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289必须清楚多普勒效应分运动和衰减频移,衰减与距离阻尼正比

已有 307 次阅读 2023-12-31 16:54 |个人分类:构建物理学天文学全新架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89必须清楚多普勒效应分运动和衰减频移,衰减与距离阻尼正比

多普勒效应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物体辐射的波长因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长变短,频率升高,即产生蓝移。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时,波长变长,频率降低,即产生红移。根据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但大家忽略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多普勒效应不仅存在运动频移,也存在衰减频移。

大量的实验与观测表明: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衰减理论解释。波在介质中传播,会出现波散现象,随距离增加,短波向长波移动。

多孔介质脉冲声波实验表明声波在多孔介质中传播时,存在频率主值向低频移动。声场中的任意位置,声波的主频偏移与介质的衰减呈线性关系,对同一介质,声波的主频偏移与场点距声源的距离成正比。

另外,一些自然现象也存在衰减频移现象。当观测静止机器的轰鸣声时会发现,离近时声音尖锐,而离远时声音低沉。这也表明声音的频率与距离有关,并非与速度相关。雷远声沉,雷近声脆也是同样的道理,雷很远的时候声音会很低沉,而在很近的时候声音会响亮而尖锐。这些静止的声源均能出现频移,表明频移不仅与运动有关,也与在介质中传播的振动频率衰减有关。

运动频移与运动速度成比例关系,且远离为红移,走近为蓝移;而衰减频移不同,衰减频移与距离成比例关系,且只有红移,没有蓝移。

因此,在使用多普勒效应时要明确是运动频移还是衰减频移。20世纪初,哈勃与助手赫马森合作,对遥远星系的距离与红移进行了大量测量工作,发现远方星系的谱线均有红移,而且距离越远的星系,红移越大,红移大小与星系距离的关系经过了大量的测量验证。

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临近星系能够观测的蓝移现象,其余所有星系都是出现不同程度的蓝移,这是由于星系的频移被衰减频移所主导,衰减频移与传递距离成正比。越遥远的星系,衰减频移越占主导地位。实际上,所有星系都在加速远离地球,这种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推论也是极其荒唐的,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力学理论能够解释所有星系都在加速远离地球的力学机制。

根据距离与红移参数的关系,可以明确星系红移主要是由于衰减频移产生,至于运动频移就需要用运动参数来确定。决不能用运动频移代替衰减频移来证明宇宙加速膨胀。

预测与验证:

进行不同距离的声频测试,采用较高声阻材料,效果明显,材料相同,主频相同,分析传播距离与频移关系。

进行不同阻尼的声频测试,距离相同,主频相同,分析传播阻尼与频移关系。

进行不同主频的声频测试,距离相同,阻尼相同,分析主频与频移关系。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第二版的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TbbKII8hgzVLQbSYb1tlA

提取码:du74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416093.html

上一篇:288宇宙大爆炸理论存在一系列矛盾与不自洽,有必要深入讨论
下一篇:290证据和理论分析指向星系红移是多普勒衰减频移而非运动频移
收藏 IP: 119.109.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