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为来新夏先生纪念文集叫好!

已有 3422 次阅读 2014-12-17 15:56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图书馆学家, 纪念文集, 来新夏

   昨日收到来新夏先生夫人焦静宜惠寄来新夏先生纪念文集——《忆弢盫》上下辑,并附有感谢信。我的两篇博文《归去来兮,道气长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81042.html)与《图书馆学家来新夏先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81743.html)亦被收录其中。
   “两期《问津》杂志分别为来新夏先生纪念集《忆弢盫》上下辑。弢盫是来新夏先生的字,来先生夫人焦静宜作序。上辑书分《传媒之声》《感念情深》《乡谊交游》三部分;下辑分《音容笑貌》《往事风怀》《学术人生》《诗联唁电》和《附录》五部分。收录了新闻媒体对来先生去世的报道和各地作家学者回忆来先生的文章等。”(见:
http://blog.tianya.cn/post-554400-71276053-1.shtml
   据感谢信,青年学者王振良先生是来先生的忘年交,为筹措来先生身后诸事不遗余力,该文集系其业余收集、整理并编印成书,有关来先生的各种资料当前仍在进一步征集,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增订,纪念来先生逝世周年。
   收到来新夏先生纪念文集,我非常高兴!纪念宜趁早,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碰巧我做过非常相似的工作。为纪念张厚生先生,我做过类似王振良先生的工作,张厚生先生夫人高红梅老师做过类似焦静宜女士的工作。我当时的学习榜样可以说是张厚生先生,因为张厚生先生为纪念钱亚新先生做过王振良先生的工作,钱亚新先生夫人吴志勤做过类似焦静宜女士的工作。其中的滋味,或许我能更好地感同身受,我认为实属难能可贵!
   我期待来先生纪念文集早日正式出版。如果要提点建议,我觉得正式书名,可以进一步推敲,建议加附题名——来新夏先生纪念文集。原因是弢盫为来新夏先生的字,知晓度可能存在欠缺,本身这两字比较生僻。我收到赠书时,光看封面没明白怎么回事,“盫”字不认识,临时网上搜索——音同安,意“覆盖”。正式题名可以请名家题写,附题名用常规字体就好。此举有助于让来先生更好地走近读者,更好地纪念来先生。

延伸阅读:
来新夏先生资料征集启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6b5700101g7nc.html (该博客博主为《忆弢盫》一书编辑王振良,《今晚报》编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851789.html

上一篇:科技查新工作有感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与钱学森之问
收藏 IP: 117.92.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