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154集。
显态粒子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产生光子,但所有这些方式都是利用显态粒子的相同机制,即原子核或核外电子受激发后跃迁回基态所产生的。核外电子在各自固定轨道上绕核旋转,总是先填充能量较低的轨道,处于稳定的基态,当获得一个额外能量,使它能够挣脱核的束缚时,便可向高能量轨道跃迁。此时,核外电子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就具有恢复基态的势能,并与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产生光子。该电子可通过向外辐射光子的形式降低自身能量回到基态,光子的能量正好等于两个轨道能量之差。
光子是纯能量子,绝非实体粒子,在微观层面上是粒子间的相互诱导振荡而交换的能量。两端是电势能的涨落,中间伴随着电势能与电磁能的相互转化。光子的产生就是处于激发态的显态粒子诱导场态粒子振荡,显态粒子恢复到基态,电势能减少,电势能减少的量与转化的电磁能完全相等。同时场态粒子受到诱导振荡的电磁作用,由基态到激发态,接收的电磁能与增加的电势能也完全相等。
场态粒子是光场的物质基础,真空零点振荡就是场态粒子自发对称性破缺引起的相互诱导振荡,宏观上也会表现出电磁波的传递,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场态粒子自发对称性破缺引起的,是场态粒子自身的热辐射,是唯一无法屏蔽的电磁波。
总之,光子是微观层面粒子直接作用的电磁力,是宏观层面此起彼伏电磁波传递的能量。显态粒子诱导场态粒子产生对称性破缺意味着光子产生;光子产生意味着粒子间的电磁力开始作用,能量开始一次传递。场态粒子由对称性破缺恢复到对称,将诱导对称性破缺传递给显态粒子就意味着光子湮灭。光子湮灭意味着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电磁力结束作用,能量结束一次传递。光子的产生与湮灭本质上是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之间以电磁力相互诱导振荡,以电磁波的形式交换能量。这里伴随着电势能与电磁能的不断相互转化过程。光子的产生是显态粒子的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并传递给场态粒子,场态粒子接收到电磁能而电势能升高。光子的湮灭是场态粒子的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传递给显态粒子,显态粒子接收到电磁能而电势能升高,整个过程中能量守恒。光子的产生与湮灭是显态粒子对称性破缺通过场态粒子传递给远方的显态粒子。所有的场力都是显态粒子的某种对称性破缺通过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交换光子而间接传递。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延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50355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