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子以外五彩遍装----姚雅欣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yaxin 哪里有危险,拯救的力量就在哪里生发。

博文

为新中国创造新建筑----创建时期的清华大学建筑系

已有 5888 次阅读 2009-2-24 19:3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清华大学, 建筑系, 梁思成, 营建系

“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根本的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
这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要为新中国培养的建筑师,更是对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的期许。抗战胜利前夕,时任中国民间学术团体“营造学社”负责人的梁思成致函清华母校校长梅贻琦:“我国各大学实宜早日添授建筑课程,为国家造就建设人才。今后数十年间,全国人民居室及都市之改进,生活水准之提高,实有待于此辈人才之养成。”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复员北平之际,在工学院增设建筑工程学系,梁思成受聘为教授、系主任,吴良镛为助教,系馆借用旧水利馆二楼。招收第一班学生15人,学制四年。梁思成赴美访学期间,聘吴柳生教授为代系主任。
梁思成是在受过严格的西方建筑教育、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和历经二十载中国古建筑实践的基础上创办清华建筑系的,并决心改革国内长期沿用巴黎美术学院教学体系而陈旧保守、不敷时需的建筑教育。建系之初,他赴美考察“战后美国建筑教育”,遍访赖特、柯布西耶、沙里宁等建筑大师,在耶鲁大学讲学,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对国际建筑理论的最新进展有了深入了解。
学术思想是清华建筑系创建与发展的灵魂。1947年回国后,梁思成率先在建筑系倡导“体形环境”理论(即“物质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将“建筑”的范畴从单栋房子扩展到体形环境——小至杯盘碗盏,大至整个城市甚至更广的区域。因此,建筑教育就不是仅仅培养设计个体建筑的建筑师,更要造就融通整体环境的规划人才。基于这样的理念,建国前夕“建筑工程学系”更名为“营建学系”,取《诗经》“经之营之”意,营建系不仅重视建筑设计和规划,还重视相关的管理和经营,赋予建筑学广义的内涵和任务。
梁思成在《文汇报》发表“清华大学工学院营建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全面阐述清华营建系围绕“体形环境”理论的创新教学计划:建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的交集。营建系以融通理工与人文为宗旨,课程包括文化及社会背景、科学及工程、表现技巧、设计课程和综合研究,艺术技巧和理论修养贯穿其中,同时强调社会科学,重视从广阔的历史中探寻建筑发展的规律,通过“博”而“精”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的艺术修养。清华营建系并没有全盘接受包豪斯学派和新建筑运动的反历史主义倾向。在教学方法上着重启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强调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树立“住者有其房”的职业使命。1951年先后成立建筑设计、市镇规划、造园、工艺美术四个教学组,并与社会学系、哲学系、历史系等合办清华大学文物馆,梁思成任馆长,不断拓展建筑学的外延。
作为清华建筑系的创建者和组织者,梁思成广纳贤材。1945年在重庆时他亲邀吴良镛共同开创清华的建筑事业。建系初期,从营造学社、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延请教师,构成建筑系发展合理的人才梯队。与梁思成并肩开创建筑事业的建筑师林徽因,以抱病之躯,淡漠名利,为创建清华建筑系殚精竭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并入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人才力量和办学规模随之加强,系馆由水利馆二层迁至清华学堂,正式更名“建筑系”。吴良镛时任建筑系副主任,他向社会呼吁重视建筑教育的同时,吸取国外经验与国情和本专业教学特点相结合,建立教研室、实验室、图书室和资料室,首次开设毕业设计课程,建筑教学体系日臻完善,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梁思成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成立不到五年,清华建筑系已开始投入“为新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各项实践中,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设计、抢救北京特种手工艺景泰蓝及其造型装饰设计,无不出自梁思成、林徽因和清华建筑系师生的智慧和辛劳,清华园中尚存的“新林院八号”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满载这段历史的记忆。梁思成领导建筑系师生完成的中南海怀仁堂改建设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城市规划、国庆十周年献礼工程规划设计等,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篇之作。解放前夕,梁思成为解放军绘制了保护北京城文物建筑的图录,建筑系教师为南下解放军编写全国文物建筑保护单位目录,最大限度保护了文物建筑。为传承民族建筑文化前瞻性地提出:“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祖先和子孙都负有保护文物建筑本身及其环境的责任,不容躲避。”
清华建筑学专业在1970年曾一度被取消,直至1978年恢复建筑学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位一体的学科构成,下设4个系、9个研究所和2个跨院系科研综合体。进入新世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继续开拓者的足迹,在吴良镛先生发展的“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积极应对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强势文化对民族本土文化的冲击,深入日益广阔与复杂化的建筑实践,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彻“建筑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基本职业理念,“为着中国精神的复兴,作美感同智力参合的努力。”“匠人营国”,继往开来,走过60载岁月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如是前行。
(原载《新清华》史苑2006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7854-216913.html

上一篇:细推物理写辉煌----创建时期的清华大学物理系
下一篇:电影《梅兰芳》中访美史实补正(2009.01.03)
收藏 IP: .*| 热度|

1 刘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