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晔的复杂网络学术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upt1419 研究方向复杂网络建模,复杂网络动力学,人类动力学等。

博文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结构与边强度

已有 6256 次阅读 2010-1-24 23:09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复杂网络, 通信网络

最近马上要面临找工作,国内导师说的对,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质量,那么数量是王道,人不会去认真看你的paper的水平来判断你的能力,而首先要看数量,没有数量的时候,凭什么别人会相信你的能力。所以准备在剩下的时间内也得多写,少想,不做白日梦。下面是一篇PNAS2007的文章,里面用的是电话数据分析的结果,借此向大家求助,如果我换数据,比如用email,也做与这篇文章相似性很高的分析,然后得到结论也很相似,这种行为属于学术不端吗?在这先感谢大家的帮助。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结构与边强度
http://www.pnas.org/content/104/18/7332.abstract
Structure and tie strength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电子数据库,从电话到email记录,提供了人通信行为的详细记录,可以用来挖掘社会与通信网络里的结构。这里我们检查了上百万个移动电话用户的通信行为,允许我们仿真学习一个社会通信网络的局域与全局结构。我们发现相互作用的强度与网络局域结构的关系,同时发现社会网络对于破坏强边是鲁棒性的,但在一个相变后,对弱连接的破坏是非鲁棒的。我们指出这种耦合会显著减少扩散过程,引起信息传播动力学被局限在社团里。我们发现,在信息扩散中,弱边与强边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主要结论:
连接强弱的定义,如果两个人的共同邻居越多,说明这个链接越强。
两个人之间的边的权重指两个之间的通话总时间。
第一个结论相互作用的强度与网络结构的关系指的是,通话时间越多的人,更大的可能是强连接的。同时强连接更大的可能是属于社团内部边。
第二个结论社会网络的鲁棒性与普通网络相反,破坏弱连接,反而能让网络奔溃,其原因是社会网络里的弱连接大部分是桥,起着连接两个社团之间的作用,所以去掉了,网络就被分割了。
第三个结论耦合会显著减少扩散过程,把现实数据与混合打散后的权重分布两个网络的传播过程拿来比较,得到真实网络比均匀网络更嫩传播,解释原因是,由于社团间的连接是弱连接,所以信息传播被局限在社团内部,所以减少了扩散作用。而强边在社团内部传播中起主要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强弱连接都很重要。
整篇文章按我的理解就是在社会网络里,弱连接发生在社团与社团的连接处,对鲁棒性与信息传播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与其说是弱连接的作用,不如说是结构的影响。这里强弱连接没有起作用,而刚好是所处的结构位置起作用。从强弱连接的定义方式上来看,弱连接被破坏了,首先这两个点的通信就存在困难,而强连接被破坏,他们可以很容易经过第三个人重新建立通信关系。

提出问题
1,其他类型的网络中,比如电网,强弱连接的分布与社会网络是不是一样的,打击网络的时候,是要打击强连接好,还是弱连接好。
猜想,电网中的分布应该不一样,社团间的边权重也会很大,反而枝干的权重会小。打击的时候,要分析弱连接是不是桥,要综合考虑桥这种结构的影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4671-289997.html

上一篇:看“ 第八届“浦发银行南京大学SCI论文奖”颁奖 ”
下一篇:德国生活系列(1)
收藏 IP: .*| 热度|

2 黄富强 方锦清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