大气的原因,核幔角动量交换和地球形变又是海洋锅炉效应的原因。

我们在2015年1月20日撰文指出,温室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伴随水温的降低而增大。由于冷水中含有较多的温室气体,所以,伴随两极冷水在海底的积累,温室气体也被压缩贮存在海底冷水之中。海底冷水温度的降低意味着温室气体的进一步压缩和全球气温变冷。我们称之为温室气体的“海底压缩贮存效应”。其相反过程为温室气体的“海面减压释放效应”:温室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伴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少。由于两极相对变暖的冷水中含有较少的温室气体,所以,伴随两极冷水在海底的升温,温室气体被压缩贮存在海底冷水之中数量也相对减少,海底冷水增温降低温室气体的溶解度,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上升到海面,减压排入大气

事实上,大气和海洋的温室气体交换是连续发生的,两极的冷水将温室气体带入海底,赤道处海水上升被加热向大气释放出温室气体,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之中。

地球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冰川消长、雪线的伸缩、大气透明度的增减、云层厚度的变化,都会影响地球的反光率,其中冰川和积雪的作用最大。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微弱因素引发的气候变冷一旦启动,如下步骤将连续反复发生:冷的激发使冰川和积雪面积增加;冰川和积雪面积增加使地球反光率增大;增大的反光率就会导致地球接受太阳能量减少使气温进一步下降;以此形成不断增大的反复循环,可称之为“弱因迭代效应”。微弱因素引发的变暖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这是“弱因”打破地球复杂系统平衡的根本原因。

温室气体也具有“弱因迭代效应”:温室气体增加使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导致海温增加,海温增加将使海洋释放更多温室气体,以此形成反复循环。不过,海洋变暖的速度很缓慢,不如光反射率变化来得迅速。前者适于长周期变化循环,后者适于短周期变化循环。

太阳活动变化也具有“弱因迭代效应”:太阳活动减弱导致全球气温轻微下降,两极变冷导致冷水中溶解更多温室气体,使温室气体进入海底的数量增多;赤道轻微变冷导致上升冷水变热幅度减少,使温室气体进入大气的数量减少,这就打破了原有的进出平衡,导致更多的温室气体滞留在海底,使气温进一步变冷,如此迭代下去,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少,气温下降也就越来越强烈。

冰期时代的温室气体去哪了?结论是,温室气体伴同冷水的深海循环由大气进入海底。理论推导得出两个实用的指标:

其一,海底冷水温度的降低意味着温室气体由大气向海底积累;海底冷水温度的升高意味着温室气体由海洋向大气释放。

其二、海底冷水温度的降低意味着全球变冷;海底冷水温度的升高意味着全球变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071.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 29 (1): ????.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

2.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 33-42. Yang X X, Chen D Y.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in Chinese), 1999, 45(supper): 33-42.

3.    杨冬红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Yang D H, Yang X X.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1):58-70.

4.     杨学祥,陈殿友地核的动力作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 111): 68-74. Yang X X, Chen D Y. Action of the earth core[J]. Progress in Geophysics, 1996, 11(1): 68-74.

5.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等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 1997, 4(1): 187-193.Yang X X, Chen Z, Liu S Q, et al. The discovery of fast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and orbital effect of global changes.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7, 4(1): 187-193.

6.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27-33,79,120-122, 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 1998, 2, 27-33, 120-122, 196-198.

7.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8.     杨学祥张中信陈殿友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4):85-92. Yang X X, Zhang Z X, Chen D Y, et al.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liberation in earth’s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1996. 16(4): 85~92.

9.     杨学祥陈殿友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1):27-36. Yang X X, Chen D Y.  Mantle plume tectonics and thermal energy of the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1996. 16(1): 27~36.

10.  杨冬红杨学祥. 2006. 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1(3): 1023~1027

Yang D H, Yang X X, Liu C. 2006. Global low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1(3): 1023~1072

  11.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 Tidal Periodicity and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D]. [Ph. D. thesis].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1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2011a.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544):926-934

Yang D H, Yang DB, Yang X X. 2011b.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Chinese), 54(4): 926~9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908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2377.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26235.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2年2月20日晚报
下一篇:美国阿拉斯加州发生5.2级地震:关注2022年2月16-19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4 周少祥 郑永军 许培扬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