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70集。
电子对能够结合生成电子偶极子;电子偶极子也能够电离分解成电子对。电子偶素只是电子对生成电子偶极子的中间过程。由于现今条件下,只能观测到这个结合过程,还无法直接“看到”最终的结合产物,因此很多人误认为这个过程是最终不稳定的产物,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最终产物。
可以通过能量与物质的辩证关系论证。首先,物质的最重要特征是物质性,即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质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缺乏确凿的实测证据。其次,物质是能量的本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依。能量是物质的外在属性,任何能量都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不存在无物质的能量。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能量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还有,物质是能量的受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传。物质和能量不能相互转化,同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但能量可以转化与传递。最后,没有物质的相互作用,能量无法传递。
实际上,正反粒子对产生与湮灭是暗物质与可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同时伴随着电势能与电磁能的相互转化。正反粒子结合的巨大电势能已经远远超过任何电子轨道跃迁的能量。正反粒子对结合释放能量,生成能量更低、更稳定的暗物质粒子。只有电子偶素激烈反应过程被关注,处于隐身态的暗物质却完全被忽略。
总之,电子偶素仅仅反映了正负电子对转化为暗物质粒子的过程。由于这个转化过程的热能转化过于激烈,同时产物却隐身了。这样人们往往只关注能量转化的激烈过程,却忽略了产生隐身的暗物质。这才使大家误认为电子偶素不稳定,但电子偶素并不是最终产物,仅仅是一个中间过程。因为只能观测到这个过程,却看不到最终产物,所以长期以来电子偶素一直被误认为是不稳定的产物。实际上,正负电子结合释放大量能量,生成能量极低且稳定的具有超对称结构的隐身场态粒子。正反粒子对产生与湮灭,本质上是可见物质与暗物质的不断相互转化过程,且伴随着巨大的电势能与电磁能相互转化。这为暗物质与场物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观测或捕捉暗物质与场物质提供可行方案,更为暗物质与场物质的理论研究提供有效手段,并为暗物质与场物质的理论应用开辟道路。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7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