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群
致力课程建设,矢志授业解惑(ZT)
2025-3-31 22:04
阅读:524

陈立群,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力学名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onlinear DynamicsBoard of Directors成员,《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副主编,Nonlinear Dynamics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 TechnologiesAssociate Editor

 

耕耘在课堂

 

秉承钱伟长先生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教育思想,陈立群教授长期从事本科生课程教学,耕耘在授业解惑第一线。在本世纪初就致力于量大面广的工科基础力学课程“工程力学”的建设。形成师生共同获益的教学理念,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实践。以优质教学资源扩展学生视野,以互动式教学模式活跃学生思路,以分类实验体系强化学生能力。2010年,“工程力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科专业基础力学教学团体入选上海市市级教学团队。2013年,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教学成果“学生成才教师成功的基础力学教学改革”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3年以来,特别是2019年上海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后,陈立群教授致力于力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以与他研究方向切合的一般力学类的课程入手。一般力学类课程包括基础课“理论力学”,专业课“振动力学”,选修课“高等动力学”,通识课“混沌与非线性思维”等。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以“理论力学”为例,形成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相互融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深度和拓展广度,面向学科前沿优化课程体系,彰显国家需求介绍工程应用,融入课程思政宣传力学先贤;建立了“讲授式、研讨式、研究型”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近4年连续主讲力学专业“理论力学”课程,学生评分平均97.3/100。一般力学类课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19年作为第二作者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振动力学(3)》出版。2021年,作为课程负责人的“理论力学”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生课程。2022年,作为主讲教授的“振动力学”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生课程。2023年,作为独立完成人的成功“科普教学贯通的非线性动力学通识传播”获中国力学学会科普教育奖。

 

功夫在课外

 

陈立群教授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与他长年坚持教学研究密不可分。他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欧美的工程力学、经典力学、高等动力学、振动力学等教材,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教学论文多篇。还对一些教学难点例如振动力学中的模态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进行力学教材史和力学家的研究,特别是《“理论力学”名称的由来》一文,胡海岩院士阅读后给他留言,“这是个非常复杂的历史问题,能梳理出这样清晰的脉络实属不易,由衷祝贺!”近5年陈立群教授受邀在全国性教学会议上做大会报告,会议包括2019年和2023年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研讨会、2023年力学通识教育教学研讨会、2023新时代高校力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2024年全国高校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交流研讨会等。此外,他还在2012年和2014年的国际力学家大会的力学教育分会场报告。陈立群教授的能力和水平受到力学教学界认可。受邀担任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的哈工大主编《理论力学(9)》和胡海岩院士著《振动力学研究性教程》审阅专家。

 

陈立群教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也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加拿大工程院Ebrahim Esmailzadeh院士在其专著Analytical Methods in Nonlinear Oscillations (Springer, 2019)中,总结过去20年在非线性振动系统方面10项重要贡献(major contributions)中,称陈立群教授是非线性振动能量采集和轴向运动连续体领域的重要人物(important figure)。关于非线性振动能量采集的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提出了用内共振加强能量采集的新思路,建立了机电耦合系统系统辨识的新方法,发展了能量采集系统非线性随机分析的平均法。关于轴向运动连续体的工作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近似解析分析和数值仿真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两个项目在2018年和2011年结题时均被专家组评价为“全面完成计划、研究工作取得突出进展或结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陈立群教授在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使得他能够在教学中有高屋建瓴的学术洞见,既博采百家又别出心裁,现成鲜明特色。

 

 

未来寄语

 

铭记钱伟长先生的教诲,“你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

 

 

图文版见: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公众号

 

 

助课生涯

 

九十年代初的论文奖励

 

九十年代初的论文奖励()

 

讲过的课程1

 

讲过的课程2

 

30年前的一则简讯

 

九十年代初学校的“承包”和“聘任”

 

意外礼物

 

钢院往事:同学的记忆

 

第一次分手

 

博士后证书

 

参加课程建设项目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期刊论文清单

 

科研“不厌” 教学“不倦”(2009)

 

动力学领域的不倦探索

 

在上海大学庆祝第二十六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的发言

 

在上海大学庆祝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与主持人对话

 

平淡而充实的职业生涯

 

在“从教三十年教师颁证仪式”上的发言

 

关于年轻人在力学所的成长----所庆三十周年视频访谈

 

力学教学小品

 

研究与教育相结合,学生成才教师成功(2014)

 

倾力开启心智  潜心培育人才(2014)

 

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奖感言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2014)

 

当一名教学科学都优秀的好教师

 

乐观为研 致力前行

 

“振动型能量采集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简要介绍

 

祝贺力学学科陈立群教授入选第四批国家教学名师(2019)

 

泮池之师2019

 

美言不信

 

教学的思考与追求

 

上海教育电视台访谈摘要

 

平淡而充实的职业生涯(2020)

 

在“钱伟长教育思想与上海大学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纪念钱伟长先生系列活动直播!科研“不厌,教学“不倦”

 

在首届“吴兴华数学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吴兴华数学奖”纪念册留言

 

“超越自己,未来可期”

 

孙明敏:以职业精神示范学生,用求知热情感染学生

 

“非线性振动与控制团队”入选上海大学首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访谈

 

致敬新时代领跑者

 

关于“振动控制团队”的“上观”报道

 

校级教学成果奖:30年的回顾

 

中国高被引学者:10

 

高芳:奋斗新时代,劳模展风采(2021)

 

我与上大共成长

 

《中国大学教学》202410期封2

 

在鞍山钢院机80班校友返校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2024

 

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上大+1

 

他用实力“诉说”风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立群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148017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