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247集。
观察者效应并非由意识引起,测量仪器的物理相互作用才是关键。所谓叠加态的坍缩,也并没有那么诡异,任何宏观物质与微观物质的表现并无异样。过去和现在的任意时刻都有唯一确定的状态,这与观测者是否观测无关;而未来的任意时刻都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即只要没有发生,一切都充满着可能性,一旦发生后,一切都是确定的。
现代物理学仅仅陈述了波粒二象性现象,根本无法解释粒子性的粒子相互作用机理,也无法解释波动性的传递机制,更无法解释波粒二象性的互斥与互补的根本原因。任何方法或仪器都不能同时观测微观与宏观,一次性只能观测微观层面的粒子性,或者一次性只能观测宏观层面此起彼伏的波传递能量,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的互斥。只观测微观的粒子性,或只观测宏观的波动性都不是完整的,也不是科学的。只有将宏观与微观所观测的结果合二而一才能完整地反映物质的本质。只有真正理解波粒二象性的互斥与互补,才能了解粒子性的相互作用机理,也才能明白波动性的能量传递机制。
薛定谔即生又死的猫是波粒二象性互斥与互补的类比,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量子力学的本质。波粒二象性的粒子性作用机理与波动性的传递机制终于真相大白。量子力学实际是一门连接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概率论,从微观上解决各类粒子相互作用机理,在宏观上解决场的形成与波的传递机制。波粒二象性现象的本质讨论,最终促使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域的全面畅通。
显态粒子具有天然对称性破缺特性,时刻都具有电偶极矩;场态粒子具有自发对称性破缺特性,时刻都具有瞬时电偶极矩。场态粒子由于斥力而散布于整个宇宙,由于引力而汇聚星系周围,且存在一定密度梯度。因其超对称性,场态粒子小且不显电性与磁性,能任意渗透进显态粒子。显态粒子沉浸在场态粒子的海洋中,由于对称性破缺具有显著的不平衡电偶极矩,两者时刻相互诱导振荡而不断交换光子。粒子辐射电磁波是由于其本身具有对称性破缺,而粒子吸收电磁波是由于环境粒子具有对称性破缺。热辐射实际上只描述了显态粒子时刻诱导场态粒子振荡的单向过程,同时隐藏着显态粒子时刻被场态粒子诱导震荡的过程。热辐射是由于粒子的对称性破缺,任何显态粒子都时时刻刻与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这是任何物质时时刻刻吸收并释放电磁波的根本原因。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延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50661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