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制度性限制和消灭官文化:科教界行政职务到期皆宜公开招聘
精选
2012-7-9 18:02
阅读:21178
众所周知,中国的官文化渗透到科技和教育界有副作用,例如:没有真正的任职评审,任职过长,不能产生最佳人选,等等。
这些问题有难以一时改变的中国文化,也有可以实施的制度性解决办法,其中之一是:科教界的行政职位任期结束前都常规进行公开招聘。
我的北大生科院院长任期将于今年9月到期,坚持要北大组织招聘委员会公开国际招聘,以上是最主要的原因。
有些人来问此事,我给他们拷贝了至少从2011年3月就在博客上开始多次说过的希望其他人替代我任职。如果招聘到北大以外(国外或者校外)学者来做院长,可以给北大带来更多力量;如果招聘北大内部比我在北大时间长的老师,也可以起作用:比如,一段时间推动改革、一段时间注重协调,对于一个机构来说也是有道理的。我相信,无论谁做院长,北大生科院只会继续进步,而绝不是生科院缺我就不行,还可能相反,有些人做的比我好的多。
有些人知道不久前北大获美国捐款成立了北大麦戈文脑研究所,以为我将专职任麦戈文所长。其实,我只是暂任,以便开展工作,而已经与美国科学家一道在努力请其他人尽快接任北大麦戈文脑研究所所长。
北大绝不能一人独大某个学科,即使校本部的生命科学学科,也希望尽快能有二三十位以上比我好的学者。
一群比较好的学者,远比一个院长、所长重要。
附录博客旧文:
2011-3-22
“我认为,为了北大生科发展,就需要尽一切可能招聘好的人,包括院长。
如果有些人觉得做院长可以更好发挥其作用,我非常希望他们来做院长。
这3年多,我大概对5到6位提出过,希望对方来做院长。其中2到3位,除了征求其意见,我也和学校沟通(如果A来,希望请A做院长)。迄今状态时:尚未成功,仍需努力。
一个学术单位,肯定不应该因为领导是武大郎而发展受限、科学家也不能留恋行政职务而以单位发展为代价。”
“发现水平比较自己高的人,决策者应该尽力引进他们,包括让贤给愿意做管理的人。
否则,就是武大郎开店。对于我来说,我非常乐意请好的人做院长代替自己,我也明确问过人。不做院长,我能做的事情很多,在北大生科就有很多事情要做,改进教学就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与有些人认为行政在中国万能的观点不同,我认为,虽然有些事情需要有行政职务来做,有些事情会因为没有行政职务才可以做得更好。”
2012-3-1
“( 最后顺便广告:在体制框架稳定运行近五年、新的空间已确定并预计年底前可以使用一部分的情况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相关的学科(含与生命科学交叉的数、理、化、计算、心理、医学…等),近年将招聘较多教授。
职位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到可能设立的系主任,以及特别欢迎有人来做北大生科院院长。
我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不仅在北大的实验室科研需要时间,直接参与改进教学和具体的生物学课程也要更多精力。)”
2012-5-6
“我非常感谢国家和北大给予我和学院的多种支持,特别是北大一直坚持所有的承诺。
感谢为了坚持正确发展理念而支持我工作的人们。更换院领导可将未来工作做得更好,我继续做北大教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饶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37-590464.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12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袁海涛
王涛
张鹏举
杜伟
彭真明
喻海良
陆俊茜
季斌
杨辉
曹聪
张波
李伟钢
周效华
孙玉涛
刘立
安海龙
周锋
胡殿明
郑永军
石磊
孔梅
陈智文
武京治
毛克彪
陈贤泽
姜宝玉
王华民
年福忠
杜以梅
水迎波
赵凤光
陈理
付伟
陈金华
朱建裕
李培光
张彦斌
龚明
李天成
王澄海
周真明
杨海涛
王孝养
肖振亚
张雪峰
马建敏
袁斌
王枫
刘广明
王靖涛
邸利会
苏盛
彭思龙
肖红伟
崔树旺
周跃明
徐耀阳
孙庆丰
周普查
寇飞
温世正
叶威源
闻炳海
杨连新
袁方
程南飞
曾荣昌
罗晓敏
孙军昌
梁建华
尧中华
杨艳明
马陶武
李土荣
郑玉峰
曹鹏
傅云义
王春艳
韦玉程
唐凌峰
陈杰
蒋德明
贾立龙
吴顺凡
杨正瓴
何金华
范威
徐华军
蔡志全
王汀
刘承龙
李毅伟
彭振华
xgs
yhyffrshuh
zhouguanghui
zyongli
hmaoi
xindaxiang2
Majorite
yunmu
dangping
limits999
minnongda
wuqunan
agreatboy
xiaobaobao888
seanhhu
luyouwen
lipingren
crossludo
westmidlands
HJY660
layota
liuzhan001st
qiudy
tianxg03
yyfy105
木子
daoruaimi
fengchong
wiseflower
hjxmx
网友评论6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