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Agricultur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mnercita 农业工程专业博士,农业智能系统方向

博文

转发“公共卫生教育到位,乙肝歧视才能消除”

已有 3603 次阅读 2009-12-30 22:25 |个人分类:消除歧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 卫生部, 乙肝, 体检, 反歧视

        卫生部12月29日通报,我国已于近期制定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有关政策,明确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的条件。政策在出台之前将会通过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一政策调整,直接影响中国上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制度处境,也使这场持续多年的社会反歧视运动取得了重大进展,可谓社会生活领域的一件大事。(凤凰网:公共卫生教育到位,乙肝歧视才能消除 2009年12月30日)

       自己对乙肝歧视关注已久,也期盼这一现象早日消除。这急需加强科普,就想国家对艾滋病病人的关怀一样:试想如果温总理亲自看望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姚明等名人积极做相关公益性广告,中央电视台举办公益晚会,等等。持之以恒,终会逐渐扭转人们的观念。

       下面继续引用凤凰卫视的报道,供大家参考:

        乙肝歧视在中国社会的发生发展,有其漫长复杂的成因,所影响到的个人命运也难以尽述,及至公民权利意识的广泛觉醒,才最终促成公共卫生政策的调整。可知,它并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还涉及到公民社会权利、公共卫生政策、医药产业发展、健康资讯传播、大众卫生教育等诸多议题,从中也可探知公共卫生政策的运作现实和改进方向。

        医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社会对某种疾病的定义和反应,与医学之外的其他社会因素紧密相关。作为疾病的乙型肝炎,是血源性传播性疾病,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而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并不等于乙肝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且肝功能正常,也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这些原本都属于医学常识,但可惜的是,常识本身却遭到了社会生活的蒙蔽。

        笼统而言,政府的公共卫生政策要为这种蒙蔽承担主要责任。公共卫生政策并非只关心医院和药价,它同时还担负着另一重责任,那就是开展公共卫生教育,营造科学适切的人文环境,来提升公众认知、预防和护理某种疾病的素质和能力。卫生部发言人称,当前社会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误解,主要是由于对乙肝知识缺乏了解。在这里,发言人事实上把公众对乙肝的无知进而歧视,视为纯粹个体的原因,却忽视了公共卫生教育恰恰是塑造公众健康与疾病观念的最大责任主体。

        这种理念的落差从现实可以得到印证。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已大力推行儿童乙肝疫苗接种。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婴儿出生后的第一针就是注射乙肝疫苗。未来三年,还要对全国范围内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15岁以下的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这些均表明,我国对乙肝的医学防治确实取得了进步。但另一方面,社会对乙肝依然无知,乙肝歧视普遍存在,甚至政府部门招考也公然歧视。这与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在理念上滞后、在实践中轻视的现状直接相关。

        当前,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就要求政府从唯利是图的医药市场利益者手中取回公共卫生教育的主动权,规范和提升公共卫生教育的方式和传播渠道。公共卫生教育的科学性和公益性,在政府不作为的情况下,轻易就被来自医药市场的力量所绑架。这直接助长了医药集团和媒体广告的片面逐利倾向,通过夸大和恶化某种疾病的外部舆论,使公众丧失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而控制了社会对疾病和健康的认知。今天社会对乙肝的无知,与其说是卫生教育专家缺位的结果,不如说是丧失监管的医疗广告和卖药节目越位的结果。乙肝歧视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循着这样的线索一路而来。

         卫生部此次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为中国社会的反歧视提供了政策新例。这种政策调整也许并不能立即消除社会歧视,但它无疑是塑造社会生活的极为重要的一环。乙肝歧视诸多案例表明,不当和缺失的公共卫生政策如何导致了个人的权利困境,进而造成社会问题,也正因为此,卫生部以这种政策调整站定立场、宣示价值,才让公众看到了希望。

http://news.ifeng.com/opinion/topic/yigan/200912/1230_9084_1493565.s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510-282741.html

上一篇:科研当中的技术随想
下一篇:兴奋与冷静:看待取消入学、求职乙肝歧视的的通知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