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士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lms 探索科学,传承文化,品味生活!

博文

详解“见识” 精选

已有 5728 次阅读 2009-8-12 20:44 |个人分类:物理与生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创新, 发展, 见识

前记:
       前几天写了两篇关于“见识”的博文,重发兄阅后批示:我觉得你应该给见识、创新下个定义,然后再来谈他们的关系
       英录老师阅后指示如下:在科技落后情况下,还是要处理好他创新,我见识,再创新的关系!这只是就需要与条件论重点,如果论全面发展,那么见识与创新都不可少,只是轻重缓急安排问题!
       在两位师长、兄长的英明指示下,今天打算先详解一下“见识”是怎么回事。
正文
      简单的说,见识有两方面的内涵,一个是“见”,一个是“识”。
      “见”也就是一个人所知道、所了解的知识。这里的知识,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包括生活中依靠体验所得到的知识,我们通常称之为生活常识,其次还有通过教育所学到的知识,我们通常称为学识。
      “识”就是一个人基于其所储备的知识所作出的判断。这里的判断,包括正确的判断,也包括错误的判断。不过生活中,如果我们评价一个人有见识,一般是说他知识丰富,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综上所述,见识可以简单定义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判断能力
“见”与“识”的关系如何呢?“见”是“识”的基础。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不论是生活常识,还是专业学识,人是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的。如果一个人关在黑屋子里面很多年,维持基本的生理需要,几十年之后放出来,那么基本上就是一个傻子。我们国家明朝就有这样的实验,详细叙述暂且不表。“识”可以为“见”指路。我们通常说的别干别学,就是这种“见”“识”融合的过程。
一个人有“见”,未必有“识”。举例说明,山东的两个青年都到浙江那边打工,大家在一个厂子干活,每天的作息基本一致。两年后,其中的一个继续去浙江打工,另外一个,根据自己在浙江打工的所见,也就是亲身体验,在山东这边开了一个类似的小工厂,自己做起了老板。我对此总结如下,一个人的能力,在于对信息的提取、分析、判断能力。一些人得到信息之后,就如过眼云烟,一些人去能从这些信息中,提取有用的部分,为我所用。显然后者是有见识的人。
一个人如果喜欢判断,但是知识储备少,那么判断的正确率,就大打折扣。我们经常所有人三心二意,我感觉从本质上讲,是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才会经常转变。
一个人有“见”,如果这里的“见”和周围的人相比,具有相对优势,甚至是稀缺资源,那么利用的好的话,一般就会比较容易的转化成具体的成果。举例说明,一个山东人去四川打工几年,对川菜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回到家乡一看,基本没有川菜馆,就开了个巴蜀人家的火锅城和饭店,很快就火起来了,这是典型的见识改变命运的例子,只不过这里的知识,不是学识,而是生活常识。改革开放之初,到扩招之前,我国百废待兴,需要大批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所以那时候只要有学识,基本在社会上都能找到可以养家活口的工作,很多还得到提拔和重用。其实我前面博文中讲的海龟的例子,他们这个群体受到重用,也是主要因为他们在“见”方面比较有优势。
有“见”又有“识”的人,整体上讲,就比较少了。所以一般同时具备这两种素质的人,都是牛人,比如地产界的王石、潘石屹,我感觉都是有见识之人,所以才能在经济的浪潮中保持不败之地。
扯远了,回到科学上来,以李宁老师对见识与科学的评论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有见识的科学家被称为战略科学家,是那些能够明了本学科发展方向、洞悉前沿问题,或者说那些真正了解经济发展中的科技瓶颈的人。这类人还是很稀少的。以前说,钱学森是,吴文俊是。现在不知道谁是。现在的科学家都在拼命喊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重要,最关键,最应该得到资助。关注国家发展战略问题的科学家反而不多了
说明:请勿随意转载,如有需要,请先与作者联系,谢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4181-249002.html

上一篇:关于编撰《强震后次生灾害的防治与应急管理》一书的倡议
下一篇:创新的三种境界
收藏 IP: .*| 热度|

23 武夷山 杨学祥 郭胜锋 刘玉平 吕海涛 马雷 王应宽 刘进平 郑志刚 肖重发 陈中红 吴飞鹏 陈安 杨秀海 吉宗祥 吕喆 迟菲 柳东阳 王立 丛远新 ligang168168 pkuzeal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