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群
趋时肯负平生志—学界小说丛谈之《爱的困惑写的困惑在双轨上运行》
2025-9-17 21:59
阅读:283

《爱的困惑写的困惑在双轨上运行教授与狼孩的同构》(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是小说集,包括3篇小说。其中主要是《爱的困惑写的困惑在双轨上运行教授与狼孩的同构》,篇幅超过三分之二,接近十万字,可以算长篇小说。另有两个短篇小说《新体验咖啡馆经理“把你聊死”》和《惊人的平行》

 

长篇小说的男主人公是45岁的副教授兼作曲家艾鹰羽,女主人公是30岁的编辑兼作家向霖。故事发生地点不清楚。时间推测在1985年前后。艾鹰羽与前妻的离婚起因于15年前“三支两军”期间,而“三支两军”是19671972年。因此是1982年到1987年之间,但事情不像发生在刚开始有军代表的年代,而且小说出版于1986年。因此推断故事发生在1985年前后。小说结构至少在当时比较新颖,包括“爱的困惑”和“写的困惑”两条主线。

 

长篇《爱的困惑写的困惑在双轨上运行教授与狼孩的同构》的女主人公向霖也是故事的叙述者,她遇到了“爱的困惑”。她与比自己年长15岁的离异副教授艾鹰羽恋爱,被他的执着、勤奋和成绩所感动。同时艾鹰羽的学生27岁的金达岸也在追求她,并且非常不屑自己的老师,“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们都生活在这个古典、优美而被他们称之为不朽的体系內。不朽的音乐木乃伊。我的艾老师勤奋加天赋,成了这一批‘新世纪里的旧人’的出类拔萃者。(p. 28) 金达岸及其年轻一代更追求无调性非和谐的现代音乐。向霖认同他们的追求,想用现代音乐“轰击”艾鹰羽,他为讨好她努力尝试,但对现代音乐有生理性反感,甚至会休克。向霖因此而“困惑”。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最后她似乎更倾向于新生代的金达岸。向霖同时也遇到“写的困惑”。她写篇驯兽师夫妇培养领养的儿子成为“神童”的报道,发现他们的方法在教育“神童”孪生兄弟被狼养大的“狼孩”方面完全失败。特别是让“神童”帮忙教育“狼孩”,“狼孩”有限度配合智能稍有提高但最后还是逃走回归狼群,而“神童”智商大幅下降,几乎“泯然众人矣”。向霖借助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认识到普遍存在的“狼孩化”就是熵增,通常封闭导致熵增。金达岸趁机说艾鹰羽“勤奋型狼孩,坟墓型狼孩(p. 145)”甚至“勤奋坟墓型狼孩(p. 147)”,这是对情敌的致命一击。这应该就是小说副标题的“教授与狼孩的同构”。这种同构就是抱残守缺,拒绝高智能信息的输入。在生活中很常见,向霖评价当年足智多谋又才华横溢的父亲“能把任何新知识装进他的旧经验小瓶子里融化掉的超级糊涂!(p. 68)

 

短篇小说《新体验咖啡馆经理“把你聊死”》男主人公是爱与人聊天的咖啡馆经理丁当,他其实是在与人辩论中激发思想火花。女主人公是旁听丁当与记者聊天的咖啡馆顾客白冰,两人都是大学生。小说开始写聊天同时也写白冰的心绪,从不屑到被吸引。她读的书有时代特征,宾克莱的《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译自Conflict of Ideals: Changing Values in Western Society1983年有汉译本,先是内部发行,后来公开。我在读研究生时仔细读过,觉得受益匪浅。后来白冰听丁当的报告,总结前面聊天的内容,把“天才”产生条件归结为,“‘最前沿的信息’,……‘开创性的方法论,’……‘最强烈、最多元的激励’(p. 171)”大受震撼,欣然命笔,给丁当写封信,应该是八十年代文青范儿情书。

 

短篇小说《惊人的平行》并排写两个不相关的故事,近百岁的寿星和五岁的神童接受记者多次采访。他们却有过人之处,但为引起人们持续关注,言论越来越极端和离谱。结尾处,记者发现了两人“惊人的平行”,并外推到学者、总统、明星、名人。

 

如前所述,几部小说的结构都较为新颖,基本上是平行展开,最后并轨。内容也较为丰富甚至可以说是芜杂。例如,谈到了当时的热门话题文化,引用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的“文化”定义,“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们借符号之使用而被学到或传授,构成人类的出色成就,包括人工制品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即由历史衍生和挑选的)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的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亦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随。(p. 78)”又例如,从序结构角度界定“伟人”,“凡是能排列出世界某一部分(可以叫做子世界)新秩序的人都是伟人。(p. 32)”当然,言多必失,所说内容也不可尽信,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等大科学都是结了婚之后才成为大才的。(p. 159)”至于对高校的理解,毕竟缺少直接的经验。例如,书中写到“老师的价值是写在学生的脸上的。学生的热情和崇敬的表情像三棱镜一样折射出老师的学识和人格的高度。(p. 36)”这就远不如钱锺书在《围城》所说精当,“学生一方面盲目得可怜,一方面眼光准确得可怕。他们的赞美,未必尽然,有时竟上人家的当;但是他们的毁骂,那简直至公至确,等于世界末日的‘最后审判’,毫无上诉重审的余地。”

 

本博文是“学界小说丛谈”重读《四十年前的中短篇小说》子系列第二篇。作者是八十年代我喜欢的作家,读过他的长篇小说《冬夏春的复调(1985)》、短篇小说集《蛇仙(1982)》、中篇小说集《爱神的相似定理(1984)》、小说集《婚配概率(1985)》和报告文学集《智慧的密码(1985)》。不仅喜欢,而且觉得他的见识比同样喜欢甚至更喜欢的女作家如王安忆张抗抗黄蓓佳等的更高明。这部《爱的困惑写的困惑在双轨上运行教授与狼孩的同构》过去还真没有读过,成书比读过的略晚,似乎堪称作者的代表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的八十年代文学的特点,是当时颇有新意的作品。精神上,意气风发,挥洒自如,不纠结,无内耗。认知上,以独断论方式倡导多元论,虽强调多元但未必能容忍异见,思维模式的内核仍是独断论。风格上,多少有些暴风骤雨,大兴土木,急于求成,无意或无法以和风细雨方式“润物细无声”。以所涉及“古典派”与“现代派”音乐为例,其实不同风格各有千秋,并无高下之分。而且所谓“现代派”未必是当代作品,既然能成“派”,就是能流传于世。无数当代作品,很快被人忘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经得住历史考验,自有过人之处。现在虽然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但定向投喂产生的“信息茧房”仍在批量化生成“狼孩”。小说固然有大量思想的火花,但总让人特别是老人觉得过于热衷,过于趋时。用苏轼的诗句,“趋时肯负平生志,有子还应不死同。” 小说中的婚恋选择标准也有些奇怪,像狼群一样,慕强弃弱。总之,以先前“走向革命”的方式“走向未来”,其实只是想象甚至误解的“未来”,也正如当年对“革命”的认知。

 

作者祖慰原名张祖慰,1937出生于上海。幼时举家逃难到江苏武进,在那里度过童年。1957年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分配到兰州任技术员,同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1961年参军在广州和武汉去空军文工团当演员和创作员。1969年复员,到湖北当阳县当工人。1973年调广西南宁歌舞团当歌唱演员。1979年调到湖北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1985年被选为作协湖北分会副主席。1989年旅居法国巴黎,任《欧洲日报》专栏作家和文化记者。2002任台湾交通大学“驻校艺术家”并兼任副教授。2006年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参与中国上海世博园设计。2007年任世博局主题部顾问。2009年任世博会主题馆之城市足迹馆总设计师。2022年逝世。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听唱新翻杨柳枝—关于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华夏大学的肇始学界小说丛谈之民国大学

 

大师巨笔学界小说丛谈之《呐喊》

 

开山之作学界小说丛谈之《一日》和《洛绮思的问题》

 

先驱足迹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问题》

 

命题作文学界小说丛谈之《去国》

 

抒情自叙学界小说丛谈之《沉沦》

 

花开花谢学界小说丛谈之《海滨故人》

 

灼灼其华学界小说丛谈之《女生·妇人》

 

辗转反侧学界小说丛谈之《菤葹

 

骑牛觅牛学界小说丛谈之《纺纸记》

 

春蚕到死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戒指》

 

遥观当年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云中锦书学界小说丛谈之《春痕》

 

边缘体验—学界小说丛谈之《沈从文全集》选

 

校园中的风月案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望洋兴叹学界小说丛谈之《棘心

 

文人魅力学界小说丛谈之《冬的空间》

 

如鱼饮水—学界小说丛谈之《莫须有先生传》

 

妙趣横生学界小说丛谈之《人·兽·鬼》

 

学店学渣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大学生日记》

 

一段好春藏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英国情人》

 

大学小说丛谈之《南渡记》

 

危城内外学界小说丛谈之《双山》

 

“索隐”的尝试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战地黄花学界小说丛谈之《西征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象牙塔学界小说丛谈之《杨绛全集(1)

 

山只是山学界小说丛谈之《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

 

老大嫁做商人妇学界小说丛谈之《傲霜花》

 

耄耋说情爱学界小说丛谈之《师姐》

 

青蘋之末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归记》

 

士贰其行学界小说丛谈之《活动变人形》

 

树欲静风不止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玉骨冰姿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花好月圆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相煎太急学界小说丛谈之《牵牛花》

 

疾风劲草学界小说丛谈之《生命与爱情》

 

风刀霜剑学界小说丛谈之《马兰草》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天翻地覆学界小说丛谈之《朝云暮雨》

 

惊世骇俗学界小说丛谈之《半个月亮,半个太阳》

 

风起云涌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上、下册)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理想主义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大学反思

 

但是相思莫相负学界小说丛谈之《三生石

 

心事浩茫连广宇学界小说丛谈之《朝霞》

 

于无声处听惊雷学界小说丛谈外篇之《我的罗陀斯》

 

身世浮沉雨打萍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学界小说丛谈之《公开的情书》

 

红莲相倚浑如醉学界小说丛谈之《诗人之死》

 

大转折前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魂兮归来》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情学界小说丛谈之《起步》

 

师大三年学界小说丛谈之《黄花堆积》

 

由红到紫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紫色学历

 

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界小说丛谈之《我的大学》

 

昔日娇子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英语教授的求学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

 

英语教授的工作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第二部)

 

回首向来萧瑟处学界小说丛谈之《人啊,人!》

 

时代伤痕的想象学界小说丛谈之《何直教授》

 

二十年后的同学相会学界小说丛谈之《土壤》

 

假作真时真亦假学界小说丛谈之《真真假假》

 

坎坷学者路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探索美的人

 

解开谜团学界小说丛谈之《女大学生》

 

时人不识凌云木学界小说丛谈之《这一瞬间如此辉煌》

 

混沌若教休凿窍学界小说丛谈之《浑沌加哩格楞》

 

与魔鬼交易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晕眩》

 

一地鸡毛的学界学界小说丛谈之《无爱的情歌》

 

梧桐应恨夜来霜学界小说丛谈之《空中的足音》

 

日暖泥融雪半销学界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英语青椒初入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真》

 

浮事新人换旧人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城》

 

满园春色关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恋》

 

思而不行的大学老师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侏儒》

 

情欲激荡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第十一诫》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从希望到惶恐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部分

 

万事到头都是梦学界小说丛谈之《漫随流水》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

 

困穷宁有此—学界小说丛谈之《表弟》

 

菲菲物竞华—学界小说丛谈之《承担:六〇后大学生》

 

雅俗熙熙物态妍学界小说丛谈之《苏黎红小姐》

 

惊雁失行风翦翦学界小说丛谈外篇之《绫罗

 

区区岂尽高贤意学界小说丛谈之《红拂夜奔

 

欲望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欲望的旗帜

 

何人可觅安心法—学界小说丛谈之《脑裂》

 

沧海桑田—学界小说丛谈之《裸体问题》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平生正被儒冠误学界小说丛谈之《暗示》(学界故事部分)

 

教授的“为”与“争”大学小说丛谈之《

 

一师两生三人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独守千秋纸上尘学界小说丛谈之《万寿寺》

 

推枕黄粱犹未熟—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梦》

 

夕阳残照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楼》

 

冶金教授的似水流年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罗恒》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情似雨馀黏地絮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赵孟)

 

黑色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故事》

 

末世风流意转新学界小说丛谈之《二马路上的天使》

 

癫狂柳絮随风舞学界小说丛谈之《导师死了》

 

花开花落自有时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似米兰》

 

言不尽意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潜龙勿用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与时偕行—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宿舍楼中的家长里短—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蔡小容)

 

人怕入错行学界小说丛谈之《婉的大学》

 

青青园中葵学界小说丛谈之《毕业生》

 

从新闻到漩涡—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之后

 

校园内外的几幅速写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逸事

 

好怀渐向中年减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功名富贵岂偶然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竞走墙前希得俊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读《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备忘》学界小说丛谈外话

 

安得广厦千万间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先生》

 

当时年少春衫薄学界小说丛谈之《中文系》

 

雨横风狂三月暮学界小说丛谈之《接引葫芦》

 

才女的冷傲—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女生》

 

无可奈何花落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囚徒》

 

拣尽寒枝不肯栖学界小说丛谈之《午后的诗学》

 

末俗纷纭更乱真学界小说丛谈之《遗忘》

 

天才的误区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男生》

 

教学型高校流水账—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大学女教师的手记》

 

青春作伴学界小说丛谈之校园言情小说

 

谈笑有鸿儒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教授》

 

隔离—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你两周半》

 

教授的硬功夫和软实力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教授(修订版)

 

轻薄桃花逐水流学界小说丛谈之《桃李》

 

学者的素质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先生》

 

留连戏蝶时时舞学界小说丛谈之《红城》

 

杜鹃啼血猿哀鸣学界小说丛谈之《高等学府》

 

九曲黄河万里沙大学小说丛谈之《大学门》

 

满纸荒唐言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出家》

 

家贫无供给学界小说丛谈之《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无端却被秋风误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塔下

 

花自飘零水自流学界小说丛谈之《郑袖的梨园》

 

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独在异乡为异客—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会当车载金钱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人面不知何处去学界小说丛谈之《桃花》

 

红尘染尽春衫色学界小说丛谈之《女招商局长》(学界故事部分)

 

蜂围蝶阵乱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师母》

 

流年冉冉功名误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大学》

 

校园外的奇遇—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的黄昏》

 

不识庐山真面目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潜规则》

 

墙角数枝梅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女博士》

 

求荣争宠任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鱼肠剑》

 

甚爱必大费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之死》

 

十有九人堪白眼学界小说丛谈之《文人》

 

江山有恨销人骨学界小说丛谈之《梨园记》

 

红粉暗随流水去学界小说丛谈之《春尽江南》

 

博士之难学界小说丛谈之《缺氧》

 

传言送语当风流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是座城》

 

当时黮黯犹承误学界小说丛谈之《变革》

 

事如春梦了无痕—学界小说丛谈之《月落荒寺》

 

万人如海一身藏学界小说丛谈之《隐身衣》

 

师生关系的极端案例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王刚)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步步寻花到杏坛—学界小说丛谈之《弦歌》

 

可怜光彩生门户学界小说丛谈之《打金枝》

 

无边落木萧萧下学界小说丛谈之《子在川上》

 

一场春梦日西斜—学界小说丛谈之《应物兄(上,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学界小说丛谈之《上邪》

 

老去自怜心尚在学界小说丛谈之《登春台》

 

十五年间春梦断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塔》

 

却道天凉好个秋学界小说丛谈之《左右流之》

 

往事只应随梦里学界小说丛谈之《观相山

 

可能俱是不如人学界小说丛谈之《纵我不往》

 

何谓大学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日本教授的漫画学界小说丛谈之《文学部唯野教授》

 

英美学界影视剧学界小说丛谈外话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立群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1502429.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