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245集。
任何单个粒子的动力学描述,都可以采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加速、减速、回旋和碰撞等经典力学进行描述。宏观和微观的动力学特性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只要能进行理想化处理就能采用牛顿力学进行较为精准的动力学计算;只要无法进行理想化处理就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唯一的区别就是宏观可以理想化处理的事物比微观的多一些罢了。理想化的关键在于考虑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现代物理只给出波粒二象性的现象,根本无法解释粒子性的相互作用机理,更没有给出波动性的传递机制。实际上,光子是微观层面粒子的相互作用力,是宏观层面此起彼伏电磁波传递的能量。粒子间的相互诱导振荡作用表现出粒子性,而振动能量传递过程表现为波动性!波粒二象性就是整体与局域既互斥又互补,或者说宏观与微观既互斥又互补。互斥意味着无法同时既观测宏观又观测微观;互补意味着将宏观与微观观测的结果合二而一才能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本质,才能合理解释微观粒子相互作用机理以及能量波动传递机制。
可见物质由非对称的显态粒子构成;暗物质由对称的场态粒子构成。显态粒子具有天然对称性破缺特性,而场态粒子具有自发对称性破缺特性。由于对称性破缺,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不断相互诱导振荡而不断吸收并释放电磁波。吸收与释放电磁波意味着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不断交换光子。光子是微观层面粒子间的直接作用力,是宏观层面电磁波传递的能量。交换光子意味着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不断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频繁而复杂,根本无法进行理想化处理,也就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动力学受力分析,唯有采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实际上,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都充满着不确定性,都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没有例外。宏观看似确定性的原因是有较多的事物可以理想化处理。微观粒子时刻吸收并释放电磁波,很难进行理想化处理。理想化处理终究还是理想化,现实是到处都充满着不确定性。牛顿力学是完备的计算理论,而概率模型同样也是科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理想化条件,而概率统计反映的是现实条件。概率模型的所谓不完备性主要体现在无法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并没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事物和微观事物都充满着不确定性,未发生前都只能用概率统计分析,发生后都坍缩成1或0的概率。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延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50649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