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转载]气候导演世界战争

已有 1474 次阅读 2020-10-4 19:43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气候导演世界战争, 超级灾害链, 小冰期, 玛雅文明 |文章来源:转载

3107年潮汐最强时期和小冰期最盛时期 2012年NASA宣布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期 气候导演世界战争

无心道人无耻之徒

无心道人无耻之徒

复兴唐宋传统文化 禅宗国学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地球已迎来小冰河期?是次小冰期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根据以往记录,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30年以上。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2020-2025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科学网-太阳黑子异常带来的灾难:超长极小期与经济危机 - 杨学祥的博文


科学网-下个百年将是人类最危险的时候:次小冰期来了(修改) - 杨学祥的博文

正当我们在为过度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而苦恼时,地球其实已经悄悄发生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早在6年前就已经出现,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2年,NASA曾宣布过他们的一个研究发现:地球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他们认为地球所谓的温室效应已经停止,并开始变冷。我们可以从北半球近数年来的酷寒看出地球的天气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而且这个过程最短还会持续20-30年。这个看法经过了很多权威专家的认同。

冰河期的到来并不是偶然,而是周期性的,远至远古时期,近至上个世纪,都出现过或长或短的冰河期,而这些冰河期也因为长短被称为大小冰河时期。 关于大冰河时期,可以追溯到几亿年前,从远古到现代,共出现了11次大冰川期,每次维持大约一百万年,在这个时期内,地球环境温度下降,改变了地球生命原来的生存环境,致使那些适应能力弱的物种纷纷被灭绝,而遗留下来的都是经过严峻的考验,是生命力特别顽强的物种。

就是相对于大冰河期来讲,小冰河期的影响就相对来说小一点,第一次发现小冰河期的时候是13世纪,后来差不多每隔一个时期就会出现一次,也就是说,它的周期性还是比较平凡的。小冰河期的持续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差不多在数十年间,不过对我们人类还有一些物种的生存,也是会产生一些影响的。举一个例子,在17世纪中期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次小冰河期,影响是相对来说比较强的,首先在那一个时间里,有很多北欧的地区,甚至在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粮食大量的减少,甚至出现了很多饿死的人。


所以对于冰河期的很多事情之后,科学家们对冰河期也是进行了一些深入的研究,那么后续在科技水平的提高之下,可以对冰河期的到来进行提前预知。曾经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就曾经告诉过我们,人类必须得在200年之内,移居外星球,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人类将会面临被灭绝的危险。那么对于如若冰河期正在到来的话,人类必须要做出最坏的打算,也是科学家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希望能够找到第二个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

科学家之所以认为地球可能已经进入小冰河期,主要的依据也是发现太阳黑子近年来的活动在减少,也就是说太阳可能正在逐步进入一个小休眠期,这个时候太阳发出的能量和热量也在不断减少,自然会慢慢影响地球的环境,地球的温度也会慢慢下降,早期的时候人们可能感觉不到这种气候变化,但到后期,人们感觉就非常明显了,可以明显感觉到天气变冷了很多。

“黑子一般成群结对出现,由于位置不同,分为前导黑子和后随黑子,它们的磁极性相反,如同磁铁。”郑建川说,天文台对太阳黑子进行常年观测,例如,NASA在2010年发射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通过多波段成像设备对太阳进行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给天文学家提供了海量的观测数据来预测未来。

黑子的实质是太阳磁场的变化,为了解释太阳磁场的起源、特征和他们之间的作用以及在太阳活动周期过程中的变化,科学家提出了太阳发电机理论。

小冰河期首次发现于13世纪,往后大约每个世纪都会出现一次,周期性相对紧密,每次时间持续大约在数十年间,虽然影响力不如大冰河时期,但是对于人类和其余物种的生存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其中,17世纪中所发生的“小冰河期”最为强烈,在那个时期里,北欧地区乃至全球大部分区域都成为饥荒重地,冰雪随处可见,致使农作物欠收,全球粮食大量减少,饿死的人不断增加。

所以对于冰河期的很多事情之后,科学家们对冰河期也是进行了一些深入的研究,那么后续在科技水平的提高之下,可以对冰河期的到来进行提前预知。曾经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就曾经告诉过我们,人类必须得在200年之内,移居外星球,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人类将会面临被灭绝的危险。那么对于如若冰河期正在到来的话,人类必须要做出最坏的打算,也是科学家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希望能够找到第二个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

=============================

气候导演世界战争


气候变冷导致饥荒和民族大迁移的观点早在1998年由外籍华人学者许靖华提出,发表在《中国科学》(D辑)上。学者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10]。

2007年7月9日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进一步提出,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他们的研究已经发表在施普林格的《人类生态学》杂志网络版上,其重点在于,温度的波动和农业产量的降低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解释古代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11]。

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称,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现代的战争原因是石油,未来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许靖华的历史研究、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罗勇的“气候安全论”,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理解。如果科学无法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持强凌弱的战争就可能提前结束第5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12]。

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10]。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效应将持续上百年,2020年世界经济将步入经济长波下降期[4]。减排温室气体的举措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减排借口和旗帜下掩盖的资源争夺日益激化,两极地位岌岌可危[13]。政治上的明争暗斗,来源于理论上的不可行性:减排能否拯救全球面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减排计划不能在2020年前有效解决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即使现在气温仍在不断升高,由于我们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地作为我们的食物来源,所以由此引发的冲突可能就会发生”。这是继许靖华之后,科学家向人类发出的又一次警告。

世界粮储只够吃57天,粮食危机阴影笼罩全球。人类已经无法摆脱“高油价”的困扰,现在又面对“高粮价”的挑战。国际市场油价和粮价的攀升,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显著的影响,粮食安全象能源安全一样,成为大国自身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国家兴亡的一个古老课题,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却依然存在。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频发——气候剧变——旱涝交替——流感疾病流行,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的历史轨迹值得关注[14-17]。

================================

海平面上升导致玛雅人放弃低地平原向高原上迁移:再次敲响警钟

杨学祥

关键提示:2018年10月8日,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韩国仁川发布了《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报告》的“决策者摘要”。 IPCC在《报告》中表示,与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相比,限制在1.5℃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益处,同时还可确保社会更加可持续和公平。

玛雅文明的神秘消亡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洪水和干旱是最大元凶:

从大约公元300年开始,玛雅文明进入了一个考古学家称之为古典期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神庙和纪念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玛雅文明的人口也急剧膨胀。大约在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崩溃:在随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南部低地的玛雅人放弃了他们繁华的城市。居住在四面八方的玛雅人,不约而同地离开了繁荣的城市和肥沃的耕地,向荒凉的深山老林迁移。这种背弃文明,回归蒙昧的做法,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关键问题是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

大约在公元9-10世纪,美洲大陆发生了最后一轮地质大变动,大陆升降剧烈,引起了玛雅人的极大恐慌。于是,人们就纷纷放弃了低地平原上的城市,向高原上迁移。从大约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的隋唐时期是第三个温暖期,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导致玛雅人向高山老林转移。

从公元250~900年,古典期玛雅文化进入盛期,到了公元1000年玛雅文明的神秘消亡,800年内气温变化不到0.4℃。这为当代人类敲响了警钟。

从15至17世纪的200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这也正是蒙德极小值期。这个时期太阳活动处于极小值,人们往往把它当作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季林认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据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周期为1800年。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再过300年)。因此,千年极寒的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15-17世纪小冰期距今只有400-600年,根据潮汐调温1800年周期,3100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与玛雅文明最繁荣时期的公元291-717年相同,处于潮汐强度较弱和全球气温较暖的气候适宜期。公元800年以后,玛雅文明逐渐消失,与气候变为最暖和海平面上升一一对应(见图3)。

2133-2540年是现代社会最鼎盛时期,2744年强潮汐时期全球将进入类似玛雅文明消失的同样阶段。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达到最大值,沿海城市被淹没,人类退居到高山和高原,任何“减排计划”都无法阻挡这一自然变化趋势。

3107年是潮汐最强时期和小冰期最盛时期,人类生存面临考验。多次200年周期的气候变化使全球再次进入小冰期,准备不足的人们将面临灭顶之灾。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驱赶人类从沿海城市退居到高山高原,接踵而来的全球变冷又会把人类赶下高山高原而到低地平原寻求温暖。证据表明,恶劣的气候导致玛雅文明的消亡。如果不汲取教训,没有做好准备的人类也难以幸免。

编辑于 2019-03-29

https://zhuanlan.zhihu.com/p/60834087


http://www.tanjiaoyi.com/article-26271-1.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253194.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波动区间:2020年10月4日晚报
下一篇:[转载]“拉尼娜”官宣!今冬注意防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双节期间冷空气来袭!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2 刘炜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