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290集。
恒星在不同阶段均会向外抛离物质,但不同阶段和不同质量的恒星向外抛离物质量不同。恒星在初始阶段抛离物质较多,在稳定阶段抛离物质较少,在后期死亡阶段抛离物质较多,尤其在红巨星爆发阶段会把核心以外的物质都抛离恒星本体,物质向外扩散成为星云。质量越大的恒星向外抛离的物质越多,尤其是超大质量恒星往往会产生超新星爆发,将其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质向外抛散。然而,恒星抛离的物质仍然只占形成星云物质的极小部分。
超新星爆发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恒星完全解体为向四周膨胀扩散的气体与尘埃的混合物,最后成为弥散星际物质。另一种是恒星外层解体为向外膨胀的星云,中心遗留下部分物质坍缩为中子星。而超新星爆发的比例极低,能够产生的星云物质远远小于恒星所消耗的星云物质,这部分只占再生星云的极小部分。
中子星碰撞为研究恒星演化、核物理和重元素合成等提供关键信息。中子星碰撞既能释放大量金、银等超重元素,也释放氢元素,同时也会释放伽马射线、X射线和宇宙射线等。然而,中子星的碰撞和爆发是较为罕见的天文现象,释放的物质也极为有限。
黑洞核心是高速旋转的致密中子星,由于超高质量与转速,使内层到外层的所有物质均有足够多的时间加速,不会出现断层现象,致使吸积过程漫长而持久。由于转动惯量守恒,所有物质都继承角动量,不断吸积又反向加速旋转。黑洞在环向吸积盘方向不断吸积物质与能量。吸积的物质形色各异,吸收的能量主要包括外围物质被吸积前的势能与电磁波。局域黑洞往往是恒星级的,而星系中心黑洞是十分巨大的。星系内物质都不断向星系中心移动,中心附近恒星高度密集。老年恒星居多,但也不乏青壮年恒星。不断的吸积是压力逐渐攀升,落入黑洞中心的物质的核外电子往往被压缩到原子核,都融入到核心中子星。物质不断堆积致使压力不断攀升。相对于环向扁平吸积盘方向的压力,黑洞极轴方向压力极小,致使黑洞在极轴方向不时形成喷流。喷流的主要成分为中子,喷流后的中子在正常压力下快速衰变成氢元素,进而结合为氢气。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不断吸积周围的各种物质。黑洞是宇宙氢元素再生机器,使万物归一,百转千回都化为冷态的氢气。恒星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抛离物质,但只有黑洞能使重元素再生为氢元素。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延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50817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