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
批判方舟子 精选
2010-7-27 08:46
阅读:130336
 
方舟子和他的新语丝网站,无疑起了许多积极的作用。
 
这不是说,他没有错,没有值得改进之处。
 
本文提出几点批评。
 
1)方舟子选登的文章,质量参差不齐。他自己写的批判文章,相当多比较合情合理,特别是文字总是文明。但是,其他文章中质量差的不少,也有不文明的。如果方舟子能把住文章质量的关,要求作者修改文章,不合格的不用。在文明程度上,其标准可以要求其他作者接近方舟子,可能就是较大的改进。文章不在多,而在好。质量关把好了,投稿的人也会更多。
 
2)批评的对象和问题,选择性有待提高。如果批判很小的事情、相当不确定的事情,不仅效果不好,失去一些人,还可能起反作用,误斗积极推动国内良性改革的人。
 
3)批评和反批评的时候,对于支持自己观点的人,也要对其文章质量有要求,不能因为观点一致,什么人的文章、什么文字都接受,不文明的人支持自己,用了他们的文章,使有些读者感到打群架似的,反而降低了说服力,损害了支持方。
 
4)避免出现对批评过的人一直批。这种事情,可能是其他投稿者做的,但把关在方舟子。批过的人,以后没有事情,或者实在不是什么事情,不用一直批,所谓有理有节。
 
5)对于需要专业判断的事情,应该特别慎重,批判的范围不能太宽,尤其不宜深入专业领域内。
 
最近有人挑方舟子1996年JBC文章的毛病,就犯了越界乱批的错误。断定方舟子造假者,要么是故意为了反方舟子而反,要么不懂生物化学论文的情况。如果平时看过类似论文,就知道怎么回事。对于不懂而有疑问的人,也许参阅朱猛进的文章会有所帮助(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7470)。再要继续争论者,可以去学点生物化学、然后试读1996年度全年的JBC刊物(一年很多期,够一个暑假看的)。
 
同样的道理,当新语丝批评其他人这种问题时,也需特别慎重。因为被批者还在做科研,在新语丝示众后留下不好印象,即使学界没有问题,公众舆论可能还存疑,就可能不公平。把施一公的一篇Science文章拿出来批,就明显不妥。那是一个竞争课题,施一公实验室发表第一篇文章,紧接着美国 Brandeis大学美国人实验室另一篇Nature文章。两个实验室结果不同,自然各自以为自己对。事实上,施一公实验室继续做实验,后来再发表了第二篇Nature,解析出来的结构其分辨率高于前面两篇文章,搞清楚了原来的两篇文章不一样的原因,最后这篇文章才得到最好的结果。这本来是科学发展的常规。但是,美国实验室第一作者也是华人,不知道是该作者还是其朋友、熟人、或知道这两篇论文的其他什么人,给新语丝投稿说施一公实验室第一篇文章有错。看到这种稿件时,方舟子不能因为以前批过施一公,就帮他的对手。而且,等到施一公实验室第二篇定音之作发表后,新语丝并未刊登澄清的文章(当然也大概没人投稿),对不清楚来龙去脉的读者,可能还留有错误的印象以为施一公实验室有过什么问题,而不知道是两个实验室竞争,最后全胜还在施一公实验室,而不是其美国竞争实验室。这种问题,如果正规媒体参与,需要有始有终,而新语丝没有人力做不到,所以,新语丝定义完全不参与此类争论才比较合适。
 
对于四川大学的魏于全,可能有人有微词。但他的Nature Medicine论文,是否有问题,就是很严肃的事情。在争论期间,Nature记者曾经找过我,我不懂,专门请研究免疫的专家全文通读论文,而专家说从论文本身不能发现造假。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匿名批他就不妥。有其他比较确凿证据的事情才可以。
 
所以,第5个方面是最难的事情,尽量慎重不为过。其中,科学界很多会自身料理的(如国际杂志上竞争发表的工作),顺其自然,媒体不参与,可能更合适。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饶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37-34761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0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