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曾雄飞揭开了地震的物理真相 :点源喷发球面模型可解释地下能量的集聚和地震云的形成

已有 2443 次阅读 2019-3-8 08:13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火山地震动力同源, 潮汐激发, 地震云

曾雄飞揭开了地震的物理真相 :点源喷发球面模型可解释地下能量的集聚和地震云的形成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按照物理学家曾雄飞的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地震有两种实体,一是储能体,被称为地震包体;当地震进入触发阶段,将形成第二种实体,地震能量释放通道(又称爆炸烟囱)。此时,地震能的输入,一方面引起覆盖岩层的破裂,另方面开掘烟囱,使之日益接近地表。在这两个过程中,流体的运动将产生(热)辐射,向四周散发。其垂向部分,指向高空,作用于云层。接受到辐射的云雾,被熔化为气体,形成无云区块。辐射能熔化了云块后,压力下降,外围的云体压力较高,便流向低压方向,呈现锅状涡旋云体构造,这就是地震云。地震云理论揭示,其覆盖面积决定震级,其不同方向的汇聚区,便是震中。由于辐射穿越“爆炸烟囱”,会被吸收,距离地表太远,将没有足够能量熔化云层,便不能形成“地震云”。通常,地震前约两天,地震云才能形成,这就是地震爆发时间的确定。因此地震云监测,可以确定地震的震级、震中和爆发时间,成为一种独立的预测预报地震的方法。

       我们在2014年建立的点源喷发球面模型可解释地下能量的集聚和地震云的形成,解释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的地下流体和大气流动的全过程,包括地震火山爆炸动力同源,潮汐形变激发,地震云的形成,地震的潮汐波动特征解释,等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070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63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259.html


相关报道


洞开地震魔盒的中国人——曾雄飞揭开了地震的物理真相

港媒看龙江V2天前


香港商报网讯2018年9月EMSEV国际会议在意大利Potenza召开,一份来自中国的报告,《破坏性地震的判识与预测》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和期待,会后意大利地球物理和火山国家研究所,又邀请在罗马进行深入交流。应邀作报告的,是年届八旬的国防科技专家曾雄飞。他1957年考入北大,学习国防专业,1963年毕业进入中科院兰化所,从事核武器高能炸药和爆轰研究,对我国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理论成果,美国国防部曾发函邀请交流。1994年退休后,参与病毒性虾病攻关,提出了新营养医学理论,发明了抗病毒新药——氨基酸碘络合物,取得了中国和美国的发明专利,经农业部批准为新兽药,在全国推广应用。他基础深厚,思想解放,创新经验丰富,坚忍不拔,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曾雄飞2018年9月在意大利EMSEV会议上作报告

捍卫生命,走地震物理预报之路

2008年5月12日,汶川短短80秒的地震,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命运。原本安稳平淡的日子,顷刻间被一道带血的口子撕裂,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些数字刺痛着曾雄飞的每一根神经。当时他正专心研究虾病防治和基础理论,决然停掉了其它工作,立下钢铁般的誓言:“这令人何等的痛心疾首。中国科技工作者,不弄明白地震的规律,简直就是耻辱!”曾雄飞瞄准地震基础理论和预测预报技术,开启了他科技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一页。汶川地震当月开始,在调查中国和全世界近两千年地震史实的基础上,曾雄飞发现了地震结构包体的存在,提出了《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

中国地震局钱复业团队,首先发现了潮汐力共振波,发明了PS100高精度抗干扰地电仪,对地震预测预报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曾雄飞面壁十年,在发现地震结构包体和能量释放通道(爆炸烟囱)的基础上,以理论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物理预报的康庄大道:1)2008年建立《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2)2010年发表《爆炸源区的波结构与地震-油气包体的诊断》,出版“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论文集;3)2013年受邀参加德国国际学术交流,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获颁莱伯尼兹杰出贡献奖证书和奖牌;4)2014年,参加俄中地球动力学过程学术研讨会,发表《论地震机理与地震预报》;5)2015年建立惠州地震监测站,地震学实验室;6)2016年参加兰州EMSEV国际会议,建立《地震前兆磁流体动力学理论》;7)2017年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推出《共振胞-爆炸烟囱地震预测法》:共振胞的共振周期决定震级,快慢共振波到达监测站的时间差决定震中距,共振胞的成长决定发震时间;8)2018年建立地震旬震预测的计算机模型,利用国际共享的地磁监测信息,实施大规模的地震预测

地震结构系统示意图

这项世界性的地震预测,从2018年6月4日开始,至9月28日,意大利EMSEV国际会议期间,已经进行了9轮,旬震预测的准确率:(1)M ≥5.0,463例,准确率85.5%; (2)M ≥ 6.0,41例,准确率92.7%; (3)中国地震 M≥4.8,10例,均在预测范围内。标准差(度):N 2.7±1.4,E 1.7± 1.2 。这一史无前例的工作证明,所建立的地震理论和《共振胞-爆炸烟囱地震预测法》是符合地震物理规律的,地震能够实现像天气那样进行预报。

汶川8级地震云

创立地震云物理理论,地空耦合预测预报地震

上面涉及地电、地磁的监测数据预测预报地震,需要较深的物理知识和技术,资金投入比较大。能否找到一种技术,让一般百姓,像看到天上的云,就能看出下雨那样,看出自己脚底下会爆发地震呢?李芳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看云,也预测了许多地震。这件事对曾雄飞有很大的的启发。于是在2018年开始进行地震云理论研究。

全球电磁监测站分布图

按照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地震有两种实体,一是储能体,被称为地震包体;当地震进入触发阶段,将形成第二种实体,地震能量释放通道(又称爆炸烟囱)。此时,地震能的输入,一方面引起覆盖岩层的破裂,另方面开掘烟囱,使之日益接近地表。在这两个过程中,流体的运动将产生(热)辐射,向四周散发。其垂向部分,指向高空,作用于云层。接受到辐射的云雾,被熔化为气体,形成无云区块。辐射能熔化了云块后,压力下降,外围的云体压力较高,便流向低压方向,呈现锅状涡旋云体构造,这就是地震云。地震云理论揭示,其覆盖面积决定震级,其不同方向的汇聚区,便是震中。由于辐射穿越“爆炸烟囱”,会被吸收,距离地表太远,将没有足够能量熔化云层,便不能形成“地震云”。通常,地震前约两天,地震云才能形成,这就是地震爆发时间的确定。因此地震云监测,可以确定地震的震级、震中和爆发时间,成为一种独立的预测预报地震的方法。地震云可以被气象卫星监测到。日本美国和中国的气象卫星,都能监测到地震云,这些云图国际共享,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下载。地震云观测地震,准确可靠,直观,经过普及地震云科学知识,乃至小学生都能掌握。因此地震预测预报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后,预报地震会引起“社会恐慌”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典型旬震震中预测监测图

地面上采用地电、地磁等监测手段,空中监测气象云图,两相耦合,可以精确地确定地震的三要素,震级、震中和发震时间。尤其实现智能化后,地震便可以实现像天气那样预测预报,并在震前发出预警。


曾雄飞曽经对记者说,他是喝共和国的奶水长大的,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儿,步入北大的。2019年,曾雄飞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仍然在忘我地攻关,今年春节也没有休息,一天工作十个钟以上……。我们庆幸,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培养出了自己的,有真才实学的基础理论科学家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发明家。


后记:
记者曽经追问曾雄飞,您最大的忧虑和期待是什么?曾雄飞说,破坏性地震正向北半球转移,对中国威胁最大。中国不能再用大流血去唤醒自己的科学神经。中国有条件成为世界上首先实现地震像天气那样预报的国家。曾雄飞说,中国气象局有很好的条件成为地震预测预报和地震防灾减灾的重要方面军;中国地震局也要解放思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成为实际的主力军啊。
生命之轻在于其很容易被夺取,但生命之顽强亦能负重前行。曾雄飞为了守护生命,仍然在支付着年迈的生命代价。实现地震精准预测,这条路行之不易,尤其是实现智能化。我们社会要爱护自己的老科学家,他们是国宝啊。我们怎忍,让这样的老人孤独潜行?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R2Q5TG


美国灾难将进入峰值 加州干旱带来的思考

2019-2-1 09:0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0214.html

                      美国灾难将进入峰值 加州干旱带来的思考

                                    杨学祥

受极地涡旋影响;129美国中西部地区遭遇寒潮,气温下降至零下53

2012220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干旱、山火、暴雪、寒流,美国灾难源于加州地下能量释放,由此引发的点源能量喷发模式即将进入能量释放高潮。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密度变化,与单位时间扩散的大圆周长C成反比。设地震的总能量为Q,能量密度为δ,穿过的面积为S=Cl = 2πRlsinφ,l为单位弧长,R为地球半径,则有

δ= Q/S = Q/ (Cl) = Q/(2πRlsinφ)                              (1)

其中,圆心角φ为震中和地心连线与大圆上任一点和地心连线的夹角。同样,在球壳中点源喷射造成的球面对流,也会有扩散、集中、返回的震荡过程(见图1和图2)。

    由(1)式可知,在φ= 0和φ= π时,能量密度δ为无穷大,在φ= π/2时,即经过地表最大圆时,能量密度δ最小。这就是说,假定地震波能量在传播中无损耗,震中的地心对称点处的能量密度最大。该公式表明,能量密度δ在震中同一半球中,随震中与地心连线的长度增加而减少;在震中的另一半球,能量密度δ随震中与地心连线延长线的长度增加而增加。

    举例来说,200412月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外海的强震,就在遥远的阿拉斯加、加州与厄瓜多尔引发了地震。厄瓜多尔(西经80,南纬0)恰恰就是印尼苏门答腊(东经100,南纬0)的地心对称点。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和对流对余震和强降水都存在激发作用(见图1和图2)。

20032322时左右,“重庆井喷”发生。井喷事故压井方案的实施时间从26日上午推迟到27日上午10时。整个井喷事件历时84小时,大约17.521百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喷入大气中,其环境效应不仅仅是硫化氢中毒。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消息,2004925日,川东北地区的达州、南充、巴中等市普降暴雨,多数地方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这次降雨是今年以来四川境内雨量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其中,达州市渠县累计降雨量已超过360毫米,是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开县受灾最为严重——惨遭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灾,部分地区为500年一遇。由此看来,20031223重庆开县井喷、200492-7日重庆开县又遭受暴雨洪水的袭击、2006年重庆大旱高温和2008年四川强震可能有因果关系(见图2)。


点源激发震荡在球面上的能量密度变化(杨冬红,2009,2014)

 


点源喷发在球壳中的全球对流(杨冬红,2009,2014)

 

    潮汐震荡的特点是,在地球和月亮的中心连线上,面对月亮的地球球面上的点及其地心对称点的潮汐最大,与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特征相同。这是潮汐易于激发地震活动的一个原因。本文在这里只是提出问题,并不是严格的论证。证据在于更多资料的积累[3]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687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88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6746.html

    地震造成的地球排气,根据其震级的大小,可造成局部的或全球的大气循环。地震前的喷气形成当地干旱,地震后的喷气增大影响范围,伴随气流在球面的传播和返回,可带来暖湿气流形成强降雨,也可以引来极地涡旋导致致命寒潮。

 


点源喷发在球壳中的区域对流(杨冬红,20092014)

 

    2009年以来的云南连续干旱是由于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地球强烈排气造成的,7级以上地震空区是地下热能积聚的原因,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的影响值得关注。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导致地壳均衡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地震火山活动导致海啸和气候变冷,气候冷热异常导致大风、沙尘、雾霾、暴雨、暴雪、旱涝、流感。因为这一系列时空有序的灾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们称之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0708.html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2007: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204

2.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3.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Yang Donghong,Yang Xxuexiang, Liu Cai.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Indonesia[J].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6, 213: 10231027.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2011, 54(4): 926-934

5.      杨学祥, 杨冬红.2008.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8-9.

6.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7.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8.   杨冬红,杨学祥。2008.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3 (6): 18131818

Yang D H, Yang XX.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8, 23(6): 1813-181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66343.html

上一篇:3月7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3月8日早报
下一篇:3月7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3月8日午报
收藏 IP: 125.32.107.*| 热度|

2 周少祥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