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出镜微电影之缘起

已有 2188 次阅读 2021-3-12 22:5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一年前,教育工会发通知,要申报身边好教师微电影项目,半年后的教师节播放。学校工会的老师微信找我,想推荐我作为拍摄对象,征求本人意见。

 

我的第一反应是“好事不如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微信答复:“其他老师吧!我形象不上镜,而且专业过于专门,拍摄也困难。我觉得还是要重视宣传效果”。在我看来,这个答复意见明确、态度诚恳、理由充分。想就此画上句号

 

但工会老师还是耐心说服我同意。列举了些原因,也不是没有道理。再说我对拍摄本身没有什么反感,只是嫌麻烦。最终也就接受了。“那样的话,我尽力试试?心里没数,怕弄砸了。或者再请领导仔细考虑,是否有更合适的?”

 

工会老师说她明天去申报。每个学校报一项,但不是报了就能批。她还说是本校电影学院的学生拍摄,会做得很好,让我放心。

 

我没有担心拍摄的人做不好,担心的是自己做不好。推测是以摆拍为主,就是需要表演。表演是艺术,也是职业。即使演自己,也未必人人能胜任。我大概率属于不能胜任的,因为有以往的教训。

 

很久很久以前,还是年轻教授的时候,我出镜当过群演。当时所里某位教授做个坝的项目,效果很好。有关部门要拍个专题片。找几位年轻的教授,到坝上走一走看一看,彼此谈笑风生,但只拍摄不录音。这么简单个事情,走了好几遍。重复拍了好几次。那个专题片我没有看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拍出来了。

 

前辈名伶程砚秋先生所谓,“人生即是演戏,社会即是舞台,人人都是演员。”虽然有出镜的前车之鉴,我并不太担心。既然人生的大戏没有演砸,串演出小戏也不会糟到那里去,毕竟我也不靠这个吃饭。更何况,申报选题也未必成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1276425.html

上一篇:南京总统府之熙园
下一篇:张掖居延湖
收藏 IP: 119.123.240.*| 热度|

2 夏炎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