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j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lj21

博文

韩国人该不该担心他们的文字系统

已有 2846 次阅读 2019-7-25 11:13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韩国人该不该担心他们的文字系统

以前看到韩国的文字,觉得方方正正的,挺像汉字的,也因此以为那可能就是类似汉字的组织方式,比如有偏旁部首等成分,通过组合形成的文字。最近因为到韩国出差, 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看了一下韩语究竟有什么秘密。 让人诧异的是,原来韩语是纯拼音文字。让人不可思议的关于韩文的实质是,韩文不应该称之为文字,仅仅是注音系统而已。用一个最接近的例子来形容就是韩文像乐谱。 韩国人通过类似乐谱的对自己语言的发音的标注来识别其中蕴藏的意思。 换个极端的例子, 如果某个词与另外一个词是同音的话,光凭韩文是区分不出来的。 比如“植物”和“职务”这两个词, 意思不同,发音相同,在韩语里连书写都相同。

虽然只有发音没有具体文字的民族对于传承文化不是做不到, 但是其中的支离破碎惨不忍睹。 韩文虽然可写, 但是纯粹的对发音的记述虽然会使得资料的传承得意进行, 但是其中的含义一旦发生上下文歧义或有部分缺失引起上下文解读的断裂,就会导致信息解读的错误。 日积月累之下, 其中所蕴藏的风险会十分艰巨。 值得指出的是, 韩文的发音中其实部分反映的还是中文的词或字。 例如韩文对电梯楼层的描述和中文十分类似“某层已达”。换句话说, 韩文的根是汉字,或别的不止有发音的文字。将韩文和汉字割裂如同将汉字取消而只用拼音。这个提法在过去也不是没有过, 但是睿智的中国人没有选择放弃方块字, 因为方块字就是语音的根, 无论什么南腔北调, 一旦写下来, 大家都可以明白对方的意思。 试试用拼音作为唯一的写作手段, 可以想象百年后, 或者几十年后, 中文会分别以北京语, 陕西语, 四川语等的形式出现。 即便现在, 广东话和普通话泾渭分明的状态会由于没有根的牵挂而各自发展,出现无法交流的情况。 想象一下法语, 意大利语和英语之间诸多词汇的功用, 甚至在葡萄牙语, 西班牙语等中偶尔会出现的熟悉的词根, 可以想象以发音为基础的书写语言可以多么容易的实现一种语言与另外一种语言之间的分叉。

与西语相比, 韩语这种设计还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任何词根。 西语系中, 词汇存在一定的传承, 尤其以来源于拉丁文的词根,其生命力源远流长。 所以某个欧洲人说他懂7到8种语言和另外一个亚洲人懂中文, 英文, 日文, 德文等, 不可相比。 因为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学会几种地方方言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虽然这种比较不是特别合适, 但是可以一定程度反映西语系中各个语种的区别类似于中国地方方言的区别。 韩语的音符都是后期人为创造的,无论设计的多么先进,也没有可能在音符中蕴藏汉字部首的信息,或者汉字组成的基本词汇的信息。所以韩文这种纯音符都没法和英文等西方文字的词汇相比,因为西方文字有约定俗成的词根,某些字母组合在几千年前就和某个意思有密切关系,亘古未变。

韩国的年轻人目前已经基本放弃了学习汉字。 也就是说,这些人面临着和韩语的字根的诀别。 虽然也有韩国的有识之士呼吁注意其中的危险, 但是以韩国人对中国文化认同的抵触心理, 不难看出这种呼吁的无力。例如,在韩国首尔市中心的宫殿遗址里, 非常明显的中华门非要说成中和门,大概由此可窥韩国人的心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99015-1191032.html


下一篇:学术会议怪相
收藏 IP: 161.64.208.*| 热度|

11 杨正瓴 王从彦 黄荣彬 段含明 李学宽 鲍海飞 刘钢 康建 张学文 张华容 陈志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