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南极“末日冰川”可能未来三年内完全崩塌:可能导致南极大陆均衡上升

已有 3007 次阅读 2021-12-21 14:2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南极“末日冰川”可能未来三年内完全崩塌

2021年12月20日 10:52 新浪科技综合

专家称南极洲最大冰川或5年内崩塌 全球海平面或将上升0.6米

思韦茨冰川有时也被称为“末日冰川”,因为它的崩塌可能会引发南极洲冰川崩塌的连锁反应,最新研究表明,这座不断缩小冰川的末日可能会比预期的更早到来。  思韦茨冰川有时也被称为“末日冰川”,因为它的崩塌可能会引发南极洲冰川崩塌的连锁反应,最新研究表明,这座不断缩小冰川的末日可能会比预期的更早到来。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2月13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2021年度会议上研究人员警告称,目前南极洲最大冰川——思韦茨冰川正在逐渐融化,其加速融化趋势可能导致该冰架在未来三年内完全崩塌。

  位于南极洲西部的思韦茨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川之一,横跨大约120公里,冰川底基延伸深度大约800-1200米,目前该冰川正在从陆地连接冰川转变成阿蒙森海漂浮冰架,思韦茨冰川有时也被称为“末日冰川”,因为它的崩塌可能会引发南极洲冰川崩塌的连锁反应,最新研究表明,这座不断缩小冰川的末日可能会比预期的更早到来。

  海水变暖不仅使思韦茨冰川底部开始融化,同时受气候转暖的影响,该冰川的海底冰山部分也开始松动,随着冰川逐渐消融,它更容易出现表面裂缝,这种裂缝可能会逐渐蔓延,直到整个冰架像汽车车窗玻璃一样破碎,预计这些悲剧将在三年后发生。

  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人员对思韦茨冰川的观察表明,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以及地球大气和海洋变暖加剧,该冰川的变化比南极洲任何其他冰川和海冰结构更加剧烈。自2000年以来,思韦茨冰川已失去了10000亿吨冰,依据国际思韦茨冰川合作组织(ITGC)的统计数据,过去30年,该冰川每年冰流失量递增一倍,现在每年损失冰比每年降雪量增加冰多500亿吨。

  国际思韦茨冰川合作组织调研员泰德·斯卡姆波斯称,如果思韦茨冰川完全分解并释放所有海水流入大海,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5厘米以上,如果它融合了周围的冰川,可能会导致海平面进一步升高,增高3米,该冰架崩塌可能会削弱附近其他冰川的影响。

  由于思韦茨冰川融化速度非常快,可能会显著影响全球海平面上升,美国和英国100多名科学家正在合作进行8个研究项目,从上至下地观察冰川,其中几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2021年度会议上展示。

  斯卡姆波斯说:“我们还可以用几年的时间收集思韦茨冰川的变化情况,并以该冰川的融化进行分析整合,这样将更好地理解该冰川未来的变化趋势。”

  这些发现以及国际思韦茨冰川合作组织和其他科学家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信息,以便跟踪未来几十年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产生的影响,以及该状况将如何影响世界各地的沿海区域。

  冰川从底部融化

  科学家在思韦茨冰川上钻洞,观察该冰川数百米深处冰层和海水,同时,他们还部署了远程控制潜水机器人来研究冰川底部与海水接触区域,测量了相关温度读数和海洋盐度,证实了冰下深处的海水足够温暖,足以导致显著的海冰融化。

  美国路易-克拉克大学客座教授丽兹·克莱因说:“另一组科学家发现,潮汐活动能与冰川露出水面部分发生交互作用,将温暖的海水通过已融化的冰川通道流至冰川深处,从而加速了思韦茨冰川融化。当处于海水低潮状态下,浮冰部分下沉,这有点像杠杆,实际上可以将一部分冰川拉向内陆,而海水涨潮时情况正好相反,水位上升,冰川漂浮部分也会上升,这种冰川上下移动状况被称为‘潮汐泵’,会将海水拉向更远的内陆区域,从而对冰川起到一种融化作用。”

  数百个冰川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2021年度会议主持人艾琳·佩蒂特称,令人担忧的是,曾对思韦茨冰川起到冰架固定作用的坚硬冰层正在破裂,冰川的“冰舌”——伸向海水的一部分冰架,仅是松散的几处冰山,不再影响冰川东部更稳定的部分。当冰舌更加坚硬时,会减缓东部冰架向海洋的流动,但随着阻力逐渐消失,东部冰架在过去10年里发生了变化。裂缝在冰层上快速蔓延,在几年时间里冰架很可能会碎裂成数百座冰山。据悉,艾琳是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地球物理学副教授。

  她说:“这种效应有点儿像车窗破碎过程,当车窗出现一些裂缝,随后裂缝会逐渐蔓延扩大,当车辆行驶颠簸时,车窗可能在某个瞬间朝向任何方向碎裂。”


  佩蒂特指出,思韦茨冰川的一些变化如此迅速和戏剧性,目前科学家能实时观察这些情况正在发生,例如:两年前该冰川东部冰架上出现一个巨大的裂缝,近期卫星图像观察显示,一条延长的裂缝正朝向研究人员计划建立的冰川勘测点延伸,虽然该裂缝扩散速度并不快,不足以威胁研究人员的实地勘测活动,但是冰川正在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迅速融化瓦解,仍是一个发人深醒的问题,我们将冰川裂缝称为“匕首”。

  虽然科学家对思韦茨冰川的近期预测很糟糕,但对其他冰川的长期预测就不那么确定了,如果冰架崩塌,其流向海洋的速度可能会加快,部分冰川的融化速度可能会增加两倍。斯卡姆波斯称,其他连锁反应也可能在加速冰破裂和融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些变化的时间框架是几十年,而不是几年。

  目前,国际思韦茨冰川合作组织将继续监测和分析思韦茨冰川、冰架和海洋之间的持续相互作用,从而帮助世界各国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做好应对策略,斯卡姆波斯说:“全面分析冰川变化情况,将有助于描绘未来100年南极洲的面貌。”(叶倾城)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12-20/doc-ikyakumx5241631.shtml?cre=tianyi&mod=pchp&loc=14&r=0&rfunc=23&tj=cxvertical_pc_hp&tr=12


南极火山再次喷发,这次规模巨大,蔓延20公里,被我国卫星拍到

2021年02月17日 12:46 新浪网 作者 奇点使者

  据报道,来自于中国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我国海洋一号D卫星在南极罗斯海海域德里加尔斯基冰舌与埃里伯斯冰舌,拍摄到的数据时发现,南极竟然发生了一场火山喷发,褐色的火山云蔓延20公里,看起来非常壮观,这也是我国卫星第一次捕捉到南极火山喷发。

  

  南极也有火山吗?

  提到南极,我们都知道它被称作地球上“最后的一片净土”,也是唯一一块没有永久性居民的陆地,它被冰雪覆盖,看起来圣洁又神秘。

  那么,既然我国的卫星在南极上空捕捉到了南极的火山喷发,这就很让人惊讶了,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似乎并不认为南极也拥有火山。

  事实上南极不仅有火山,而且南极的火山数量非常多,只不过大多隐藏在冰层之下,这就让人误认为南极并不存在火山。

  

  研究者表示,目前已知的南极火山数量,已经超过上百座,不过,这很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真实的南极冰下火山数量极有可能会更多。

  提到南极最有名的火山,是一座名叫Erebus Volcano(埃里伯斯火山)的活火山,一直到今天,它都非常活跃,随时都有可能会再次爆发。

  

  南极埃里伯斯活火山

  人类最早发现埃里伯斯火山,是在1841年,当时很多探险家都在寻找着神秘的南极大陆,当时来自英国的探险家在抵达南极附近后,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山脉,海拔超过2400米,同时,他们还看到了一座正在喷发的活火山。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并不会发生,毕竟在南极大陆上,冰雪才是永远的主题,我们都知道,“水火不相容”,自然,极寒的条件下,没有人相信南极上竟然真的会有火山喷发。不过,很快伴随着地质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开始意识到,火山喷发与否,和地球内部的活动有关,气候条件并不能左右。

  

  进入到20世纪后,伴随着南极探险的越来越深入,人们对于南极的火山情况也更加好奇,特别是最著名的埃里伯斯火山,更是成为了冒险家们的“必经之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1974年,曾经有一个来自新西兰的探险队想要去埃里伯斯火山探险,不过却在途中遇到了埃里伯斯火山喷发,导致他们根本具无法靠近。

  此外,新西兰还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成立了一班前往南极观光的航班,不过遗憾的是,却在前往南极的过程中,和埃里伯斯火山相撞,导致机上的200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于是,此后这趟南极观光航班也随之取消了。

  同时,多年来对于南极火山的研究,这让研究者意识到,南极的火山喷发是非常活跃的,而且南极的冰川消融等,一部分原因也极有可能和南极火山喷发有关。

  

  2000多年前的南极火山大喷发

  火山喷发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巨大的热量和喷射物,都会导致周围出现高温热量,自然,南极火山喷发后,也会伴随着熔岩的作用,而导致火山周围的冰雪融化掉。

  前段时间,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在2000多年前,南极就曾经发生过一场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活动,导致这场火山喷发是从南极的冰下开始的,巨大的冲击力,让厚厚的冰壳都被冲出了一个巨大的洞,火山灰和熔岩等直冲云霄。

  

  不过,这场喷发并没有导致南极因此而温暖如春,当火山喷发结束后,伴随着气温的重新恢复,很快,事故地点也再次被冰雪覆盖了,厚厚的冰壳连接在一起,没有人知道那里曾经发生过火山喷发。

  此外,通过研究我们也知道,虽然南极如今是冰雪世界,但是在远古时期,南极也曾经拥有过一段“无冰期”,非常温暖湿润,而且当时极有可能还有很多生物在南极生活,不排除还曾经有古人类生活在那里。

  


  所以,研究者认为,在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中,南极的火山喷发,或许也曾经推波助澜过,同时,对于如今的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也极有可能和冰下火山的喷发有关,只不过由于南极荒无人烟,所以,一直以来可能很多次南极火山喷发,都没有被发现过,接下来,研究者也希望可以彻底搞清楚南极冰下火山的数量,以此做好预警和分析。

https://k.sina.com.cn/article_6402791075_17da2d6a300100rxhd.html


短评:

气象学家指出的全球变暖10大危害是,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海水温度升高、冰盖萎缩、海水酸化、积雪覆盖面积减少、极端气候事件等等。

http://news.mydrivers.com/1/462/462185.htm

气象学家忽略了地质学上的两项重要活动:地震和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事实上,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改变了地表的物质分布,破坏了地表的地壳均衡,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在2011年撰文指出,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冷暖变化导致的海平面升降,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或卸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或上升,并导致相应的水平运动。

历史记录表明,全球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剧烈活动,构成全球变化的全过程。全球变暖最终导致的超级火山喷发,使全球面临类似恐龙灭绝的巨大灾难之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573.html

 

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消长、海平面升降和地壳均衡是强震集中发生的原因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有50-60年拉马德雷周期,200年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1800年潮汐长周期,以及2410万年冰期周期。

10万年的冰期中,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全球变冷导致海洋100-200m海水层变为两极2000m厚的冰盖,将地壳压扁,形成赤道圈最大的径向张裂,喷出岩浆,形成海洋锅炉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它增强了天文冰期理论的可靠性。

       根据地质学的地壳均衡理论(单位均衡面上的物质柱体质量相等),大陆冰盖融化,负载减少,大陆地壳要均衡上升;海平面上升,负载增大,海洋地壳要均衡下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1万年前有2000厚的冰盖融化,已经均衡上升了500,并将继续上升200。同样,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30,洋壳均衡下降了43(地壳与水的密度比大约为31)。所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没有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对于没有冰盖的大陆,海平面的实际上升仅87,减少了三分之一。洋壳下降挤压下方岩浆流向大陆地壳底部,使沿海大陆均衡上升。由于地球表面是球面,洋壳下降,球面半径缩小,洋壳将插入到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边缘受到挤压和抬升。

      在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积大约是大陆面积的2倍, 南极洲的面积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如果思韦茨冰川完全分解并释放所有海水流入大海,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5厘米以上,全球海洋地壳将均衡下降22厘米,全球大陆地壳平均均衡上升44厘米,南极大陆均衡上升4.4米。如果它融合了周围的冰川,可能会导致海平面进一步升高,增高3米全球海洋地壳将均衡下降1米全球大陆地壳平均均衡上升2米,南极大陆均衡上升20米。这将引发全球陆海地壳之间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特别是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和南极大陆。

      这就是火山喷发导致南极大陆冰川融化的恶性循环:南极大陆火山喷发从冰盖底部溶解冰盖,引发海平面上升和地壳均衡,又加剧南极大陆火山喷发,反复迭代,愈演愈烈,其规模扩大的趋势值得关注。

       我们必须知道,南极大陆之下有多大规模的岩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17533.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1年12月21日早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1年12月21日午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