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322恒星生成触发条件是星云内部有质量与转速均足够大的引力核

已有 337 次阅读 2024-1-6 16:55 |个人分类:构建物理学天文学全新架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322恒星生成触发条件是星云内部有质量与转速均足够大的引力核

随着计算机性能提高、数值计算技术发展以及数以百万计的恒星观察记录,在推测恒星形成初始机制方面、恒星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方面以及在宇宙的历史中恒星群的位置及出现时间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

在最简单的假想环境中,拥有一些可见物质的恒星是独立于其它恒星而独立形成的。这种类型的恒星形成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在一个主要由氢分子组成的星云中形成一个有边界的引力核,然后该引力核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发生崩溃。在这一部分里,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如何在引力核的崩溃过程中克服气体紊流及磁场作用的影响,星云形成一个原恒星。还有一些人认为恒星是成群形成的,而不是单个独立形成的。若这种情况成立的话,当讨论一颗恒星的形成环境时,就要考虑到来自其周围其它星体物质的气流以及冲击波的影响。最早的恒星就是在相当紊乱的、相互影响的环境中形成的。不管恒星的年龄及周围环境如何,它们都有着类似的初始质量方程。这种一致性真是出乎意料,它表明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

恒星的形成是天体物理学领域中最为基础性的问题,因为它是解答其它许多问题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且均需要一定的触发条件,出发条件包括2个:

1、星云内部有足够大的星体或星体集合提供引力核。

足够大的星体或星体集合作为引力核出现在星云内部,质量较小,无法形成塌缩。然而仅仅有足够的质量也不足以形成恒星,一旦吸积开始,如果大量星云物质垂直或接近垂直坠入引力核,先被吸积的物质持续加速,速度越来越快,后离得较远的物质没有得到充分加速或还没有加速运动的时候,物质已经形成较大的中断间距,致使整个吸积过程无法持续,这样就可能形成一个失败的恒星——褐矮星,或者形成一颗恒星。

2、引力核具有足够高的旋转速度。

引力核高速旋转具有重要作用,较高的旋转速度,使星云物质更充分地加速,使星云物质被加速过程漫长持久,使引力核的吸积过程漫长而持久,这样才能形成一颗真正的恒星。

由于不同的转动,落入星体的过程被极大程度延长,外围星云物质不断随着内部转动星云物质开始加速转动起来。

一旦吸积过程足够长,由于转动惯量守恒,一旦落入星体,将进一步加速星体的转动速度。进而促进吸积过程持续。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TbbKII8hgzVLQbSYb1tlA

提取码:du74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超精简版PPT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Zd5vmCpIci30jA-FVZMA

提取码:bjfe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416884.html

上一篇:321星云和恒星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两者不断互相转化
下一篇:323转速低至物质垂直坠入而吸积中断,高转速吸积才能漫长持久
收藏 IP: 175.166.1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