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今年的物理学诺奖又授予中微子有3种并两两振荡的错误观点

已有 2139 次阅读 2015-10-8 08:31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今年的物理学诺奖又授予中微子有3种并两两振荡的错误观点

 

               中国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  吴中祥

 

                               

 

从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产生、应也有静止质量,及对有中微子或反中微子参与的,各种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符合相应实验的,演变结果:具体分析了“中微子有3种并两两振荡”的观点错误,及今年的贝尔物理学奖。

 

关键词:中微子,其它有关的基本粒子,振荡,

 

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日本的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的Arthur B. McDonald。因为:

在新千年交替之际,Takaaki Kajita公布了他在超级神冈探测器(Super-Kamiokande detector)上发现的所谓:“大气中的中微子会在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同时,Arthur B. McDonald领导的研究小组也在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Sudbury Neutrino Observatory)中捕捉到另一种状态的太阳中微子,发现,太阳中的中微子在其前往地球的路上并不会消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微子被认为是没有质量的,而中微子的这种变化,需要中微子具有质量。表明:中微子其实是有质量的,只是很小而已。

 

并且,1962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利昂·M·莱德曼等人,从量子色动力学的相应分析中,“发现”了中微子有所谓“味”的属性,就认为是证实了μ子中微子和电子中微子是不同的中微子,也因此就已获得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实,实验观察到使正电子流(例如由氮的放射性同位素所发射的)投射到金属板上,即与其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而发射出硬伽马射线;而用硬伽马射线(例如ThC发射出的)照射Ph,还观察到产生出正、负电子对。

而通常认为,这是:“正、负电子对结合成光子”和“光子转变成正、负电子对”。

实际上,在这里是忽视了隐藏在其中的“中微子”,因为它的静止质量近于零,且为中性,这些实验观察不到。

 

按“可变系时空多线矢物理学”:

所有具有静止质量的正、反粒子相互作用变化后,不可能只是形成没有静止质量的光子和()声子而湮灭。

 

具有静止质量的电子与正电子相互作用变化后,当然也不可能只是形成没有静止质量的光子和()声子。

 

电子与正电子由强力22,1线矢相互作用后,结成激发态中微子或反中微子,再由弱力22,1线矢相互作用,经相应的弛豫时间,就转化为非激发态中微子或反中微子,并放出光子和()声子。

中微子或反中微子都是由电子与结合正电子相互作用下结成的微小中性粒子,在相应的实测中探测不到。而且由于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结合能较大(其稳定性也较大。),已接近等于与电子与正电子的运动质量减去释放光子的运动质量,因而,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静止质量,就都远小于电子与正电子静止质量的总和,乃至近于零,但不=0

这样,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实验观察结果。也才能具体解释中微子或反中微子也是有静止质量的,只是很小而已。

 

   从对有中微子或反中微子参与的,各种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符合相应实验的,演变结果:

 

   激发态负缪轻子是,非激发态负缪轻子吸收相应的光子,或其它基本粒子在强力作用下形成,在相应弱力作用下,并经一定的弛豫时间,形成:反中微子再加电子。

   激发态正缪轻子是,非激发态正缪轻子吸收相应的光子,或其它基本粒子在强力作用下形成,在相应弱力作用下,并经一定的弛豫形成:中微子加正电子。

   就是所谓电子型中微子。

 

激发态正派介子是,非激发态正派轻子吸收相应的光子,或其它基本粒子在强力作用下形成,在相应弱力作用下,并经一定的弛豫时间形成:正缪轻子和反中微子。

激发态负派介子,是非激发态正派轻子吸收相应的光子,或其它基本粒子在强力作用下形成,在相应弱力作用下,并经一定的弛豫时间形成:负缪轻子和中微子。

   就是所谓缪轻子型中微子。

 

激发态电中性派介子是,非激发态中性派轻子吸收相应的光子,或其它基本粒子在强力作用下形成,在相应弱力作用下,并经一定的弛豫时间形成:陶轻子与中微子,或反陶轻子与反中微子。

激发态电中性反派介子,非激发态中性派轻子吸收相应的光子,或其它基本粒子在强力作用下形成,在相应弱力作用下,并经一定的弛豫形成:反陶轻子与中微子,或陶轻子与反中微子。

   就是所谓陶轻子型中微子。

 

而且,如上各激发态的粒子,实际上都是,例如12维的多线矢所表达,而在现有理论的量子色动力学中就把它误解为两个或3个,所谓具有“味”的夸克禁闭成团。

 

   可见,中微子,实际上,都是与不同的其它基本粒子同时出现的,唯一一种,并没有所谓“3种类型”!

 

当时称作“太阳中微子之谜”的所谓“电子中微子与μ中微子组合振荡的迹象”,实际是,因为太阳发出的大量粒子中,在太空分布着一定密度的“电子和中微子”,会以一定的几率,结合成缪轻子。而缪轻子又与中微子结合成派介子。而派介子又会以一定的几率,转变为“缪轻子和中微子”。形成似乎是“电子中微子与μ中微子的振荡”。

 

当时称作“大气中微子之谜”的“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振荡的迹象”,是因为大气中也布着一定密度的“电子和中微子”,它们既会以一定的几率,形成“缪轻子和中微子”,也可交替地以一定的几率,形成“陶轻子与中微子”。形成似乎是“陶轻子中微子与缪轻子中微子的振荡”。

 

在大亚湾核反应堆附近,也分布着一定密度的“电子和中微子”,既会以一定的几率,形成“电子和中微子”,也可交替地以一定的几率,形成“陶轻子与中微子”。形成似乎是“陶轻子中微子与电子中微子的振荡”。

 

可见,它们都是唯一的一种中微子,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替地与相应的其它粒子同时出现,并非3种类型的两两间振荡。

 

   这样,就非常清楚地解释了,现有理论误判:所谓“中微子有3种类

型,且两两间振荡“的实质。

 

   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已授予了“证实μ子中微子和电子中微子是不同的中微子”,的错误观点。

   而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却仍然授予:

“大气中的中微子会在两种状态之间转换。”和

“捕捉到另一种状态的太阳中微子”

这种错误观点。

而且,仅由这些错误观点,也不能正确说明:中微子或反中微子,虽然很小,也有静止质量。

 

参考文献:

1.“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作者:梅进张笑赵河雨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5/10/6 17:52:23  

 

2.“所谓中微子3种类型,且两两间"振荡"的实质”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6-565497.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6-926399.html

上一篇:“数”(1)
下一篇:TPP谈判结束应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与其他自贸组织相互促进
收藏 IP: 222.130.132.*|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