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士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lms 探索科学,传承文化,品味生活!

博文

中国也需要“大”科学 精选

已有 7829 次阅读 2009-8-29 19:57 |个人分类:生活的感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尺度, 宏观, 微观

前记
1)此处的大,纯粹指尺度上大小的“大”,也就是说此处的大可以用人的视觉效果来衡量。因此,此处的“大”,不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大科学工程,也不是指科研队伍规模大,更不是不是指耗资巨大。
2)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在于今天在科学网新闻上面看到了关于亚洲首台KRIOS冷冻电镜在清华大学安装落成的新闻(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8/222851.shtm)。文中援引了清华大学医研院副院长施一公教授介绍:以前对病毒的研究看不到更细微的环节,而通过这台仪器可观测到0.3—0.4纳米级,可以看到细胞表面的受体结构和细胞的原位结构以及氨基酸系列,所以这一高端仪器的引进,对破解人类的未知病毒,特别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等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另外文中指出:据悉,清华大学以此为契机引进了7名海归人士展开深入研究。
3)最近10几年来,随着微观表征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物质的微结构的研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我们对宏观的研究,却好像停滞不前,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倒退的趋势。我们这样做,是否会因小失大呢?
正文
在前面的一些文章中,我曾经说,科学的目的,是正本溯源。对于目前人类亟待解决的难题来说,比如癌症,艾滋病,肝炎等。我们需要从分子的尺度上,来寻求答案,所以我们要重视“小”。研究的尺度越小,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我们能找到问题本质的可能性越大。
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越小越好。有些也不必要非要在那么小的尺度上去寻求答案。比如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就没有必要非要到纳米的数量级上去求解。相对于最近人们在“小”的方面的关注,“大”的问题可能被忽略了。下面举例来说。
对于“米”这一尺度上的科学,现在有多少人在做呢?动物学院,植物学院,园艺学院,有多少人还愿意做宏观尺度上的研究呢?大家好像不做点基因,不做点生化,发不了sci,就好像感觉自己不是做研究似的。当然,很大程度上,这怨不得科技工作者,是我们科技政策的导向,逼着科研人员只能这么做。
对于百米量级的尺度,有些已经让我们的专家都弄不明白了。为什么央视大楼的设计者敢于用一个色情玩笑来嘲弄我们?根本的原因在于欺负我们的专家看不懂呗。
再大一点,几千米的尺度,我们的表现可能就更糟糕了。前几天北京不说一个2001年建成的几十层的大楼要拆掉,重新建设上百层的超高层吗。还有人戏称此楼为最短命的高层。前些年浙大西湖边上的一个十几层的教学楼,好像也是用了没有多少年,就拆除了。为什么这些短命大楼都出现我们的大地上?主要是因为,我们规划的能力不够,对几千米地方的规划,就感到力不从心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培养规划方面的人才,免得总是摸着石头过河。
如果再大一点,大到一个城市的直径方面的尺度,几十公里的数量级上。我们有些方面,也需要努力。比如城市的排水系统。对于前年济南暴雨所造成的70多人被淹死,我一直不理解。从20多年前,济南就开治理小清河等排水系统,到现在可能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投入的资金估计能有上百亿。但是效果呢?我们缺乏的是什么,是城市规划方面的人才。
对于广阔的天地,比如湿地、草原的生态方面的研究呢?好像也不是很重视。这个地方我没有直接证据,有懂行的老师可以在评论里面给与说明,我以后加在文中。但是几年之前,我听东北师大草地研究所的硕士毕业生说,毕业基本就是失业,除了科研单位,国家现在没有其他单位要这方面的人才。
宏观的科学,可能不容易发paper,不容易得到规律性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如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话,愿意做的人不多。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总是需要一些人来做,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因小失大。
 


谈谈科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4181-252185.html

上一篇:有多少当年的高科技产品以黯然的方式谢幕
下一篇:强震后次生灾害的几种典型类型
收藏 IP: .*| 热度|

36 傅蕴德 武夷山 杨学祥 鲍得海 毛飞跃 李传亮 刘锋 梁进 陈儒军 刘进平 陈绥阳 曹广福 朱志敏 罗帆 肖重发 刘世民 吴飞鹏 陈安 周春雷 陈明伦 陈国文 刘立 吉宗祥 杨正瓴 吕喆 樊晓英 邹滨 吕乃基 柳东阳 刘岩 魏玉保 高建国 刘晓瑭 饶海 yinglu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