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在法国做主持人
2011-9-11 23:18
阅读:5488
标签:中秋节, 法国, 主持, 使馆
(博主按: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国外过节的感觉往往是别样的。海外的华人往往希望通过一些活动让自己融回自己的文化当中去。在中国驻法国使馆,春节和中秋往往是两个最受重视的节日,而中秋更不同,是唯一一个全馆聚会的节日。每年的中秋晚会,不亚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馆员欢聚的节日。
我很有幸,在2007年成为这台中秋晚会的主持人。
今天是2011年中秋节,谨将这段在法国的珍贵的中秋节经历拿到科学网上来晒一晒。此文是中秋节后第三天在法国所写的原生态日志的移植。由于即兴记录的都是当时的感受,文字没有做很多修饰,有些地方也许只有当事者才能看得懂。但是实际上像档案一样,时间越久,这样的日志才越具有“志”的感觉。
原文2007/9/28 5:40:22曾发布于本人原MSN博客。)
中秋节在法国做主持人
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今天会在中国驻法国使馆的中秋晚会上当一把“主持人”。
当下午通知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大吃一惊:“有没有搞错啊?!”
我向来都是习惯了参加晚会,看看节目,吃吃东西,轻轻松松地,多舒服啊。
然而我得到的回答是:领导决定的,不能改变。——那,那···我就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知道吗?男主持是我的老公,他原定的搭档临时不能上场,所以才把我“赶鸭子上架”的。那么这样,我们今晚就是要让人家看一次“夫妻档”了。
幸好老公昨晚就写好了主持词,我只要熟悉一下就可以了。否则我真要把上周为《欧洲时报》写的约稿文章《塞纳河上升明月》拿出来当做中秋晚会主持词念念了。
晚会8点开始,但下午快5点了才与老公开始对词、记词,同时还要找衣服穿。由于老公是这次晚会的总指挥,对词的时候他老要联系前方位于文化处的会场,因此根本静不下心来。坐车去会场的当间儿,以及在文化处使馆的理发师李师傅给我吹头发的时候,我才能静心记一会儿台词。难怪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场记忆效率确实很高,默念几遍后,我感到基本上是记住了。不过屠洪刚那段《精忠报国》的歌词很难,我准备上台把他念下来了。
在布置得极有文化品位的文化处小会客厅里,罗姐给我的妆还没有化好,就已经过8点了。会场来人传出说那边大使开始讲话了,于是我们两个人抓紧时间又对了两遍台词,可还没弄完,又传来电话说大使已经讲完了,怎么主持人还没有到位。我们赶紧走下楼,昂首挺胸,镇定步伐,走进会场。由于会场入口是在后面,因此当会议主持人使馆公使曲星宣布欢迎晚会主持人上场时,所有人都回过头来,热烈地给我们鼓掌。
走到台上,曲星公使把话筒交给我们。我偷偷看了看下面,发现大家都在冲着我们笑,因为他们突然发现今天的主持人居然是我们夫妻两人,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也是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法国使馆人很多,仅次于中国驻美国使馆是全世界第二大馆,但使馆大家几乎都认识我们,因为我老公是使馆俱乐部主席,我是使馆法语班老师,因此我们二人在使馆的知名度“相当地”高。看到大家笑,尤其大使和大使夫人的笑容,我们也想笑,要笑出来的时候,突然感到就不紧张了。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中,我们俩微笑着,由我开始了准备好的中秋晚会主持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第一段没有出任何问题,可是当老公讲到最后一句:“第一个节目,···表演者:赵大使等。”大家又笑。我想可能笑的是将“赵大使”和“等”字放在一起。
我们走到幕后,赵进军大使等人代表使馆政治处上场。我事先并没有看到过他们所准备的节目,因此对我来说跟普通观众没有任何区别。我所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把一个节目分成了三个有机部分:赵大使承担的是最后一个部分。原本节目组织者只安排他念一遍苏轼的《水调歌头》的,但赵大使修养很高,他手里虽然拿着词,但他一次都没有看过,而是全文背诵了下来;然而背诵完毕后他却不满足,接下来即兴尽情吟唱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使唱得婉转悠长,观众极受感染,几乎所有人都用手跟着和起来。赵大使的即兴发挥引起全场的阵阵掌声,我在台后也禁不住地使劲拍掌。
第一个节目的精彩以及大使的倾情表现表现让我们主持人更加感到轻松了许多。虽然大使是副部级高官,但这本来就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联欢会,好一点,差一点,都是自己“家”的活动,都会给大家带来有切身的乐趣。因此我在主持第二个节目的时候,就在原有主持词之外加了点自己的即兴发挥。这一次出场看到了更多的熟悉面孔。我发觉大家都冲着我笑着,——也许是因为我的衣服,可能他们很喜欢我的唐装,下面的角尖尖的,轮廓闪亮闪亮的,还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样式哩。
老公开口主持时下面的笑声一片。是他浓浓的江苏普通话口音在朗诵诗词性的主持词时产生了一种特殊戏剧性效果,大家觉得很好玩,因此笑。
可以说每个节目表演得都很精彩。没想到使馆还真“藏龙卧虎”,并能发掘出一些独特的嗓音呢,像《爱情电影》、《知心爱人》等歌都唱得很有味儿。
当我们的主持接近尾声时临时增加了一个节目。教育部的章新胜部长从国内来巴黎参加教科文大会,正好赶上了使馆的中秋联欢会,晚会感染了他,他主动上台为大家演唱了一首前苏联的歌曲。——老歌,也有味儿。
当我们把主持词的结束语说完时,音乐响起了,是《歌唱祖国》的音乐。老公还挺有主持经验的,马上请大家全体起立,全体高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任务终于完成了!似乎还挺顺利的,这是开始没有想到的。——原来做主持人就是这么回事儿啊,看来以后可以改行了。
节目表演完之后,任务就是吃饭了。文化处准备得非常丰盛,但我似乎根本来不及吃,因为几乎所有的人碰到我都跟我打招呼,并说“主持得很棒”;使馆的政务参赞宋参居然说今天是历届主持中最成功的一次,真是让我们“受宠若惊”。 后来大使夫妇跟我们主持夫妇合影,也受到夸赞。
不过我一直觉得大家是“溢美之词”,鼓励我们而已,也许是因为我们是第一次的“夫妻组合”。直到第二天中午,外交部一位朋友在我面前转述大家的评论,并兴奋地历数我们哪些哪些地方好,跟以往对比怎么怎么样,说得那么有模有样,我才真正觉得有了底气。——看来这次主持确实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心里好美!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宁燕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6034-485371.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