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年
解密暗物质珍藏版第34集-波粒二象性掩盖光的本质
2025-8-27 15:04
阅读:184
解密暗物质珍藏版第34-波粒二象性掩盖光的本质

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34集。

量子场论认为粒子与能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仅否定了物质守恒、电荷守恒和能量守恒,更否定了真空中散布着隐身场态粒子。研究空无一物的真空场,这使量子场论显得不伦不类。将隐身场态粒子的各种动力学特性、基本粒子特性、能量特性与温度特征都赋予了真空。没有物的理论归根到底不是物理,拥有物质基础的物理才是真正的物理,才能找到场的形成机理和传播机制。由于真空中散布着隐身场态粒子,这些场态粒子能够相互诱导振荡传递电磁波。场态粒子相互诱导振荡必然表现为粒子性,能量传递必然表现为由近及远、此起彼伏的波动性。场态粒子传递电磁波,毋庸置疑地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的形成与传递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波源在不同约束条件下能够振动,波源可以是单个粒子,也可以是粒子集合;二是传播介质能够相互诱导振动,广义来看,所有传递振动的介质都可以视为广义波源。也就是说,在所有波的产生、传递和吸收过程中,粒子或粒子集合的相互诱导振动机理与传递机制是没有区别的。

所有波源都是不同形式的粒子或粒子集合的振动,所有的传播介质也是不同形式的粒子或粒子集合的相互诱导振动。粒子间的相互诱导作用是所有波都具有粒子性的根本原因。粒子或粒子集合振动的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是能量传递的具有波动性的根本原因。

总之,波粒二象性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象已经掩盖太多真相,波粒二象性的概括使本质的探寻戛然而止,并在不知道波粒二象性本质的情况下进行了推广。光子质量和体积均为0,在任何空间里都找不到体积为0的物质。质量和体积均为0的光子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光是场态粒子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的能量流,传递的只是粒子的振动,或者说只传递能量,不传递物质。光子实际是微观层面粒子之间直接作用的电磁力,是宏观层面此起彼伏电磁波传递的能量。波粒二象性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象使光的本质与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研究陷入无法自拔的陷阱。根本不清楚粒子相互作用产生粒子性的粒子相互作用机理,也不清楚粒子振动的不断波动传递机制。也使量子力学陷入了波粒二象性的尴尬境地,根本无法探寻到粒子性的粒子相互作用机理,也不知道波动性的传递机制。因此不能停留在只知道波粒二象性这一表象,必须弄清楚体积与质量均为0的光子,以及可见物质粒子为什么具有波粒二象性。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延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49931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